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北京大学校长徐志宏在西南联大纪念碑前。李兴娇 摄影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张果)“罗、罗三所大学情同手足,结为一体,如胶似漆。”承载着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历史、同舟共济的办学史的西南联大纪念碑,9月13日下午如实地在南开大学再现。
这座仿照云南昆明联合国大学旧址而建的纪念碑今天在南开校区大众路尽头落成。北京大学校长许志宏、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共同为这座重建的历史纪念碑揭幕。
南开大学党委书记薛金文主持揭牌仪式。任永华 摄影
天津市委常委、教育卫生工委书记陈超英出席纪念西南联大建校70周年大会纪念碑揭幕仪式。仪式由南开大学党委书记薛金文主持。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陈红以及数百名西南联大校友和南开师生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三校校长、西南联大校友、南开大学师生共同观看了题词。任永华 摄影
今年11月1日是举世闻名的西南联大建校70周年。 70年前,北大、清华、南开大学在抗日炮火下面临国难。他们迁往昆明,组建了西南联大,聚集了三所大学的人才,成为全国的文化教育中心和民主堡垒。
从1937年到1946年,西南联大几乎囊括了当时中国最有成就的学者,写下了中国教育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八年来大会招收的8000余名学生中,有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三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坤、刘东升、叶笃正,六位两弹一星先驱者。屠首锷、郭永怀、陈芳云、王希季、朱光亚、邓稼先以及80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
1946年5月4日,国立西南联大正式停办。师生在校址树立了“西南联大纪念碑”,成为中国教育史上和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昆明市。 。
今天重新竖立的纪念碑是南开历史系1977级校友李德福捐赠的,是昆明原址联合国大会纪念碑的完整复制品。著名画家、南开大学教授范曾为此题词。
西南联大纪念碑的碑基呈圆拱形,高约5米,宽2.7米,碑体嵌于其中。碑文由西南联大教授冯友兰题写,闻一多刻,罗勇手写。享有“三绝碑”之美誉。 1178字的碑文讲述了大会成立的故事及其历史意义,洋溢着强烈的爱国热情。纪念碑后面刻着834名参军的联合国大会学生的名字。
中国科学院院士沉攀文(左二)等联合国大学校友为同学们讲述历史。李兴娇 摄影
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院士表示,西南联大的历史是同时记载在三所大学的历史中的。今天,三位校长共同缅怀这段悲壮而辉煌的历史,就是为了传承西南联大“刚毅”的校训,让南开、北大、清华三校的历史友谊在新的时代发扬光大。那个时代,就像当年的西南联大一样。我们将像联合国大会一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全部力量。
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均在校园内树立了西南联大纪念碑。无论是在昆明、在北京、在天津,西南联大的四座纪念碑树立了人们仰望的精神高度,传承着先辈们的爱国主义、科学主义、民主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