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的“顶尖”小鹿怎么了?疑遭动物袭击 致一死一伤
开放一个多月后,上海交大生态森林公园内的三只“顶级”鹿疑似遭到动物袭击。一人死亡,另一人受伤。
12月7日,有网友发帖称,四只小鹿(鹿)其中一只死亡。社交平台截图
12月7日中午,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交大4有鹿死亡”。在标题中,两只鹿站着,一只躺在地上。截至发稿,该帖子已无法查看。中午,又有网友发文称,“小鹿今天永远失去了一个”。网友表示:“昨天下午第一次见到他们三人,他们真的很可爱,没想到今天他们就永远失踪了。”
12月7日下午四点左右,绿源看到视线范围内有一只小鹿。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当天下午4点,一名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告诉澎湃新闻,他只在鹿园的视线范围内看到了一只小鹿,并没有多少学生和市民前来观看。
此外,记者从学校同学处获悉,在学生讨论鹿的上海交通大学校内论坛上,12月7日,一个名为“后勤保障中心”的账号回复称:“昨晚,疑似鹿”被野生动物貉袭击,一只不幸身亡,另一只受伤,已被送往动物医院救治,让我们共同祝愿它早日康复,保护小鹿的安全。”这条回复也被置顶在主题的顶部。
不过,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历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何欣告诉记者,小鹿有可能是被狗等其他动物咬死,或者是突发疾病而被浣熊吃掉的。不能排除狗。很多年前,在上海,就有过鹿被狗咬死,然后被貉吃掉的先例。 “貉是小型犬科动物,咬合力没有那么强,杀鹿还是有点困难的,不过鹿死后,有肉的话貉还是会来吃的。”它是杂食动物,会吃肉,不吃肉也可以吃水果之类的。”何欣提到,冬季气温下降,鹿可能会急性肺炎死亡,但这需要尸检后进行病理分析才能最终确认。
上海某社区假山旁的一只貉。张辉 摄
上海交通大学一名学生告诉记者,这只鹿疑似被貉袭击,这也引发了学校部分学生的恐慌。记者查询发现,貉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就在今年8月,上海林业部门表示,随着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上海300多个住宅小区和城市绿地已发现野生貉。作为本土野生动物,貉生性胆小,不会主动伤害人类。但其分布区域与人类聚居地重合度较高,这确实增加了与市民“相遇”的概率。市民对野生动物应做到“四不”:不恐惧、不喂养、不接触、不伤害。
10月底,上海交通大学出现了三只小鹿,一公两母。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三只鹿在上海交通“定居”了一个月左右。从当初备受期待和喜爱,成为顶级明星,到被数百人围观、设置围墙,再到现在疑似一人死一人受伤,风波不断。
当我刚到上海交通大学时,我被三只小鹿包围着。社交平台截图
10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官方宣布,三只可爱的小鹿出现在上海交通大学。一男两女,目前半岁。 11月4日,这些可爱小鹿生活的校园东区生态林正式揭牌。鹿在里面有自己的住所。上海交通大学介绍,依托农学院的学科优势,学校希望打造生态林的生态多样性,提升校园景观的生态功能和教育价值,让鹿陪伴学生成长。长大。这些小鹿喜欢群居,长期被人工饲养。它们与人比较亲近,喜欢吃玉米、树叶、嫩草等。后来,小鹿成为了上海交通大学的“新顶流明星”,不少网友分享了他们和小鹿私下互动的图文。
上海交通大学绿园11月11日暂时休学。澎湃新闻记者 李思聪 摄
随着小鹿知名度的提高,学校也面临着管理问题。 11月13日下午,澎湃新闻记者探访发现,三只小鹿居住的鹿园于11月11日暂时关闭,当天到达的游客只能在围栏外观看。当时,围栏上挂着一条“温馨提示”,上面写着:“鹿生长的环境需要维护,预计一周左右,具体开放时间另行通知。”绿源工作人员夏先生告诉记者,周末人流量大的时候可以到达。那里有七八百人,孩子们喜欢追鹿喂食,把鹿累坏了,草也秃了。因此,后来的老师、学生和游客只能隔着栅栏观看鹿。
11月13日,游客隔着围栏观赏鹿。澎湃新闻记者 李思聪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