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发放租房补贴
自主创业还有资金扶持
来宜昌了
你就不会后悔
4月29日,宜昌市在城区成功举办了“爱上宜昌·才聚三峡”万名大学生人才招引专项行动的新闻发布会,同时发布了稳就业政策。市委常委兼市委组织部部长汪伟对宜昌市人才引进工作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向军则对“爱上宜昌·才聚三峡”万名大学生人才招引专项行动以及稳就业工作的具体安排进行了阐述。
又是一年毕业季
还在担心找不到工作?
看看宜昌在大学生人才招引方面
有哪些措施
“爱上宜昌·职等您来”
万名大学生人才招聘活动
四月期间,全市共收集到了超过一万个职位空缺,其中包括超过3300个的事业单位和基层项目岗位,以及6700个企业岗位。此外,还特别打造了人才引进的专题网页,并组织了一系列专门的招聘活动。
人才招引系列网络直播活动
三峡广播电视台、抖音直播等众多宣传渠道全年不间断,对宜昌地区企业的招聘信息和基本要求进行广泛推广,同时为用人单位与宜昌本地5所高校以及省内外的大学生群体之间,构建起一条便捷的网络招聘通道。
首先,我们将对中省在宜企业进行招聘活动进行初步规划;其次,计划举办知名民营企业的招聘专场;再者,还将考虑为初创大学生提供招孵服务的直播活动。
开展人才招引“三进”专项宣传
截至5月底,我们将启动人才引进活动,设立外派人才工作站,遍及全市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并参与汉办、驻京办、驻深办、驻沪办等地的宣传活动。同时,我们还将积极与各城市院校的人社部门进行深入对接,全面增强人才引进宣传的覆盖力和影响力。
在宜高校毕业生留宜发展专项行动
五月份,我们实施了三项常规措施:一是设立了“爱上宜昌·职等您来”校内人才展示墙,二是设立了“爱上宜昌·职等您来”在线专区,三是成立了“爱上宜昌·职等您来”留才大使团队。这些举措旨在让宜昌的留才岗位和本土留才政策在宜昌高校中深入人心,确保每一位在宜学子都能了解到相关信息。
宜昌百日百个大学生
创业项目招孵专项行动
自4月18日起至7月28日止,全市13家省市共建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共提供400余个孵化岗位,专门面向在校生及毕业五年内的青年才俊,涵盖能源环保、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超过20个不同行业。
系列专项招聘活动
全年将举办双千企业引才线上专场招聘会、大中城市联合举办的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全国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活动、金秋招聘月以及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共计5项专项招聘活动。
“我选湖北·爱上宜昌”暨
三年引进10万名大学生
在宜就业创业总结大会
12月将至,市委和市政府将召开一场会议,旨在对“我选湖北·爱上宜昌”活动及其首轮三年引进十万人才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对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进行表彰和鼓励。同时,会议还将对“我选湖北·爱上宜昌”活动的第二轮三年引才计划进行研究和部署。
适时开展线下校园招聘活动
在适当的时候,于三峡大学等高校举办线下校园招聘会,旨在进一步构建宜昌企业与宜昌高校之间对接合作的桥梁。
未来城市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那么,宜昌市在招才引智方面
有哪些“特殊福利”呢
人才引进政策
目前
宜昌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
政策主要有
设立高级别及迫切需求人才的引进“绿色通道”,并每年统一公布职位需求清单,允许用人单位依照既定流程自行招募所需的高级别和急需人才。
对于被选拔至市直属事业单位担任重要职务的精英人才,市政府将提供住房补贴,每人每年发放两万元,同时每月还将给予每人两千元的人才奖励。
对于城区企业吸纳的高素质人才,将按照每人5万至10万元的标准提供奖励。同时,企业用于人才招募的补贴资金以及科研项目的启动资金,依照相关规定,可以计入成本核算范围。
全市范围内的卫生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和企业,均可对高级人才实施年薪制、协商工资以及项目工资制度。
对于引进的具有高级别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人才以及那些急需的紧缺人才,他们享有优先权,可以租用市人才公寓。对于毕业两年内来宜城创业或就业,并且符合租房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将根据其学历,博士和硕士每月可获得540元、本科和专科每月可获得480元的租房补贴,补贴期限最长可达36个月。
积极推动各县市区将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纳入地方高层次人才及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行列,并增强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吸纳力度。
稳就业政策
3月23日,市政府颁布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并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实施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助力企业减轻负担稳定岗位、拓宽公益性岗位开发途径、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展就业扶贫工作,以及为困难群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等,共计11项具体措施。
– 援企稳岗保就业 –
实施近年来力度最大的援企稳岗政策组合:
对企业实施阶段性社保缴费减免政策;在原有政策支持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岗位补贴力度,放宽适用条件,提升补贴额度,确保所有满足基本条件的企业都能受益;在减免期间,企业所获得的社保补贴可以延续,而对于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其社会保险补贴的享受期限还可以额外延长六个月。
– 千方百计扩就业 –
对于企业吸纳那些登记失业时间超过半年或面临就业难题的人员就业,依据相关政策,每吸纳一人,均可获得一次性1000元的就业补贴。
宜昌市高校2020届全日制本科及以上毕业生,若与当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依照法律规定签署了为期一年或更长的劳动合同,或者在宜昌完成企业注册并持续正常运营超过三个月,将根据相关政策获得每人1000元的留宜就业创业补贴。
– 兜底保障促就业 –
将就业扶持资金、特定扶贫援助以及光伏扶贫电站的收益等资源进行整合,致力于创建至少一万个公益性质的扶贫就业岗位。
对于有意投身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以及面临就业困境的其他人员,我们将专门开辟不少于3000个公益性质的工作岗位。
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就业的,利用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
设立若干临时性的公益岗位,涉及消毒防疫、环境卫生保洁等领域,依据具体的工作内容和时长,提供相应的岗位薪酬以及社会保险福利。
– 创新创业带就业 –
将个人自主创业的担保贷款上限从省级政策规定的最高15万元提升至20万元,而对于合伙经营及创办小微企业,则实施每人最高20万元、总额不超过100万元的“捆绑式”贷款政策。
针对疫情期间完成创业担保贷款还款期限届满的个人,将还款期限适当延长,最长可达六个月,同时持续提供利息补贴。
对于高校毕业生、那些返回家乡创业的人士以及就业面临挑战的群体,依据相关规定,我们将分别提供创业补贴资金以支持他们的创业活动。
– 就业援助帮就业 –
对于受疫情影响失业的群体,我们应积极提供心理辅导、了解就业意向、进行职业规划、开展技能训练以及推荐合适岗位等一系列就业帮扶措施。
针对企业吸纳就业难度较大的人员以及无业家庭成员加入工作,并实施以工作替代培训的项目,政府将提供每人每月500元的培训补助金。
在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这一整年中,对于那些就业存在困难的人员,他们在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的帮助下,如果到了政策结束的时间点还没有找到稳定的就业岗位,那么他们可以申请将享受政策的期限再延长一整年。
来源丨宜昌发布
记者丨翟婷婷 通讯员丨申才能
编辑丨晓浪 编审丨金业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