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推荐
基础化工重点
核心资产(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新和成);钛白粉(龙蟒佰利)、碳纤维(光威复材)、氨纶与聚氨酯(华峰化学)、食品添加剂(金禾实业)、沸石/OLED(万润股份)、农药(扬农化工、广信股份)、复合肥(新洋丰)等。
石油化工重点
OPEC+联合减产形成油价底部支撑,但仍需关注非OPEC 产量(加拿大重质油、巴西、中亚)、全球宏观经济下行风险与贸易风险进一步发酵对油价的影响。推荐聚酯产业链一体化建设加快并进军大炼化、布局C2/C3 轻烃裂解的优秀民营炼化企业(荣盛石化、东方盛虹、卫星石化、桐昆股份、恒力石化);关注宝丰能源。
每周行业动态更新
本周化工品价格指数下跌,核心原料油价下跌,LPG 气上涨,LNG 气下跌,煤价下跌;化肥、磷化工、维生素部分产品价格上涨。
本周中国化工品价格指数CCPI-1.8%;核心原料价格布油-3.3%,进口LPG+0.4%,国产LNG 气-8.8%,烟煤-5.3%。
原料端,C3、C5、芳烃部分产品价格下跌;制品端,化肥、磷化工、维生素部分产品价格上涨,化纤、氯碱、塑料、氨基酸部分产品价格下跌。
本周油价下跌,伊朗增加供应预期可能落地,国际疫情有所缓和。
本周布油结算价从68.7 跌至66.4 美元/桶(跌幅3.3%)、美油结算价从65.4跌至63.6 美元/桶(跌幅2.7%);美国商业原油库存4.86 亿桶(周环比+0.3%),美国原油钻井数356 口(周环比+1.1%)。
供应端,5 月起OPEC+开始执行逐步增产方案,根据隆众资讯,近期俄罗斯和伊朗均表示核问题磋商已取得重要进展,伊朗增加供应的预期可能将在短期内落地。需求端,根据隆众资讯,美国航空业逐渐解禁,欧洲多国放开疫情管制、跨境交流增多,提振燃油需求,同时近期世卫组织表示多个区域的疫情出现缓和迹象,相关忧虑情绪略有减弱。政策面来看,美联储表示目前还不是加息的恰当时机,本周美元略有走低,对油价存一定的利好支撑。地缘政治来看,根据新浪网,巴以冲突在多国斡旋下于21 日达成停火协议,对油价的影响较为有限。
重点化工品观点更新:
化工品价格涨跌幅:
本周价格涨幅靠前的重要产品为PP 粒(1120)+5%、草甘膦+5%、硝酸铵+4%、维生素B5(泛酸钙)(98%)+4%、二甲基环硅氧烷(DMC)+2%、磷酸一铵+2%、丙烯腈+2%、硫酸钾+2%、聚合MDI+2%、SBS(791)+2%、丁腈橡胶(N41E)+1%等。本周价格跌幅靠前的重要产品为异辛醇-13%、正丁醇-12%、丙酮-12%、碳酸二甲酯DMC-11%、MAA-11%、DOP-10%、醋酸丁酯-9%、甲醇-8%等。
云南限电减产,复产状况不确定性较强,工业硅价格上涨。
本周金属硅(421,四川)涨1.5%至13300 元/吨。根据上海有色金属网,因云南火电存煤下降发电量不及预期,且西电东送调减空间极为有限,自2021 年5月10 日起云南省内各地州用电企业开始应急错峰限电,此外近期云南水电受干旱影响少电加剧,省内各行业减停产,根据新浪财经,云南工业硅厂丰水期能否如期复产受降雨量及省内电力分配等诸多因素影响尚有很大不确定性,乐观预计6 月初才会有规模复产,云南作为工业硅生产大省,对工业硅供应产生较大影响。
工业硅形成成本支撑,环保巡查减少供应,推高有机硅DMC 价格。
本周二甲基环硅氧烷(DMC)(华东)涨1.9%至26500 元/吨。成本端,本周金属硅(421,四川)涨1.5%至13300 元/吨,形成较强成本支撑;需求端,根据百川资讯,当前下游企业库存较低,采购拿货为主;供给端,根据百川资讯,受环保巡查等原因,国内有机硅企业突发停车检修,形成供给端利好。
生产商订单排至9 月,部分产能检修,草甘膦价格继续上涨。
本周草甘膦(华东)涨5.1%至41500 元/吨。成本端,基础化学品价格上调,支撑草甘膦成本;需求端,根据百川资讯,目前市场需求良好,按需采购;供给端,据百川资讯,华北一供应商上周开始进行为期两周左右的检修,影响市场供应约2%,生产商订单多安排至2021 年9 月份,以完成订单为主,可少量接新单。
液氨形成成本支撑,下游开工尚可,硝酸铵价格上涨。
本周硝酸铵(陕西)涨3.8%至2700 元/吨。成本端,本周液氨(山东)涨8.4%至3550 元/吨,形成较强成本支撑,企业报价上调;需求端,根据百川资讯,当前民爆行业装置开工尚可,下游提供了一定的支撑;供给端,根据百川资讯,目前多企业报价上调,部分企业涨价计划尚未落实,预期仍存。
下游部分装置恢复,厂家装置开工稳定,丙烯腈价格上升。
本周丙烯腈(长三角)涨1.8%至14000 元/吨。需求端,当前下游整体需求表现尚可,根据百川资讯,目前腈纶开工率提升至4 成偏上,主力下游ABS 行业开机率依旧维持在100%附近,丙烯酰胺行业装置开工始终在6 成附近,形成需求端支撑;供给端,据百川资讯,本周丙烯腈行业整体开工率维持9 成偏上,区内产品供应持稳,吉林石化45.2 万吨/年的丙烯腈装置预计于6 月初至7 月初停车检修,形成利好预期。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