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成立新学院
4月26日,北京大学在深圳研究生院正式挂牌成立了科学智能学院。当天,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莅临了成立仪式并发表了讲话。此外,深圳市市长覃伟中、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吴以环、深圳市政府党组成员兼秘书长卢文鹏、北京大学党委书记何光彩、常务副校长兼深圳研究生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锦,以及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朴世龙也一同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深圳研究生院党委书记谭文长主持。
活动参与者包括中国科学院的鄂维南院士,他同时也是北京大学国际机器学习研究中心的主任和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的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主任梅宏院士;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汤超院士;北京大学工学部主任段慧玲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郭万林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Efim Zelmanov;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姜育刚;深圳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辉;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特聘校长助理、计算与智能研究院院长张民等来自全国各高校的代表;深圳市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以及来自华为、腾讯、比亚迪、百度、万华化学等产业界的专家学者。
科学智能学院作为面向智能时代科学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前瞻性战略部署,实行“AI+Science”的双导师培养模式,着力打造人工智能与基础科学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系统,旨在培育既具备科学智能素养、又拥有跨学科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交叉型人才。学院扎根深圳,凭借北京大学雄厚的科研实力和粤港澳大湾区丰富的产业创新资源,不断加强与关键产业的深度合作,致力于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并助力区域经济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展现出更强大的作用。
梁振英在讲话中强调,深圳和香港作为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扮演着我国改革开放前沿的角色,它们是国家内部、两种制度之间互动合作的关键桥梁。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秉持“问题导向、南北互动、AI引领、创新融合”的发展策略,在AI4S学科交叉、校企合作研发等方面实现了显著成就,充分体现了北大人的爱国情怀和勇于担当的精神。立足新起点,梁振英对科学智能学院提出四点期望:
一是深化深港联动,打造开放型的创新生态;
二是厚植人才沃土,培育“AI+科学”领军者;
三是聚焦产业需求,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四是拓展全球视野,为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作贡献。
梁振英期望科学智能学院能够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沃土,发挥深港两地独有的优势与丰富的经验,共同开创人工智能与科学相结合的新纪元。
张锦在致辞中强调,设立科学智能学院是深入贯彻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对于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具有关键意义,同时也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大领域协同进步、共同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策略。他提出了以下三个发展方向:
加强学校与地方的合作,共同推动AI在科学领域的应用创新,力求在AI for Science(AI4S)的发展中占据领先地位。
通过推动科研方法的革新,引领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塑造AI4S时代所需的未来科研人才。
秉持“算力、模型、数据、知识、场景”五大要素的统一理念,确保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之间的无缝衔接。
张锦强调,AI4S为中国科技创新的进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这一理念的倡导者,学院计划从北京大学“科技创新年”活动开始,致力于探索一条既符合中国特色、又彰显北大风范、同时融合深圳特色的人工智能发展道路,旨在为我国加速构建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才集聚高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田永鸿,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兼科学智能学院执行院长,在介绍学院情况时提到,该学院实行AI导师与Science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培养机制,旨在培育一批具备科学智能交叉学科能力的专业人才。学院致力于打造涵盖多个学科领域的科学智能基础设施和平台,努力塑造“科学智能北大模式”,并致力于向全球AI4S领域提供学科建设和产教融合的解决方案。
梁振英、覃伟中、何光彩、吴以环、卢文鹏、张锦、朴世龙、鄂维南联袂举行了科学智能学院的成立仪式。
张锦向学院名誉院长鄂维南,以及发展咨询委员会的Efim Zelmanov、高文、梅宏、郭万林、汤超、朴世龙、段慧玲、华卫琦、周跃峰和宫清等成员,郑重颁发了聘书。
埃菲·杰曼诺夫、郭万林、鄂维南依次作学术报告。
在科学智能学院发展咨询会议当天,与会专家和学者们就AI4S的核心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就如何培育AI4S领域的高端人才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他们纷纷为我国智能学科建设迈向世界一流水平、培养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的杰出人才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