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投资分享

规模经济还是规模不经济?

美国生猪养殖行业:规模经济vs 规模不经济 美国生猪养殖企业在体量小时,单位成本会随着规模扩大而下降,但超过一…

美国生猪养殖行业:规模经济vs 规模不经济

美国生猪养殖企业在体量小时,单位成本会随着规模扩大而下降,但超过一定体量后,如果继续扩张,单位成本反而会上升,成本曲线呈现U 型。1)体量小时规模经济的原因:小型猪场扩张为中型规模猪场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着聘请更专业的人才,进行更为细致的专业性分工,采用更为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因而一些关键性的生产指标(例如PSY、人工效率、猪舍周转率等)得以持续优化,且某些固定生产成本,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摊销到单位出栏体重上的金额会迅速减少,因而在这一过程中成本是规模递减的;2)体量大后规模不经济的原因:一些与管理精细度密切相关的生产指标,例如死亡率以及料肉比,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反而可能是恶化的。与此同时,PSY、人工效率等指标随着规模的扩大继续优化,但边际优化效率是递减的,因而,当养殖规模超越某个临界值后,饲料成本等成本项的上升不一定完全能由前述指标优化带来的成本下降抵消掉,从而整体的养殖成本反而是上升的。

虽然会出现规模不经济,但从成本递减转为成本递增的拐点规模是在持续扩大的。1988-1991 年自繁自养猪场单位完全成本转向规模不经济的临界规模是1300 头,但2009 年出栏量在12500 头时仍是规模经济的。拐点规模持续扩大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育种、动物营养、动物保健、猪场设计和设备等领域技术持续进步;2、养殖模式从高成本的繁育一体化为主向低成本的专业分工为主转变。

中国生猪养殖行业:非洲猪瘟前,成本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在非瘟之前,中国生猪养殖行业的完全成本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即规模越大成本越低。

向下倾斜的成本规模曲线似乎与直觉不符,这是因为口径不一,如果剔除家庭用工折价,成本上曲线是向上的。以牧原和温氏为例,超大型企业扩张过程中似乎也没有遭遇规模不经济。为什么中国生猪养殖成本曲线同美国不一样,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从规模经济转向规模不经济的情况呢 我们认为,或是因为中国生猪养殖行业正处在技术快速升级的过程,对于规模企业而言,10 年间基本完成了机械化、自动化,当前正在向智能化、无人化的方向发展,而散养户和小型规模企业不具备采购先进设备、应用前沿的养殖和防疫知识的能力,因而养殖效率与规模企业相比差距逐渐扩大,规模企业更具有成本优势。

中国生猪养殖行业:非洲猪瘟后,规模不经济似乎正在发生非瘟后大型生猪养殖集团成本提升幅度大于行业自繁自养生猪成本的提升幅度,这意味着非瘟后,大型养殖集团似乎是遭遇了规模不经济。我们认为,原因主要有3 点:1)非瘟使得生猪养殖的管理难度大幅提升,从而大型猪企在管理上会遇到更多的问题;2)非瘟使得养殖成绩差的散养户加速退出,散养户结构大幅优化,而大型猪企的资金实力较强、猪场数量较多,其中一些防疫差、成本高的猪场仍能继续生产运营,但会拉高公司整体的生产成本;3)非瘟以来大型猪企加速扩张,大量招聘新员工,新员工培训时间较短,尚未熟练掌握工作技能,新员工占比高使得公司整体的生产成绩下滑。

风险提示

1. 调查样本数据或与行业整体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2. 非瘟后中国不同规模猪场的成本数据不可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卡奇财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fhnjr.com/?p=9982

作者: 卡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