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6月14日,在教育部举办的“十年教育”系列活动第四次“1+1”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宫启璜就新兴学科发展回答了澎湃新闻记者提问。跨学科学科。据称,北京大学支持不采用“署名文章”和“校内项目”进行绩效考核,并吸引了一批跨学科教师在跨学科机构和各种平台上进行科学研究和指导学生。同时,北京大学实行单独的跨学科招生计划,保证跨学科人才培养规模。
龚其黄介绍,交叉学科是多个现有传统学科相互渗透、融合形成新的学科。推动交叉学科发展,对于培育新的学科增长极和创新增长点,加快知识生产方式转变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他表示,多年来,北京大学在深化传统优势学科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交叉学科。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对交叉学科进行前瞻性布局。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建立跨学科研究院,并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在校级布局建设了“区域与国家研究”、“临床医学+X”四大跨学科平台”、“碳中和”“核心科技”“数字智能+”推动学科交叉研究。同时,北京大学还利用学位授权独立评审的方式,设立“纳米科学与工程”、“综合生命科学”、“数据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和“国家安全”等交叉学科学”,坚持以稳基础、抓交叉、促突破为目标,不断增强交叉学科设置对人才培养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另一方面,北京大学深化制度创新,稳步推进跨学科科研成果评价和人才培养改革。北京大学支持不使用“署名文章”和“校内项目”进行绩效考核,并吸引了一批跨学科教师在跨学科机构和各种平台上进行科学研究和指导学生。北京大学还设立了交叉学科学位分院,健全交叉学科学位授予体系和机制。实行复合型人才单独招生计划,保证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制定了专门培养复合型复合型学生的培养计划。学科培养,北大对于导师的跨学科招聘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
此外,在谈到基础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时,宫启璜提到,北大扎实开展强基计划、数学精英班、物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等项目,设计了“3+” X”本科生和研究生综合培养计划。学习成绩优异、科研训练成绩显着的学生,本科三年级结束可直接进入研究生培养阶段。同时,北京大学每年为本科生提供近500个优质研究课题,实行学校各类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实验平台向本科生开放,引导有兴趣从事基础学科研究的学生提前为研究生学习做好准备。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