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由央视综艺节目《朗读者》线下打造的“读书阁”来到上海图书馆。读者可以准备自己喜欢的阅读材料,无论体裁、语言,在配备专业录音设备的“朗读亭”朗读3分钟。
活动时间为3月4日至3月7日,每天上午10点开始,下午5点30分结束。央视《朗读者》节目组将全程录制,并选出最感动读者参与央视节目录制。
3月4日是活动第一天。上午11点,排队人数已近200人。下午两点前,微博“上海图书馆使者”发布消息称:“由于每天只能录制到17点30分,所以‘读书亭’的参与排队今天已经结束。”
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发现,前来排队的读者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团队里有人拿着一本书,轻声读着;有些人互相窃窃私语并分享阅读内容。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周德明感叹,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努力推动阅读活动,上海市民的阅读热情越来越高。
3月4日是活动第一天。上午11点,排队人数已近200人。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赖新林摄
早上5点30分,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新生李新阳出发了。她是现场排队的第二个人。为了参加这次活动,她前一天从松江大学城出发,在市区住了一晚。 “今年是我的母校(位于梦之谷)建校140周年,为此,我朗读了肖谦先生的《梦之谷》。”她告诉澎湃新闻。 “我从小就喜欢朗读,因为我的父母都会在我入睡前给我读故事已经成为一种爱好。我觉得虽然默读可以帮助我获得知识,但朗读也可以表达我对孩子的喜爱。”工作。”
即将退休的邵建明坐着轮椅来到了现场。他是一名阅读爱好者,他表示自己来活动就是为了看看还有多少人还在阅读纸质书。
“我特别喜欢《傅雷家书》,这本书我看了不下四五遍,但一般都是默读。”邵建明说,“我不太擅长读书(朗读),但我参加了我想告诉(大家)我喜欢读书,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读书,看看自己的手机较少的。”
邵建明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参与阅读,少看手机。
上海图书馆员王芳也走进了阅览亭。她读的作品是张爱玲的《爱情》。 “当你在千万人中,在千万年中,在无边的时间荒野中,遇见你所遇见的那个人时,你正好赶上了,不早一步,也不晚一步。”这句耳熟能详的说法出自这篇文章。
王芳是一位读书爱好者。她观察到,前来参加活动的读者包括各个群体。 “作为读者,他们都带来了他们认为值得分享的作品,”她说。 “‘朗读’可以通过不同人对作品的理解、不同的解读来感染、启发、影响人。 ”
9岁的罗子轩和曾若仪也在妈妈的带领下进入了队伍。 “今日读论语。”两个孩子说:“因为《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
今年,洛川小学11岁的余多涵朗读了《带着蜗牛散步》的故事。 “我非常喜欢读书,更喜欢大声朗读。”她说,“念出来了,就可以用,用了就可以让文章变得漂亮。”
9岁的罗子轩(红衣)和曾若仪(粉衣)正在读《论语》。
19岁的张思雨是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年级新生。贵州女孩读玛丽·奥利弗的《从橡树头走回家》。她坦言,选择这份工作是因为离家比较远。 “我想给我的母亲和家人读一首诗,表达我对他们的思念之情。”
她说,文字虽然无声,但大声朗读却可以赋予文字力量,让人感受到其中的力量。
小读者沉浸在书中。
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一年级学生曹琴来到活动现场给男友朗诵一首诗。她读了三毛的《我喜欢你》。 “当我读到它时,我只想到我的男朋友。”曹钦笑道:“你念出来的时候,会有一种情感,这是你真实感受的表达。”
进才北校的语文老师张艳婷想读史铁生的《秋天的回忆》。 “过两天我就会收到这篇文章,所以我今天选择了这篇文章。”
“我觉得朗读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我一直在课堂上教导学生一定要朗读。我也喜欢朗读,所以我就来参加这个活动。”张彦婷说,朗读和默读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很多家长认为默读就够了,但其实朗读能给孩子带来更多东西,让他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灵魂。同时,语言也有美,我们通过朗读可以更好地欣赏文字。美丽。”
进才北校的语文老师张艳婷正在试读史铁生的《秋的回忆》。
“我记得20世纪70年代末,当上海图书馆还在南京西路时,有一张著名的照片,许多读者排队进入上海图书馆。如果说这是30多年来上海第一次出现阅读的春天,那么近年来,我们相信上海又迎来了阅读的春天。”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周德明说。
上海著名朗诵艺术家、语文特级教师郭传忠也告诉澎湃新闻,现在,全国掀起了朗读热潮。 “现在可能有机会,因为中央有这样的计划。但事实上,近年来,在我们国家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公众逐渐对我们的读书活动产生了兴趣,包括古诗词的朗读,现代我对文学朗读产生了兴趣。”
“而且背诵涉及的人群很广,现在有专业人士讨论背诵艺术,也有普通人读书,没有什么技巧性的。但不管怎样,只要你读的是正能量的东西,它就会促进事情的发展。”那些真、善、美的东西,读起来总会有所收获。”
郭传忠还表示,口语比纯文字更有语气、语调、气势、语感,因此口语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朗读是一门艺术,可以更准确、更细腻、更生动地传达人们在文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所以如果每个人都习惯了朗读,就可以用朗读的形式来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和感受,那么我们的整体阅读水平就会大大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