山东教育“品牌系列”展示传播
——青岛农业大学科技院:“田间课堂”
为全面总结和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充分展示各地高校特色品牌,山东省教育厅开展了大型——全省教育系统“向品牌致敬·献礼二十大”规模展示传播活动。
近日,根据各高校项目申报情况,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专家评选论证,确定全省79个项目入选山东省教育展示传播“品牌系列”(高校类) )。 “青岛农业大学全国农科莱阳观测实验站‘四十年的坚守’”和“青岛农业大学科技校园:‘田间的课堂’”成功入选。
今天,就随小编来参观一下青岛农业大学科技园吧~
青岛农业大学科技园:“田间课堂”
2022年上半年,教育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推广人才培养模式的通知》 《关于推动小型科技院校研究生培养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通知》,明确将推广小型科技院校研究生培养模式“作为农业学科建设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专业学位授权点和涉农学位授权点”,进一步加大对科技院校的支持力度。
春一里雨,秋万吨粮。 2019年以来,青岛农业大学长期选派研究生奔赴农业生产第一线。他们将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着力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探索创建课堂深入田间育人的“科技庭院”。模型。学校先后建立了莱西市胡萝卜科技园、胶州大白菜科技园、莱西市粮油作物科技园。承担了莱陵小麦玉米、金枣两个科技大院的技术指导工作,推动了周边村庄科技致富,为乡村振兴做出了真正的“青年农民伟大贡献”。
一个庭院,几栋农舍,背后是希望的田野。学校师生秉承科技大院“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四零”宗旨,实现专家与农民零距离、科研零距离与生产、育人与用人零距离,努力打通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学生在乡村这片热土上成长成才,而在“科技大院”里涌现的,是学校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通过“小院模式”,培养了一批掌握农业科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知农民、爱农民的情操的新时代农科应用型研究生。这为乡村振兴补充了大量的优秀储备。天赋。广阔的田野是教学的课堂,也是企业家创业的舞台。 “科技大院”师生队伍以人才兴农、科技助农,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茁壮成长。
目前,“科技大院”已承担国家、省、市、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申请专利15项,撰写《科技大院日记》100万余字。累计开展农作物高产高效种植技术培训80余期,培训农民2500余人次。学校大力推广科技成果、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得到广泛认可。
青岛农业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为己任,以科技和人才培养为依托,用扎根的实践回答时代问题,培育广大农村的美好未来。
▲喜讯丨青岛农业大学获批山东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学校之一!
▲等你来申请!青岛农业大学“王牌”对“王牌”!
▲7575人!青岛农业大学2022年本科招生计划出炉!
▲青岛农业大学2022届毕业生:海浪入海后,各自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