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养卡技巧

改革是高校发展的永恒动力

范明,1956年6月生于江苏金坛,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1月毕业于原江苏工学院,1987年7月获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

范明,1956年6月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市,教授、博士生导师。彼于1982年1月毕业于原江苏理工学院,并于1987年7月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历任江苏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原副院长、副书记,江苏省阜宁县人民政府科技处副主任,江苏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2002 年 1 月任江苏大学副校长、扬州大学党委书记。长期从事管理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中国软科学》、《管理现代化》、《中国高等教育》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4部,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8项,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江苏省人民政府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1项奖。

“扬州大学过去10年取得的成绩是大学不断改革的结果,扬州大学未来的发展仍将取决于不断深化改革来推动,改革是大学各项事业持续发展的永恒动力。”扬州大学党委书记范明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别强调了改革在大学发展中的作用。

范明表示,过去10年,扬州大学走过了一条改革加快发展的道路。从松散的整合到实质的合并,再到全面改革调整,改革一步步深入,各项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以说,扬州大学之所以能发展成为今天这样一所规模大、学科齐全、竞争力强的省级重点综合性大学,得益于改革的成功实施和改革对事业发展的巨大推动。

在过去的 10 年里,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全日制本科生和大专生人数从 11,870 人增加到 25,600 人。师生比从 1:6 增加到 1:13;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本科专业数量达到 77 个,是合并前的两倍多;博士和硕士课程的数量从 15 个增加到 47 个;目前,学校承担了700多项各级科研项目,其中“863”、“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均居全省高校前列。“九五”期间,获得部、省级以上成果授予260余项,科研开发综合实力突破全国百强大学行列。

面对结果,杨大爷清醒地意识到潜在的危机和巨大的压力。范明说,虽然扬达改革发展的成就巨大,但扬达与国内外名校的差距也很明显。抢学生抢人才的竞争态势已经严峻地摆在高等院校面前,这给我们的办学理念、教学质量、教学方法、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所有这些都使我们有强烈的危机感。扬州大学要想生存下去,想谋求更大的发展,唯一的出路还是改革。通过改革,尽快调整传统培养目标,转变传承重创新、知识重能力、业务重创业、单项工作重合作、单一类型重复合型培训的培训模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放在核心位置;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尽快提高学术水平,通过政策引导,为人才的成长和作用创造更加有利的宽松环境;要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工作重点,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不断研究市场,调整学科布局,优化专业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培育办学特色,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谋求学校的发展, 立足社会,服务社会,使学校真正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引擎”。

范明在致辞中还特别提到,要树立“办学”理念,在稳步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目标管理、量化评估、降低教育成本等多种手段,实现资源优化和效益优化,从而提高办学水平。

范明认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源于改革,创新是关键,关键是与时俱进。发展是高校永恒的主题,改革是发展的永恒动力。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谈到大学的未来发展时,范明满怀信心地说:扬州大学的合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们感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矢志改革,加快发展,真正把扬州大学建设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知识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智库和智库、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卡奇财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fhnjr.com/?p=99086

作者: 卡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