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逆袭浙江大学研究生。他特别感谢这两年在这里学习。去年升格为“大学”。考生和家长对这所学校非常关注。
本报记者 王泽英 通讯员 郭增勇
不久前,一条推文标题为“中等职业学校→浙江科技大学副学士学位→浙江大学研究生!”在杭州高校中火爆。这是浙江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浙江科技大学”)官方微信特意发布的帖子,向该校学生吴立南表示祝贺。
经过七年的努力,他终于登陆了他梦想的“学校”——浙江大学。吴立南特别感谢在浙江科技大学两年的学习。 “在这里我获得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增强了对机械的热爱。 ”吴立南的考研成绩单上,他在《机械设计基础》专业课中获得了145分(满分150分)的高分,用自己过硬的实力为浙江科技大学的工科优势“背书”。
吴立南就读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浙江科技大学的顶尖专业之一。本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专业、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 2018年通过教育部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有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各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浙江科技大学已形成各专业“百花齐放”的态势。现有国家级、省部级实践教学平台38个,国家级、省级专业40余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70余门,国家级精品课程60余门。省部级、省部级教材(项目)。 ),11个专业通过中外专业认证。近两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级优秀教材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6项。
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80年的浙江大学附属杭州工业学院,2001年更名为浙江科学技术学院,去年更名为浙江科技大学。在加快发展的“快车道”上,浙江科技大学还着力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学校现有教职工近1700人,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55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60%;拥有浙江省特聘专家和“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有国家级领导、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余人,省、市级科研人员近120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的部级人才。
作为一所一流的应用型大学,浙江科技大学吸引了众多考生和家长的关注。针对大家关心的高层次招生问题,本报邀请该校招生就业部部长葛龙伟来解答。
【焦点问答】
杭州日报:2024年学校招生计划将如何安排?有哪些新变化?
葛龙伟:浙江科技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计划有两个重大变化:一是招生总数有所增加,比去年增加了120余人,增加的主要是浙江地区招生省;二是往年按专业类别招生的机械类、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今年学校按具体专业招生。
杭州日报:国际化教育是学校的一大特色。主要有哪些亮点?
葛龙伟:浙江科技大学始终把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国际化总体水平在浙江省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高校中位居第三,跻身中国公立大学国际竞争力排行榜前50名。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高校之一、“中德论坛”基地建设单位、首批“浙江省国际化特色大学”之一,首批“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之一。学校由青年骨干教师海外进修项目资助。与德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境)外150所大学(机构)签订各类合作交流项目近200个,立项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境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孔子学院。
学校现有12个全英语授课本科专业,分别为土木工程、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与金融精算)、食品科学与工程、通信学工程学、应用物理、数字媒体技术、机器人工程、车辆工程、数据科学和大数据技术。
同时,学校在中德合作办学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优势。先后实施中德省、州、政府级合作办学项目。是教育部确定的中德合作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试点院校。已成为浙江省在全国范围内与德国开展教育、科技、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 G20杭州峰会期间,德国总理默克尔对学校中德合作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德国前总统赫尔佐格和武尔夫曾亲临学校参观。学校的中德联合培养项目和土木工程(中德合作办学)是公立学校考生赴德留学的首选。
杭州日报记者:为了鼓励学生,很多学校都设立了各类奖学金政策。浙江科技大学的情况怎么样?
葛龙伟:为了营造竞争、追赶的氛围,浙江科技大学设立了多项奖学金政策,如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浙江省政府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国际交流奖学金等其中,“优秀学生”奖学金,每人3万元,每年评选不超过10名学生。这是学校最高级别的学生奖学金。在浓厚的学习氛围带动下,我校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近五年来获得国家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2600余项。
毕业季充满了好消息。这所“宝藏大学”是藏不住的。每年有近70%的毕业生进入IT领域。是“杭州高新区最大的人才提供者”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计划发布
记者 王泽英
又到毕业季了,近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传来好消息——
自动化学院“考研团”11人全部来到浙江大学;圣光机械联合学院机器人实训基地5名本科生,其中4名通过考研,1名加入华为;退休大学生王云宁,努力半年考取清华硕士……
网友感叹:杭州这所“宝藏大学”再也藏不住了!
宝藏校园的魅力不仅仅在于优秀的学生,在这里,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成长的痕迹。
杭州店学风优良,学科竞赛文化氛围良好,学科竞赛持续领先。每年有近2万名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近五年来,在挑战杯、互联网+、电子设计、数学建模、ACM编程、智能汽车等权威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二等奖600余项。其余项目在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总排名中保持全国高校前17名。
第三方调查显示,杭州大众点评毕业生的起薪率、职业稳定性、国内外升学率、对母校的忠诚度等指标均处于全省领先。
数字智能时代,作为一所信息大学,杭州大众点评努力让特色学科更“专”,优势专业更“优”。
学校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济、管理优势明显。是一所工、理、经、管、文、法、艺术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型教学型大学。学校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70%的专业积极对接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现有本科招生专业4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11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多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防特色重点专业2个。是唯一一所设有国防特色重点专业的省属大学。
近年来,杭州大众点评加快培养以“互联网+”、“人工智能+”为特征的新工科人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连续五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毕业季也是高考季。近年来,杭州点受到越来越多优秀考生的青睐。针对大家关心的高校招生问题,本报邀请该校招生就业部副部长范文琪为大家解答。
【焦点问答】
杭州日报:2024年学校招生计划将如何安排?发生了什么变化?
范文琪:杭州店2024年全国普通本科招生计划为4800人,比去年增加100人。其中,浙江省计划2623人,比去年增加58人。增量主要安排在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等特色优势专业。此外,学校今年新增两个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在浙江省普通类招生,具体为:金融学包含“金融数据科学(金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管理科学与工程》包含“安全技术与数字智能管理(保密管理+信息安全)双学士学位综合人才培养项目”。
杭州日报: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在大学期间开拓国际视野。杭州大学有这样的支持平台吗?
范文琪:杭州电气对外合作交流广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国际交流平台,已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9所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俄罗斯、法国、墨西哥、奥地利和塞浦路斯。友好合作关系。学校大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建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充分发挥信息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积极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高校开展海外联合办学。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设立了7所境外教育机构。学校与国外知名大学、一流科研机构建立了60余个实质性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建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荣获西湖友谊奖2项;圣光机械联合学院当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联席会会长单位,被誉为“中俄合作办学典范”;学校荣获泰晤士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创新奖,是浙江省唯一一所获奖高校。
杭州日报:杭州大学对于优秀学生有哪些特色教学?
范文琪:杭州大众点评卓越学院是学校为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而设立的一所荣誉学院。学院实行全员全程辅导制度,采用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教学,聚集学校优势特色专业,以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为导向,运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区块链全面改革课程体系,注重学科交叉融合,着力打造数字智能时代顶尖人才培养新模式。学院针对2024级新生开设精英班、理工科实验班、经管实验班。
杭州日报:就业是考生择校时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近年来杭州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
范文琪:学校大部分专业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相关,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与地方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其中,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ICT产业相关专业毕业生占比超过80%,为浙江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领军人才和后备人才。近年来,学校助力“数字浙江”建设。每年有近70%的毕业生进入IT领域。每年有1000多名优秀研究生进入“卡脖子”的科技攻关企业,其中80%以上进入省内IT企业。直接服务浙江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建设主战场。杭州高新区(滨江)已聚集1.8万名校友。是“杭州高新区最大的人才用人单位”、“杭州市接收毕业生最多的大学”。华为杭州分公司、大华股份、宇视科技、东方通信等国内知名IT企业员工中约有15%是我校毕业生。杭州电气已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信息技术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