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
了解碑文背后丰富的革命历史内涵,弘扬先烈所承载的伟大民族精神。各位听众大家好,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理论网特制作了《学党史、尊碑记》系列音频节目。本期节目为您播出:
天地英雄气概千年不衰——读杨靖宇将军为国捐躯纪念碑上的碑文
该节目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社出品,中央网信办通信局指导,并得到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支持。
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因牺牲于此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杨靖宇而得名。县城西南六公里处的京白公路沿线的三道围子,是杨靖宇将军浴血奋战至最后一刻的地方。
杨靖宇将军为国捐躯的纪念碑高5.34米,宽1.2米,厚0.55米。整座碑石由精心打磨的青石制成,两侧镶边的石面刻有民族风格的锯齿状图案,还有红光、波浪等装饰图案。正面刻有十二个大字标题“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为国捐躯的地方”,背面刻有杨靖宇简历上的题词。
铭文如下:
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简历
杨靖宇同志,原名马尚德,1905年出生,河南省确山县荔湾村人,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领导确山农民起义,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开封、洛阳等白色地区。 1929年春,受中共中央派往东北,历任东北抗联主席、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 1933年初,任盘石游击军政治委员。同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第一军独立第一师师长、政委。 1934年初,当选为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执行委员。同年9月任中共满洲特委书记。 11月,任东北人民革命第一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35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36年初,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 6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 1940年2月23日,他在此与敌作战中英勇牺牲,时年35岁。
背景介绍
1939年10月,日本关东军司令部调集7.5万余兵力,对东南满洲地区进行“三省讨伐”。杨靖宇领导的东北抗日一路军进入了极其困难的时期。 1940年1月,杨靖宇所在的队伍在与日伪军的战斗中暴露,引发了敌人的疯狂“围剿”。 2月22日,杨靖宇独自一人前往三道围子。在一个破旧的地窖里,他患了重感冒,手臂受了枪伤,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他从外套里掏出了棉花。 ,带着雪和水度过了人生最后一个元宵夜。 23日,被日伪“讨伐队”包围的杨靖宇宁死不投降,坚决反击。左手腕受伤后,他右手持枪继续战斗。 16时30分,在敌人密集的枪林弹雨中,杨靖宇最后一滴血洒在了蒙江大地上。
杨靖宇为国壮烈牺牲后,残酷的敌人用断头台解剖了他的尸体。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因饥饿而变形的胃。里面除了草根、树皮、棉絮之外,没有一粒粮食。不屈的头颅被“游街示众”,运至长春。经防腐保存,尸体安葬于保安村西山。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在蒙江县建立了民主政府。根据全县人民一致意愿,蒙江县更名为靖宇县。当地群众自发捐款,为杨靖宇的重新安葬做准备。 1946年2月23日,数千人参加了杨靖宇的追悼会。为了纪念这位人民英雄,1962年5月,靖宇县人民在杨靖宇为国捐躯的地方竖立了一座木碑。 1965年,修建钢筋混凝土纪念塔。 1978年,靖宇县人民政府重新组织筹建纪念碑和纪念塔。于1980年2月23日落成。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者和指挥员之一,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唯一被党中央文件点名表彰的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抗日战争时期,杨靖宇的光辉业绩和杰出贡献得到了党的表彰。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认可。 1934年1月,中华苏联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杨靖宇虽然未能亲自出席,但仍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1937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高度评价了杨靖宇的贡献和能力。八路军主要领导人杨靖宇、朱德、彭德怀,新四军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主要领导人项英、陈毅,被指定为八路军主要领导人。由毛泽东主持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这是杨靖宇所担任的最高党内职务。 1941年,在延安召开的东方民族反法西斯会议上,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名与会代表选出了由33人组成的名誉主席团。在中共仅有的三名代表中,杨靖宇与毛泽东、朱德一起当选。距离杨靖宇去世已经快两年了。但由于交通闭塞,中央尚未收到消息。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东北局搜寻杨靖宇遗骸。 1948年长春解放前,我地下党渗透到国民党内部,发现了藏在长春医学院(伪满洲国时期的新京医科大学)的遗骸,并秘密转移出去。后被运至哈尔滨,安放在东北烈士纪念馆。 。 1952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通化修建杨靖宇烈士陵园。 1957年7月15日,朱德亲笔为陵园题词:“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永垂不朽”。 1958年,党中央决定为杨靖宇举行公开安葬仪式,并任命杨尚昆主持丧事安排。胡乔木、周保中协助起草悼词和《杨靖宇将军生平事迹》。根据会议筹委会要求,靖宇县和哈尔滨东北烈士纪念馆分别恭送杨靖宇遗体和前往通化市。 1958年2月23日,杨靖宇烈士陵园举行公祭仪式,近万人参加。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金日成、崔永健等中共中央代表出席。国际友人纷纷敬献花圈。毛泽东的悼词是“靖宇同志万岁”,其他领导人的悼词是“靖宇同志万岁”。