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科技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doc南通科技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学校是传承文明、培养人才的基地。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把“授业”与“育人”有效结合, 传承民族文化是其应有的责任与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 更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它产生于民间, 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信息和审美内涵。其对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 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创新素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早在 2013 年,《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就提出, 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在这一政策的引导下, 近年来, 许多职业院校积极探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路径。在此方面,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对于“蓝印花布技艺”的传承,可以提供经验借鉴。在课程设置方面, 学校开设蓝印花布艺术课程, 主要介绍蓝印花布的制作原理、技艺方法、历史渊源等。通过课堂上的教与学, 学生对蓝印花布的技艺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知道了这是由传统技艺制作而成的手工印花布, 了解到了制作方法是由一块普通的白布经过印染程序后, 变成色彩深沉明快、图案朴实典雅的蓝印花布, 也认识到了这是一种始于中国民间的印染技艺,有大约 1300 多年的历史。在技艺传承方面,校方、国家非遗传承人、教师、学生多方联动,共同参与“蓝布印花技艺”的传承。首先, 校方聘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人吴元新担任兼职教授, 共同组建蓝印花布技艺传承基地。其次, 非遗传承人将近万种珍贵的蓝印花布面料及图案提供给学校, 建成蓝印花布图案数据库。再次, 学校教师对“南通蓝印花布”图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着力开发蓝印花布图像检索原型系统, 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将蓝布印花技艺传授给学生。最后, 学生在掌握基本的蓝印花布技艺基础上, 设计完成“世博吉祥物系列”、“南通十景”等多种蓝印布板样, 制作成蓝印花布作品。在文化建设方面, 学校引入了蓝印花布传承馆。馆内保存了近万种蓝印花布的刻版, 存有千余种历史久远的蓝印花布藏品。蓝印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doc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doc南通科技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学校是传承文明、培养人才的基地。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把“授业”与“育人”有效结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卡奇财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fhnjr.com/?p=9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