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养卡技巧

新质生产力入海 蓝色经济上新——写在2024世界航海装备大会落幕之际

集众贤之智,这是碰撞新思想、激荡新理念的盛宴。国内外航海装备领域顶尖专家学者、龙头企业和行业组织代表等齐聚一堂,共谋航海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聚创新之势

这是一场汇聚诸圣智慧的盛宴,一场新思想的碰撞、新理念的精彩盛宴。国内外导航设备领域顶尖专家学者、龙头企业和行业组织代表齐聚一堂,共谋导航设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汇聚创新动力,这是展示新技术、引领新趋势的舞台。 7000余件海事相关装备成批亮相,“世界第一”、“世界最大”、“打破垄断”不断涌现。

积累发展潜力,这是寻找新机遇、寻求新突破的交流。一批海洋经济大好项目签约,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承载人类梦想,驶向星辰大海。 18日,为期四天的2024世界导航装备大会在福州落下帷幕。本届大会聚焦海事装备热点领域,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产学研合作、人才交流、经贸对接、成果转化,持续推动高端海事装备发展。海事装备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创新发展。产品、产业对接、品牌效应等方面取得新提升,为加快培育海洋新生产力、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互联互通、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做出了积极贡献。

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经济学_对外贸易经济大学怎么样_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 1

各种船模吸引了众多市民参观。记者 迟远 摄

展现国际风范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海洋孕育生命、连接世界、促进发展。这是中国和世界各国谋求未来发展的蓝色大舞台。

“我们生活的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一个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接成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休戚与共。”连日来,海事领域国际组织、世界航海装备强国、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代表齐聚福州,参加2024年世界海事装备大会,不断凝聚共识。围绕“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合作,彰显海事装备大会作为海事装备行业高水平国际盛会的重要意义。

在主题报告会上,马士基集团北亚区首席代表、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严慈提出,航运连接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全球近90%的国际贸易是通过海运完成的,但航运业仍然面临环境可持续性问题。性能、运营效率、可靠性和经济竞争力。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确保航运业未来的发展,技术创新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培育合作和不断学习的文化,促进整个行业的共同进步”。

在21世纪海洋合作理事会关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专题报告中,与会嘉宾围绕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立足自身发展实际,探讨建设更加开放、包容、繁荣的海洋经济体系。 、绿色可持续的海洋。

“马尔代夫是一个岛国,我们的发展与海洋密切相关。”马尔代夫驻华大使法齐尔·纳吉布表示,马尔代夫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从渔船到潜水设备,再到导航和安全设备。对于专业船用设备的需求日益增长。 “让我们共同努力发展可持续和包容性的海洋经济。”

“土耳其54%的对外贸易是通过海港实现的。”土耳其驻广州总领事卡恩·巴什科特表示,土耳其和中国一样,拥有先进的海运业,两国之间存在无限合作可能性。

“我们要努力减轻城市发展给海洋带来的压力,使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世界大都市协会秘书长乔迪·巴克建议,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塑料的使用,形成有效的废水管理,培育海洋经济和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环境。

……

国际合作的呼声不绝于耳。在与大会同期举行的2024第二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上,来自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50家企业参展,纷纷展示了自己的特色技艺和核心技术。

挪威里诺航运公司在核心展示区放置了号称“全球最大、最环保”的双燃料滚装汽车船模型。凭借9100个停车位的超高承载能力,一经亮相就受到广泛关注。

首次参加会议的挪威公司TeamTec带来了其主打产品——船用焚烧炉,用于处理船舶上的固体废物、油污水和生活垃圾。 “我们很早就进入中国市场,业务领域覆盖全国各地,包括马尾船厂、厦门重工等。”展位负责人陆建春说道。

有产业合作、丰硕成果,也有文化交融、美与美的分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区域办事处主任兼中国、朝鲜、日本、蒙古、韩国代表夏泽涵表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我们始终走在推动海洋科学研究和教育的最前沿,通过深化对海洋的了解 理解可以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循证政策和实践提供信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 1_对外贸易经济大学怎么样_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经济学