在庄严的国际歌声中,杨靖宇失去头颅18年的遗体,终于安息在他用生命和气节捍卫的黑土地上。杨靖宇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为个人举行公开追悼会的第一位革命烈士。其规格在纪念革命烈士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杨靖宇将他短暂而伟大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赞扬和永远怀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表达了对杨靖宇的钦佩。 2014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是中国。 “一位不畏暴力、为国捐躯的人民的杰出代表。” 2014年10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古田与军队政治工作会议基层代表一起吃“红军饭”时,讲述了杨靖宇的感人事迹。 2015年9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颁发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抗战14年来,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特别是八年的全面抗战……涌现了许多英雄群体,包括杨靖宇、赵尚志、左泉。”
“靖宇”在满语中是驱逐外敌的意思。这块岩石冲破了“围剿”,强渡了惠发河,狠狠地击败了邵本良……生前让敌人闻风丧胆、死后由衷敬佩的化名,曾经是乃超、张观一、而他曾经是马善德,但无论是组织农民暴动,还是去外地革命,无论是领导抗日武装,还是最终英勇献身,“共产党”都是这位人民英雄的名字从未改变。冰天雪地里,饱受饥饿和疾病之苦,四面楚歌,孤军奋战,杨靖宇用“首领的热血和忠诚”用热血和忠诚诠释了“中华民族与敌人浴血奋战”。可以斩断,可以剖腹,但猛烈的怒火却永远无法熄灭。”正如毛泽东指出的:“著名的起义领袖杨靖宇、赵尚志、李洪光等,都是共产党员,他们坚决、艰苦的抗日斗争的记录是众所周知的。”每个人。”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早、条件最艰苦、持续时间最长的抗日武装力量,东北抗日联军经历了伟大的抗日战争中最悲惨、最悲壮的14年历程。民族解放战争。中共中央全会称赞他是“在冰天雪地里与敌人作战七年多、不畏艰难险阻的榜样”,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向全国革命者致以最高敬礼”!据不完全统计,参加东北抗战的5万多名战士,大部分都在战场上沾满了鲜血。师以上干部120余人在战斗中牺牲。 40余名军以上干部为国捐躯。全歼日伪军18万,日本关东地区被遏制。它以70万余兵力,有力地打击了日伪殖民统治,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战将士们,用他们不畏暴力的勇气,用他们对革命胜利的信念,用他们舍生忘死做仁慈人民的决心。他们捍卫了国家主权,维护了民族尊严。他们在白山黑水中写下了永垂史册的英雄史诗。反联盟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一个鲜明坐标。它承载着历史记忆和革命情怀,磨砺着理想信念和使命。这是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宝贵精神财富,特别是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伟大的东北抗日同盟精神必将激励我们不断攻克“腊子口”、“娄山关” ”并不断创造新时代新的伟大成就。
专家点评
本期专家点评:
韩东 吉林省杨靖宇领导力学院常务副院长
杨靖宇烈士的一生,是与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进程紧密交织、密不可分的英雄篇章。从入党那天起,杨靖宇就把个人命运融入党的宏伟事业之中。他凭借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对党的无限忠诚,成为那个时代农民运动和地下斗争的关键力量。在党的指挥下,他南征北战,从中原到东北边境。每一次角色转变都是对革命需要的积极回应,都体现了共产党人高度的政治觉悟。
创建和领导东北抗日联军是杨靖宇革命生涯中最艰苦的篇章。在那片被侵略者铁蹄践踏的土地上,面对日伪军的残酷讨伐,杨靖宇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把游击战的战术发挥到了极致,有效遏制了敌人的力量,有效地配合了敌军的进攻。随着民族抗战的进行。他所表现出的不仅是个人的勇敢,也是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军队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精神的集中体现。
尤为可贵的是,在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和敌我力量悬殊的双重挑战下,杨靖宇及杨靖宇领导的反联力量始终保持着高昂的革命斗志和坚定的信念。并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忠诚。东北抗联精神就是对党的坚定信念、勇敢面对民族危机的民族大义、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他英勇牺牲的情景——肚子里只剩下草根和树皮,连一粒粮食都没有——是共产党人钢铁般的意志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绝对忠诚的永恒见证。
进入新时代,继承和发展杨靖宇精神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永恒的时代价值。首先,这种精神是对爱国主义精神的深入诠释。新的历史条件下,每一位党员都应该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不懈努力。其次,体现了共产党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畏艰难、勇于斗争的精神特征。这是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克服困难、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最后,杨靖宇精神深刻揭示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要求我们始终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杨靖宇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是一座不朽的丰碑。让我们怀着崇敬之情、感恩之情,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以不懈的努力和辉煌的成就,投身于中国现代化新征程,向先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总策划:徐宝健
总导演:何忠国
制片人:李莹
导演:王雪
编辑:李步前
朗读:徐雅婷、张伟
点评:韩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