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财政部:1 到6 月,各地已组织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4800 亿元(一般债券4657 亿元,专项债券10143 亿元);再融资债券18611 亿元(一般债券11447 亿元,专项债券7164亿元)。去年同期为34864 亿元,其中,发行一般债券11139 亿元,发行专项债券23725亿元。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设立支持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在试点基础上,于7 月择时启动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下一步还将稳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以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美联储纪要显示,委员会“实质性进一步进展”的标准普遍被认为尚未达到。多位与会者提到,鉴于收到的数据,他们预计开始降低资产购买速度的条件将比之前会议上预期的要早一些得到满足。官员们预计,缩减购债门槛方面的相关进程将继续取得进展。官员们将在7 月27 日至28 日的下次会议上就何时以及如何减少购债规模加大正式审议力度。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内部对两年后可能的政策路径存在越来越大的分歧。
宏观大类:
周三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将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工具,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从往年经验来看,国常会提到一般会在2 周之内落实降准,目前一次全面降准投放的流动性在8000 亿左右,则定向降准的投放量预计在4000 亿以下,短期能够提振市场情绪。考虑到当下国内政府定向降准更多还是缓解疫情带来的中小微企业坏账风险,目前无论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还是专项债发行量来看,仍未到宽松力度边际上升的时候。我们认为定向降准信号短期能够有效提振市场情绪,但难以扭转长期美联储Taper 下资金回流美国的趋势。
随着美联储官宣Taper 时间的持续临近,需要警惕新兴市场股指的“抢跑”风险——根据我们对历史上的Taper 分析来看,当美联储官宣Taper 后是风险资产调整最快的阶段。对于政策路径,我们预计美联储可能会在8 月杰克森霍尔央行会议上公布Taper 信息,并且在年底正式公布Taper 的时间表。
商品仍是内外分化的基本面。中国政府持续调控大宗商品价格,一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分批投放铜、铝、锌等国家储备,二是动态监管,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行为。国内政府防控输入型通胀的意愿较为强烈,整体内需型商品在专项债加速发行前我们都维持高位宽幅震荡的判断,预计难以出现趋势性行情。海外则利多线索仍明显,欧美6 月制造业PMI 终值显示经济仍在改善,并且美债利率维持低位,而美国市场流动性仍相对宽裕。短期外需型全球化商品有望维持上行大趋势,后续随着国内外经济和政策的逐渐分化,我们倾向认为商品板块也会走向分化,外需型全球化商品表现或强于内需型商品。
策略(强弱排序):商品、股指等风险资产中性,关注美债利率变化;风险点:地缘政治风险;全球疫情风险;中美关系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