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至28日,长江沿岸,创新浪潮汹涌澎湃。 2024年中国高校科技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科技成果交易会”)在江苏南京举办。
“推动真成果、作出真贡献”“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率”……科交会上,感受到浓厚的技术转移转化氛围。大会向社会推荐成果2716项,吸引了全国425所高校、2700多家企业、200多家技术转移机构和科技金融机构参会。
高校有哪些科技创新成果引起业界关注?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有哪些新举措?如何统筹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中国教育报记者前往现场寻找答案。
合作汇聚创新元素
五年前,北京大学程和平院士团队带着十几年积累的一批创新成果,奔赴全国各地寻求实施和转化。其中不乏双光子显微镜、创新型单克隆抗体药物等“最底层”成果。团队苦苦寻找半年时间,走访了10多个城市,最终选择了南京江北新区。目前,两项成果不仅在江苏取得了良好转化,学校与市还联合成立了“江苏省类脑智能技术创新中心”。
“为什么选择这里?因为当地有专职团队、丰富的应用场景和积极的扶持政策。”科交会上,江苏省委书记兴信长讲述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故事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高校擅长从“0”到“1”的技术创新,但从“书架”到“货架”,实现从“1”到“10”甚至“100”的产业过程,需要反复的市场验证和技术调整。和资本投资。在学术界和工业界,这个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空白领域有一个形象的名字——“死亡之谷”。
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党中央的重大关切,举办本次科交会是加快高校技术转移转化的重要举措。科交会设置大学成果超市、重点成果推介、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大学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等四大展区,汇聚全要素创新资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流程、全链条。
活动现场,部省市发布了支持江苏区域中心建设的政策体系,以及支持江苏区域中心建设的金融政策、资金和产品。江苏区域中心59所参与高校与南京、苏州签署校地合作协议。签约20个江苏区域中心实施转化项目、12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个金融机构合作项目。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科技厅、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等单位签署合作协议,通过科技金融支持江苏区域中心建设。
增强创新源动力,需要从科技创新金融改革中引入“活水”。科交会上,科技金融支持江苏区域中心共建合作协议、合作项目协议、校地合作协议成功签署。
签约区某银行展台前,工作人员正在介绍一款科创贷款产品:“我们采用评分白名单制度,简化审批流程,发放到重点领域,信用额度高”流动效率快,并提供专属优惠利率关注企业研发实力,核心研发人员来自重点院校的可加分。
一幅校企“双向冲刺”、产教有效融合的宏伟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改革释放创新活力
只有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才能真正通过技术创新引领新生产力的发展。
此次科技博览会上,中国药科大学遴选了100余个在研药物和预计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新药参展;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秦飚及其团队带来了包括知识图谱系统、智慧城市、文物保护等在内的一系列研究项目,共有6项科研产品在……各高校成果展区和路演大厅里挤满了前来学习新技术的企业人员。
为凸显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本次大会以促进供需对接交易为目的,严选来自241所高校的2716项科技成果,打造“成果超市”。项目涵盖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生物医药、先进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
“我们要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纵横结合’,构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网络体系。”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强调,将政府政策要素、大学知识要素、企业创新要素、资本资助要素有机融合,利用好国内统一市场,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赋能。
一方面是热闹的项目展示和产品交易,另一方面是创新理念的激烈碰撞和经验交流。
科交会期间,围绕优质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这一主题,还同步举办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校长交流、双方就国家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高校科技管理者协同体系建设等进行交流。政产学研资金协作,共同致力于如何将更多高校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不少专家认为,大学作为创新的源泉,应该提供良好的政策鼓励科研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
为更好释放科技成果转化动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建立了成果转化职称评审序列,并发布了单项指标。近两年,学校有110人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可选绩效条件晋升职称,其中4人晋升高级职称。
校地合作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需要打破大学科研与创业之间的零和博弈认知。”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认为,创业和科研是“1+1>2”的结果。
西安交通大学鼓励学校与企业共同设立基础研究基金,共同开展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企业和大学共同开发并回答问题。
教育激发创新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专区,上海交通大学带来的“哪吒”海空跨域无人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询问。这艘黄色飞船,只有头盔大小,可以上天入海。是国内外公开发布的同类成果中下潜深度最大、承载能力最强、水下运动范围最广的海空跨域飞行器。飞机。
“我们做产品不是为了写论文,这个产品已经用于海洋科学研究,今年我们会推出更多消费级产品,希望未来能够拓宽我们在各个行业的产品谱系。”队员、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王佳庆介绍,“哪吒”团队除了两名指导员外,全部由学生组成。
高校推动师生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共同努力的金点子大放异彩。本届科交会迎来了众多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学生代表。他们携多项优异成果参加本次活动,展现了“敢于创业、敢于创造”的精神风貌,利用这一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落地和转化。
在浙江大学,师生共创的氛围同样浓厚。为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学校开设了《创新创业实践启蒙》通识课程;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以学校优质专利为基础,打造了基于定价、转让、许可的创业模式。
总金额1.17亿元!记者在科交会上获悉,近日,东南大学与附属中大医院顺利完成“病原微生物核酸快速检测系列试剂盒相关成果”转化合同。此次改造涉及13项专利及相关专有技术,合作授权产业公司通过独家许可的方式实施。总金额1.17亿元鼓励团队。
近年来,东南大学聚焦国家和行业可持续发展需求,围绕校地融合、学科产业融合“两个结合”,坚持做有价值的“真研发”和产出领先的“实效”,近五年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位居全国高校前列;通过定价参股、“赋能”等方式,积极推动在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等领域设立一批科技型项目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