外商对展出的海事装备有了更多的了解。记者 迟远 摄

专业水平高

海洋装备成果群揭牌

全球最大27.1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船、国内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我国​​自主研发的9.3万立方米超大型全冷液化气船……在这个高水平的航海装备行业国际化 本届盛会不仅汇聚了近800家知名海事相关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还展示了大量海事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硬核技术7000余件。技术、新设备。 “如此丰富、专业、震撼的海工装备盛宴,实属难得!”这是很多人参观后的感受。

“很快就会交付给挪威船东。”在大船重工的展位上,看着眼前这艘7500立方米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的模型,工作人员高兴地告诉记者这个好消息。

据介绍,这艘总长130米、宽21.2米的巨轮由大连船舶重工公司自主设计建造。它是全球第一艘专业服务于海洋碳捕集与碳封存行业的大型船舶。正式交付后,这艘巨船将用于在欧洲捕获和储存二氧化碳。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将被运送到挪威西海岸的二氧化碳接收站,经过处理后注入2600米深处的海底永久封存,有助于缓解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排放问题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在深豪科技展位上,一条在水中游动的仿生机器鱼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机器鱼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使其能够在人类远程控制下,在复杂多变的水环境中灵活执行各种任务,服务于水下生物研究、环境监测等领域。”福建深豪科技有限公司区域总监谢俊豪表示。

乘着2023年世界导航装备大会在荣召开的东风,来自杭州工信部的专业化新型“小巨人”企业深豪科技毅然将福建总部落户福州。今年5月,福建深昊科技与连江县现代海洋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创办的深海创新实验室落成并投入使用。投入使用后,神海创新实验室加快了高端海洋装备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实现了水下机器人神龙一号在福州黄湾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应用。

搭建平台,加强沟通,促进合作。大会同期,2024第二届船舶装备博览会吸引了国内外近35,000名专业观众,其中专业买家约7,500名,累计参观人流量超过22万人次。展商纷纷表示,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更直接地接触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和潜在客户,从而更精准地推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对展会的专业性、买家的专业性和采购商的专业性有更深入的了解。订单的质量。交易气氛活跃,备受好评。

展区内,人头攒动;会场内,思想激荡。 2024年世界海事装备大会紧扣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突出“政、企、研、学、协”特色。同期精心策划了11场专题报告会,涵盖船舶电气化、智慧渔业、海上风电、海洋文化等领域,国内外知名院士专家、行业组织代表、邀请知名船舶装备企业负责人做报告、分享报告,分析行业发展新趋势,贡献新思路。

卓有成效的合作

大好项目纷纷落地

握手、洽谈、签约……汹涌澎湃的浪潮中,以2024世界海事装备大会为平台,福州正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海洋领域交流合作品牌盛会,让这个蓬勃发展的沿海全国乃至世界海洋经济企业寻求合作发展的广阔蓝海。

向海,老友在此携手——恒神再次与福州“双向同行”。恒神全球研发中心及新材料集成产业园项目位于连江县克门经济开发区深源集成工业园。新建的恒神集团全球研发中心和湿地生态园及国家级中试基地,重点聚焦己内酰胺扩产增效、稀缺催化剂研发制造、纺织品再生等领域,并延伸布局打造高端精细化工、聚酰胺新材料、硅基氟基新材料、酮基新材料等及新材料生产线。

为强,生态在此汇聚——在福建船舶集团签约仪式暨新品发布会上,中船动力、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与福建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总金额近200亿元。

筑梦,新生力量在这里崛起——在海洋经济科技创新专题报告会上,厦门大学发布了厦门大学水声通信与海洋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少年水下机器人科普计划,与福建乐坛教育完成科普计划项目的签约,将为青少年了解海洋、管理海洋提供重要平台,为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培育更多创新储备。

……

今年,在福建省海洋经济产业合作创新发展大会上,全省共签约项目178个,总投资超1700亿元。其中,福州签约项目88个,总投资超过1100亿元,入选全省现场集中签约项目15个,总投资超过580亿元,涵盖海洋工程装备造船、港口工业、海洋药品和生物制品。 、海洋牧场、海洋信息等海洋经济产业领域,不断激活新生产力,为持续推进“海洋福州”建设、加快创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注入更多动力。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梦想。以在蓉举办大会为契机,合作热情处处激发,共赢机遇处处出现,蓝色梦想纷纷放飞。 (记者 颜兰萍 江雅辰 吴华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卡奇财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fhnjr.com/?p=99197

作者: 卡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