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建议
近几年,连续血糖监测仪(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CGM)已在全球市场上崭露头角,CGM在舒适性、便携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我们认为其有望在全球市场继续引领血糖监测行业发展。目前免校准已成为主流研究方向,也是市场未来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厂商不断创新,我们认为该产品在中国市场具备较大潜力。我们对CGM行业进行了产品、行业规模、行业壁垒等方面的梳理。
理由
CGM 拥有“医疗+创新+重复消费”三大属性。CGM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和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实时监测患者全天24小时动态血糖变化,并具有高/低血糖报警功能,可提高患者血糖管理水平并降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概率。CGM目前主要基于电化学检测技术,具有较强科技创新属性,其临床优势已纳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和美国糖尿病学会最新指南。另外,CGM 产品拥有重复消费属性,其传感器属于易耗品,目前使用寿命为7-14天。
CGM有望开启血糖监测领域发展新篇章。灼识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和欧洲CGM 市场规模分别为27亿美元和12亿美元,2015-20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6.7%和29.8%;其预计2030年分别达到154亿美元和78亿美元,2020-30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8.9%和21.1%。我们认为欧美市场依然具备较大成长空间。2020年中国CGM市场规模为1.4亿美元,2015-20年复合增长率为73.2%。随着中国产品线的丰富和居民健康管理意识的提升,我们认为未来中国CGM市场规模会保持高增速增长。参考美国渗透率水平,我们测算得出2030年中国CGM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178亿人民币,20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34.0%。
“研发+生产+商业化”综合能力共筑行业壁垒。彭博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CGM市场主要由德康(约33.6%),雅培(约46.0%)和美敦力(约20.3%)占据。灼识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CGM 市场主要由雅培(78.0%)、美敦力(11.0%)占据。我们认为该行业横跨“医疗+科技+消费”等领域,要求厂商需具备自主传感器研发能力、批量化生产能力和国内外商业化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