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卫生工作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数量扩张、区域均衡、质量提升,着力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截至今年10月底,全区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480个,床位12713张;共有17,800名卫生人员;居民平均预期寿命81.05岁,主要健康指标居全国前列。青岛西海岸新区荣获“全国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区”、“全国首批医改试点区”等荣誉。
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让居民看病更方便
据了解,新区卫生系统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拓展和均衡布局。目前,青岛大学医学中心已开工建设,青岛妇女儿童医院西海岸院区已基本竣工,西海岸新区肿瘤医院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这些医院全部建成后,将新增床位6400张,新区千人床位将达到8张以上。今年,新区将新建胶南街等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家基层机构设立社区医院,居民就医更加便捷。
此外,新区卫生系统也在全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目前,各区级医院均建立了胸痛、脑卒中等“五大中心”,并设立了25个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和26个基层专科,总数位居全市第一。 675个村卫生室全部配备智能随访和康复理疗设备,其中27个村卫生室被评为省级示范村卫生室。区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33家基层医疗机构完成医防一体化标准化流程改造,新区公共卫生安全网络日趋完善。
为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新区卫生系统建设了全市首家“智慧中药药房”,日煎药能力达3000余张处方,并全面支持互联网中医药服务。物联网技术。中药汤剂8小时内可送达主城区。可以送到患者家中。同时,新区在全省率先突破中医药人才专项引进政策,引入职称晋升、科研项目立项激励机制。近三年共引进中医专业硕士生160名,本科生210名。中医类执业医师比例由8%提高到20%,每千人拥有中医师数达到0.72人,位居全省前列。此外,还设立了中医类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市级重点学科12个、基层专科16个,成功建立了全国首批中医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实施名老中医带教行动,设立名中医工作室10个,国家级、省级导师16人,培养人才50余人。省、市级名中医数量居全市最多。中药健康产业项目引进,明月海藻制剂、海洋中药制剂等走在全国前列,国风药业等中成药市场影响力不断增强;建立了全省首个国际大学生中医药文化体验基地,2个省级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市级示范基地、1个省级中医药示范项目单位健康旅游。
优质资源拓展下沉,实现“百病良医”
新区医疗卫生系统也全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加法和倍增,努力实现“百病有良医”。
据悉,为加快创建医疗卫生顶尖学科和临床重点专科,新区卫生系统多渠道引进优质医疗资源,与吉林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签署合作协议、青岛大学等高校联合共建临床、公共卫生等人才培养基地。以7个省级和18个市县级临床重点专科为抓手,指导帮助5家医院预留10个特色专科,开展130个新技术新项目,建立一站式、个体化诊疗例如消化和验光。 11 个中心。
与此同时,新区医疗卫生体系也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创新。特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等三甲医院90余名知名专家为特聘专家,定期来新区会诊、授课;建有“市级专家工作站”、“名医基层工作站”65个,建成“联合门诊”、“联合病房”10个,区级专家783人次,定期服务基层4.5万人次,区“区级”211个。 “就业村职工”已转入基层组织工作。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完成老年环境改造,基层诊疗比例超过69%。初步实现了“大病不出区,小病不出镇,头痛、脑部、发烧问题在家就能解决”。
不仅如此,新区卫生系统还在全省率先开展卫生社区“中央药房”试点。通过集中议价、带量采购方式采购651种药品和耗材,人均住院费用从2805元降低到2426元,每年为群众节省医疗费用8600万元以上。 471支家庭医疗队前来指导“三高”等慢性病患者安全用药,全区药事服务的连续性、同质化、规范化水平显着提高。
优化服务模式流程,提升就医体验
提高群众就医便利性一直是新区医疗卫生体系的重点任务之一。为此,今年以来,新区卫生系统积极倾听群众诉求,通过开展沉浸式体验活动、设立“院长热线”、张贴投诉举报二维码等方式,了解热点以及患者首次就医遇到困难。问题及针对性研究解决方案;组织开展“医院开放日”、“我当一天医生/护士”、“我当一天病人”交流经验活动。目前,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共组织体验活动56场。次,参与人数1,210人;组建决策顾问、社会监督员、服务体验员团队51个,参加人员376人,发现整改问题86个。
同时,新区医疗卫生体系优化服务模式。全区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实行门诊预约、门诊结算、床边接诊;全区57家定点住院医疗机构全部开通跨省住院费用、跨省住院费用、跨省住院费用。省内普通门诊费用和省内门诊慢病、特病费用符合异地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条件。 172家社区定点医疗机构开通了跨省普通门诊费用异地医疗费用网上结算资格,实现全区异地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机构100%全覆盖;全区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均设立住院“一站式”服务中心,均提供日间手术、综合疼痛管理、多学科诊疗服务,为患者提供全流程、集约化服务。
此外,新区医疗卫生体系聚焦慢性病、老年人、行动不便人士的居家护理需求,率先打造“互联网+在线评估+居家养老”全流程服务模式。关心”。目前,来自区级公立医院的2000多名优秀护士已入驻专属线上服务平台——“康弘医护”APP,人们可以通过APP在家预约,平台签约护士即可接单线上评估,线下提供上门服务。新区卫生系统还联手公安部门推出全国首个医护人员一键紧急报警系统,为医患双方投保意外伤害保险,最大限度保障医患双方权益医生和患者,确保上门服务有保障、可持续。截至目前,已完成订单9500余份,互助服务评价满意度达到100%。
坚持人民健康优先 携手改善民生
新区卫生系统全面落实普惠性托育机构托育费用补贴制度,提高托育服务供给和质量,对注册托育机构按照普惠性托育场所标准给予补贴。据统计,今年全区新增名额2160个,总数达到6818个。
今年9月以来,按照“知情同意、自愿、免费”的原则和就近原则,全区3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诊所为新近接种疫苗的女童提供国内二价疫苗接种诊所。已进入七年级,无 HPV 疫苗接种史。免费HPV疫苗接种服务。
此外,新区卫生系统还高效推进“三高一慢病”健康服务工程,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慢阻肺”高危人群开展免费筛查,免费发放治疗“三高”药物,实现“三高”“三高一慢”健康管理全覆盖。
不仅如此,新区卫生系统还定期大力开展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的爱国卫生运动,重点在老旧社区、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车站。整治期间,检查“八小场所”1.7万处,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场所2800余处,整改受损广告牌1271块、工地围栏465块,市容市貌得到较大改善。
2024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医疗卫生体系将继续把人民健康放在第一位,积极推进重大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努力均衡区镇村医疗资源配置,不断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健康西海岸,服务人民群众,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