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养卡技巧

田新民:用爱心温暖学子,以真情播撒希望

[编者按]在上海交通大学快速发展的征程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时刻胸怀祖国,关心国家命运,虽未曾居庙堂之高,但却从未忘忧国;他们在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甘于奉献,虽未成就惊天伟业

他逆风走了千里,从西北的风沙到了东方的海风。学生时期的他性格开朗、大胆,学习和工作都令人称道。走上讲台后,他接过民族团结的旗帜,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关心流浪者的困难。他体贴体贴,变得更像家人了。现在,他投身公益事业,推动优秀少数民族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和帮助,让他们继续努力。他就是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少数民族教育家、民族团结卫士田新民。

20180428_075412_359.jpg

在上海求学期间,他看到了交大改革的新趋势

一本《数理化》杂志上的一篇关于上海交通大学的介绍,悄然点燃了塔城年轻人田新民的向往。他一边做杂志上的练习,一边阅读上海交通大学的简介。同时,田新民高中时的班主任也是上海人,这让他对这座城市有了更近距离的了解。他知道这座象牙塔将成为他日夜刻苦学习的动力。

由于高考期间上海交通大学没有新疆招生名额,一向被交大所吸引的田新民不得不转学到其他学校。当时,他已经考入北京医科大学,即将成为一名医生。或许是因为“念念不忘,必有后遗症”,交大在新疆恢复招生。老天爷永远不会辜负努力的人。就这样,他如愿以偿,成为了“交大人”,成为了交大工业管理工程专业的学生。

20世纪80年代,中国交通还不发达,塔城地处中国西北边陲的最西端。从塔城到乌鲁木齐需要两天一夜,从乌鲁木齐坐火车到上海需要四天三夜。这是一段时间。旅途漫长,却充满无限期待。经过长途求学,他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但这依然阻挡不了很多莘莘学子求知的脚步。他终于克服了长途跋涉的艰辛,到达了东海之滨。

大雨过后的凌晨三点,班主任已经在火车站等他们了。新疆学生离家千里,携带的行李比附近省市的学生多得多,学校把原本七人的宿舍分配给了五名新疆学生。为了弥补新疆学生与外省市学生的外语差距,学校专门指派老师为他们“开小灶”……田新民对每一点关心都深表感谢,他对这所学校有一种归属感。

在老师和学校的帮助下,田新民克服了气候、食物、语言等方面的不适应,成为了一名少数民族学生干部。从班长到学生会再到学生联合会,他亲身体验了当时交通大学浓厚的民主氛围,感受到了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的积极主动的态度。来自北方的田新民性格开朗、豪爽,善于与同学沟通。在和同学一起运动的过程中,他认识了很多同学,结识了很多朋友,这对他的学生工作大有裨益。从个人经验来看,他仍然坚持认为学生掌握团队运动对个人成长非常有帮助。

田新民入学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回忆起当时交大的学风,他感慨地说:“交大对数、理、化等学科要求非常严格,学校整体学习氛围非常浓厚。”改革开放初期的交通大学,学生刻苦学习,学校开放包容。这是田新民对那个时代学校的深刻印象。那时,每个学生、每个老师甚至助教都精神抖擞,愿意热情地接受新知识、新思想。那时,每个人都怀有远大的理想,对未来充满希望。他说:“新上苑600号是我们晚上没课的时候一定要去的地方,那里有很多讲座、论坛,涵盖了很多新的想法和概念。”改革开放初期,交通大学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变革在全国名列前茅。强大的。当时的交大被称为学生自治完善的“民主堡垒”。学生会需要经过三轮初选才能参与全校投票。校团委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和少数民族事务部也是当时成立的,并发展至今。田新民感慨道:“在求学期间,交大教会了我读书,给了我求知的热情,体验了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氛围,让我感受到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谊。” ,还有泉泉民族团结的温暖。”

学生时期,田新民参与组织策划了“大学生经济文化交流节”,这是交大引领时代潮流的重大活动。当时,不少上海企业将产品送到交大进行展览和销售,交大的学生负责整个展会的组织和管理。此次活动不仅在全国率先开展改革,而且在实践过程中提高了管理学院学生的学术水平。在市场经济尚未完全到来的时代产生了巨大影响,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和良好的反响。 ,从中获得的收获是田新民至今铭记于心的。

