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双专业排名第一!
上海财经大学跨专业录取
荣获多项国家级、省级奖项!
全面发展,追求完美
这个尚达女孩有一个秘密
她是人文与传播学院
广告专业2101班 李清琴
“文科+理科”,她找到了平衡点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李清琴没有被“文科就业难”的旧观念所束缚。她坚信,新时代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于是,她勇敢地跨越了自己的舒适区,踏上了挑战自我的新征程。
参加省创新大赛训练营
对于很多人来说,自学Python和SQL可能是一座难以攀登的高峰,但对于李清琴来说,这只是她跨界融合之旅的起点。她与不同学院的同学携手合作,积极参与创新竞赛项目,巧妙地将文科的创造性敏捷性与理工科的严谨逻辑结合起来。
在团队中,她既是沟通的纽带,又是实践的先锋。从项目的构思到实施,每一步都凝聚着她的心血和智慧。最终,团队的技术成果也为区新闻中心新闻画面的选取、视场角的判断提供了更多的参考思路和技术检验方案。
钱塘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路演现场
李清琴的跨界探索之旅并没有就此结束。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被艺术设计学院提供的创新工程实践课程深深吸引。虽然她没能如愿选择这门课程,但她并没有灰心,坚定地选择了“选课”。这个时间就是一整个学期。她的坚持和热情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程结束后,她受老师邀请加入创意实践基地进行项目实践。
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平台上,李清琴结识了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优秀学生,并与他们一起创作实践项目。凭借“实践第一”的精神和扎实的广告领域基础,她在短视频创作项目中大放异彩。最终,她和她的团队获得了杭州短视频大赛特等奖。
“上课+创作”,她抓住机遇
在课堂和实践的双重磨练下,李清琴展现出了非凡的执行力。她就像一台永动机,孜孜不倦地追求卓越。她常说:“兴趣是我最好的动力源泉。”从高中开始,李清琴就热衷于人文学科。 “广告讲究实用性,紧跟时代脉搏,学得越多,我就越有动力。”她说。
李清琴的大学生活不仅是学习和志愿服务的二重奏,更是在各种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机会。创新创业大赛也是她的兴趣所在。在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互联网+”、“挑战杯”等比赛时,她和队友们不断齐心协力、开拓创新,最终见证了她写出的成果。规划方案已付诸实际运用。
部分获奖证书展示
她带着一点一滴的收获感不断进步,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入研究。李青如鱼得水,形成了自我提升的正反馈循环。她以超高的成绩获得多项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等;她与队友们一起在各类学科比赛中包揽了20余个金、银、铜奖。李清琴的故事,是关于坚持、激情、跨界融合的美丽篇章。
“课堂与实习的碰撞,知识的深度来自于实践经验的丰富积累。”
李青从大二暑假开始就走上了实习之路。迄今为止,他已在浙江日报、米兰特商展、蓝色光标等知名企业积累了四期宝贵的实习经验。在广告学学习期间,她巧妙地将实习中获得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实现了课堂学习与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
跨境电商学院优秀学员代表发言
2023年,李清琴成功申请进入跨境电商微专业。她的日程几乎排满了。她回忆道:“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真的很努力。”尽管如此,她还是积极参与,并成功当选为跨境电商班班长。
同学们常常感叹:“你真是一台永动机啊!”但在李清琴看来,这一切都是他尽力而为的自然结果。 “我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人,老师要求我写一篇1500字的论文,别人一个小时就能写完,但我要交出一篇永远不会后悔的论文。”她坚信过程更为重要。比结果更重要的是,一旦你选择做某件事,你就会带着兴趣和热情坚持到底。忙碌的日子里,她的初心从未改变,“我会优先处理重要的事情,做好思想建设,找到自己的节奏。”她更喜欢跟随自己的内心,顺其自然,而不是随波逐流,浮躁。求成。
如今,李清琴的努力和坚持终于有了成果。她即将前往上海财经大学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继续投身于自己热爱的领域,追求自己的梦想。
“爱+坚持”,她是商大“小清河”
闲暇之余,她还热衷于志愿者活动。对于成为亚残运会礼仪志愿者的追求,李清琴的话语中透露着坚定和决心。她表达了一个愿望:更深刻地体验亚运会。正是这种坚定不移的决心,促使她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亚残运会礼仪志愿者的选拔。
亚洲残奥会田径冠军颁奖
在众多热情的报名者中,李清琴凭借出色的表现在面试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绩入围候选礼仪志愿者,这意味着更加严峻的挑战。由于礼仪志愿者需要面对镜头,所以他们接受的训练比普通人要严格得多。从8月份开始,李清琴就投入到为期一个月的封闭训练中。这些天充满了汗水和坚持。
虽然训练过程异常艰难,但李清琴从未想过退缩。志愿精神的火焰始终在她心中燃烧,对工作的热爱和坚持成为她不断前进的动力。在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中,她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还深刻体会到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价值。
“希望浙江小商人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初心,既不躺卧,也不内耗,心中有光明,脚下有路,做自己的六角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