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继续保持高位运行。1-5 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长83.4%,较2019 年同期增长48%,两年复合增速达到21.7%,两年复合增速已经超过了疫情前水平。5 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6.4%,较2019 年同期增长44.6%,两年复合增速为20.2%。由于低基数效应在下半年有显著弱化的趋势,所以5 月份工业企业利润高增的主要因素仍是低基数效应。除此之外,5 月份工业企业利润高位运行还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工业生产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工业增加值两年复合增速为6.6%;大宗商品继续高位运行,推高了上游行业利润,从而带动了整体利润走高;企业生产成本继续回落:每百元营业收入的成本和费用较去年同期下降1.3 和0.67 元。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持续下行,反映当前工业企业流动性持续好转,不过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分化态势值得警惕,国有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较2019 年末下降5.5 天,而私营企业较2019 年末提高5.5 天,表明私营企业流动性仍需加以呵护。
私营企业两年复合增速同国有企业的差距进一步收窄。1-5 月私营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6.3%;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利润仍存在较强的低基数效应,故同比增速继续保持高位,为150.1%。从两年复合增速来看,国有企业利润增速仍大于民营企业,不过增速差距呈持续收窄趋势。
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背景下,上游企业同中下游企业利润分化加剧。从5月份单月数据来看,在41 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8 个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占68.3%。其中,有8 个行业利润增速超过100%,有6 个行业利润增速在30%—100%之间。与2019 年同期相比,有33 个行业实现利润增长,占80.5%。分三大门类来看,1-5 月采矿业在基数效应以及原材料商品价格高位背景下,利润同比增速进一步攀升至135.5%,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行业利润增速有所回落,分别为85.2%和29.1%。具体来看,大宗商品价格高位带动原材料制造业利润进一步保持高位增长。
1-5 月煤炭开采业同比增长109.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同比增长273%,化学纤维制造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同比分别增长7.4 和3.8 倍;5 月当月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11 倍,两年平均增长32.0%,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高74.8 和11.8 个百分点,带动工业企业盈利较快增长。疫情在多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人口大国的再度爆发推动医药制造业利润进一步上行,1-5 月医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81.7%,较上月小幅提高1.5个百分点,5 月当月利润同比增长85.7%,两年复合增速为50.9%,分别较4月份加快23.6 和12.5 个百分点。高新技术类行业以及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速呈放缓趋势。1-5 月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45.5%和38.4%,计算机、仪器仪表和医药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49.3%、34.3%和211.4%,均较1-4 月有所回落。基础类消费仍旧延续低迷态势,农副食品、食品制造业、纺织服装、皮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同比增速分别为4.7%、16.3%、27.9%、18.1%,同比增速持续回落
继续关注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导致的上下游行业利润分化加剧。1-5 月,随着上游原材料商品价格的持续高位,上游行业利润高增对中下游行业的挤压持续显现,私营企业利润增速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5 月份PMI 显示,在价格高位的背景下,小型企业PMI 指数位于荣枯线以下,同时多个PMI细项指标均落后于大中型企业,企业盈利不平衡的状况仍值得警惕。后续来看,大宗商品价格在全球产需缺口短期难以明显改善的背景下,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从而加剧上游企业与中下游企业利润的分化;从利润增长来看,随着下半年低基数效应影响的弱化,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也将向常态化回归,全年利润增速呈现前高后稳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