20180428_075607_546.jpg

感谢母校,三十年来他用心安慰自己的灵魂

管理专业的就业市场向来广阔,但田新民面对各种选择,最终选择留在学校任教。这一方面是因为他当学生干部的经历受到了老师和学院领导的广泛好评,另一方面是因为交通大学招收了很多少数民族学生,急需像他这样的人才来承担思想政治工作。 “我不仅熟悉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而且还当过学生干部,非常适合这份工作。同时,我也喜欢与学生打交道,喜欢大学的氛围。”他衷心希望将在交大获得的能量回馈给母校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

当班主任时,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尽快融入集体,田新民直接搬进学生宿舍(今西28楼),与他们同吃同住,朝夕相处。 。他给予他们全面细致的关怀,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田新民回忆道:“作为一名辅导员,除了带领新疆班,我还熟悉其他汉族学生,所以当新疆学生因为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原因与其他学生产生一些误会和冲突时,我可以帮他们快速解决,让他们快速融合在一起。”他谈到了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如何让第一次来上海的少数民族学生尽快适应这里的生活如何妥善解决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因说话语气不同等原因产生的矛盾和误会。田新民就像少数民族班的“家长”:他每天都会带着少数民族同学去晨跑。早上陪他们自习,周末组织很多体育和文学活动,他融入了他们,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我们真诚地尊重和爱护您。

但由于上海的水质与新疆相差很大,刚来的少数民族学生很容易患上阑尾炎或肾结石,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田新民留在学校担任班主任、辅导员不久,一名女同学半夜两点患阑尾炎,被紧急送往第五医院。然而阑尾炎确诊后,手术需要家长签字,而女同学的父母远在千里之外,实在是遥不可及。在这关键时刻,田新民深感肩上责任的重担,决定签约手术。他和少数民族同学的友谊在生活中一点一滴逐渐加深。他对待学生就像哥哥一样真诚、友善。他从学生的情况出发,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尊重和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是我们思想政治教师能否有效开展学生工作的关键。

“我相信,培养一名优秀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是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田新民不仅关心少数民族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发展,还能注意到他们的心理波动并及时给予指导。解决他们与社会交往的障碍和自卑感,通过弘扬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艺术、体育、淳朴的性格和自然阳光的一面,促进他们共同成长和进步。田新民带领的新疆班学员中,至今已有95%扎根新疆、做出贡献。由于教育质量优良,上海交通大学民族班毕业生连年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我希望每一位回疆工作的毕业生不仅带回知识和技能,更教会孩子们追求梦想、坚持不懈;不仅建设好新疆,更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上海交通大学的校训“饮水思源”,传达的是“责任与感恩”的朴实情怀,田新民说:“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培养。”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坚信,只要努力,少数民族学子一定会成为“民族之花”。团结。”

谈及对当前思政教师的寄语,田新民指出,要善于发现学生内心的困难和压力,挖掘深层次症结,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内心的积极性。我们不能等到学生出现问题后,就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心理问题”。思想工作是与学生沟通的艺术,是一种平等对话,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情感和情感是没有区别的。讲道理的时候要讲道理,讲道理的时候要讲爱。他希望现在的思想政治教师能够融入学生的生活,丰富自己的经历,坚守自己的底线。作为一个人的道德底线。他说:“微笑就是微笑包容一切不完美,快乐地接受不完美,然后去改变它。田新民衷心希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够微笑,用心灵抚慰心灵,支撑成长。”的学生。

“我非常感谢交通大学。”回忆起自己在交通大学多年的学习和教学经历,田新民由衷地说。 “我上学的时候,是交大的老师教我知识。工作之余,交通大学也为我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交大大使从新疆来到东海之滨,借助交大的平台。田新民积极参与教学、科研、管理,也在公益项目中崭露头角,帮助一批又一批学生取得优异成绩。他从不觉得辛苦,只因为这些都是他热爱的事业,都蕴含着交大“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感恩与责任。

20180428_075627_416.jpg

饮水不忘源头,十一年洒阳光培育新苗

作为政协委员、市民族联合会副主席、长宁区民族联合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民族联合会主席,田新民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发现,单纯依靠所谓的“ “关爱”和“助学”并不能让少数民族学生真正成才。因此,他思考了一条更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成功之路,并于2007年策划并启动了“阳光教育”计划,希望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精英人才。该计划寻找知名企业家担任优秀少数民族本科生的职业导师,为他们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综合能力指导等“一对一”帮助,培养他们的自主发展能力。八年来,已有107名学生得到了该项目的资助,其中不少人已成长为各行业的年轻骨干。

“项目之所以取名为‘阳光’,是希望少数民族学生能够与汉族学生、创业校友一起成长,了解企业如何运作,成为一个自信、优秀、积极、能自然微笑的大学生。”而汉族学生和创业校友也能被他们朴实、勤奋、拼搏的精神所感染,学习他们的文化、体育特长。”田新民认为,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靠的是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促进。单方面教学和 指导。 “阳光教育”工程已进入第二个五年,田新民一直在思考如何为这个民族工作品牌注入新的活力。 “我们不是在扶贫,而是在激励和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素质和自信心。”基于这一原则,田新民通过筹集资金、招募导师、选拔助理导师等方式,组建了“阳光教育”基金库和导师库。 ,助理导师数据库。选择优秀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结对帮扶、定向帮扶。导师团队由热心公益的企业家组成,助理导师由优秀的交大大学生组成。 “二对一”模式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快地适应和融入新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三人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共同成长,更好地增进了彼此的了解。”田新民非常欣慰。

时至今日,“阳光教育”项目已走过11个年头。在上海市政协的支持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最初构想到逐步完善的过程,追寻梦想、点燃希望、探索探索,走出了一条扶助少数民族的新路子。上海大学生成长成才,已成为上海民族工作的鲜明品牌之一。其中,有太多让田新民感动的故事——买买提一鸣祖农2007年参与“阳光教育”项目,并在田新民的指导和鼓励下完成了博士学业。到天津大学工作后,一鸣不忘传承“阳光教育”精神,主动担任专业导师。他每学期定期与学生沟通、解答、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帮助他们变得更加专业。快速适应大学环境,积极面对困难。第三批学生饶军毕业后成为一名优秀编剧。 2016年,他向“阳光教育”基金银行捐款10万元,为“阳光教育”计划捐款。第五批练习生全培一直坚持传播爱心。 2011年、2012年暑假期间,作为组长组织了“雪顶上锻造师魂”爱心教学项目。学生们支援了近6万元的物资……“培养一名少数民族学生,就是播下一颗民族团结的种子,我相信这颗种子一定会发芽、开花。”田新民开始期待“阳光教育”计划。未来10年。

1月16日,第十一期“阳光教育”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18名优秀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导师、助理导师签约,开启了三年互助互爱、共同成长之路。 “温暖的阳光传播希望,小小的理想凝聚力量……”在主题曲“有梦想的地方就有阳光”的旋律中,田新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这首歌唱出了我的心声,也是我策划这次活动的初衷,希望你们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特殊的群体,而是要独立自主,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国家的培养。”

20180428_075638_615.jpg

20180428_075644_655.jpg

【传】

田新民,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曾任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兼任管理学院党支部书记。上海市行为科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全球劳动力管理学会(克罗诺斯劳动力研究所)中国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教委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特聘顾问上海市企业联合会民主职业咨询师资格认证专家上海市政协管理专业委员会顾问、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上海长宁区政协常委(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政协副会长上海市少数民族联合会、上海交通大学少数民族联合会第三届理事会主席、上海长宁区少数民族联合会会长、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企业顾问、角办特约撰稿人等。2014年,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198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工业工程管理专业并留校。 1998年获得澳大利亚LA TRBER大学MBA,2004年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曾多次访问MIT、Harvard、YALE、STANFORD等大学。 2014年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1994年,2009年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2009年,赴北京参加国务院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及天安门广场国庆60周年阅兵。 ; 2005年参加美国MIT经济与人才论坛;荣获2005中国人力资源年度奖;中国人力资源教育精英奖; 2007年,荣获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奖; 2007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社会科学工作者。

长期从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应用心理学、领导力和高等教育管理等领域的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专着2部、教材3部以及多篇科研论文。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资助项目、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重大项目等。还负责过多项政府、企业和公共行政部门委托的科研项目。

潘彦焦斌

联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卡奇财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fhnjr.com/?p=99715

作者: 卡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