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诗共三千多首,《全唐诗》编为三十九卷,在唐代诗人中是保存诗歌最多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文是编辑帮家人们找到的11篇杜甫的四句古诗有哪些,欢迎参考。
无题 篇一
居深出简少来音,幸有些些喜好存。
半壁图书销寂寞,一庭风月养清心。
不为名利追欢客,愿作诗书品味人。
自问长闲何所恨,怀人感事亦陶然。
四首诗词 篇二
闲弄诗文半壁空,风烟淡忘老苍松。
点睛妙笔随心写,拍案惊云醒睡龙。
译文:
“我”闲弄诗书文章已仿佛使半生的光阴徒费而去;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虽看淡也淡忘了多少事情,但终究已人如苍松,抹不去这岁月沧桑的痕迹啊!能随心就写出生动传神的妙笔华章来;不但使人拍案叫绝,也感化了世人,影响着今往那是一桩多么美好的夙愿啊!
赏析:
起联:“闲弄诗文半壁空,风烟淡忘老苍松。”
“闲弄诗文半壁空,”对于“半壁”本为半边,半面意,常出现的是一成语“半壁江山”。然在此具体表达什么意思呢?作半壁墙成空或捣腾空似乎不够贴切,综合前后意思来看当作半世,半生来讲到还合适。也就是说“我”闲弄诗文已搞得自己半世的光阴恍惚就此白白浪费去了。
“风烟淡忘老苍松。”这“风烟”本意是指风与烟气,也可引申为景象,尘世,战火战乱意。然此处应作风风雨雨的人生经历当更贴切些。所谓人生本无平坦路,坎坎坷坷经历了的这不少事情虽多淡忘,但终究似如那矫劲的苍松留下了岁月沧桑的痕迹。
结联:“点睛妙笔随心写,拍案惊云醒睡龙。”
“点睛妙笔随心写,”大家都知道有妙笔生花,点睛之笔语,然这一“随心”却将此情形勾勒更是传神如画。想想若一个人在写作时不须苦吟,而是随心所欲的就可写出文采生动传神的篇章来这能不令我等惊叹的啊?当然,虽有这半生“闲弄诗文”的功底,但要达到如此境界也许也只能是个向往吧。
“拍案惊云醒睡龙。”所谓“拍案”就是拍击桌面,表示很惊异,赞叹或愤慨等,及成语拍案叫绝意。想想随心就写出“点睛妙笔”的篇章来能不叫人拍案叫绝吗?然仅仅只是拍案叫绝那也没什么了不起,真正令人叫绝的却是写出了惊开穹天之云层,惊醒沉睡之巨龙的醒世之篇来,这才算得上是所谓的传世佳作呢。
总结:综合全诗来看在雕琢上还显得较粗犷,另外在对意境的修饰上前后也显得有些别意。——若依起句来看其结意有显得过高亢豪放,若依结句来看其起意有显得过低沉叹伤,这就构成了前后主线索不大一致的现象。因此也就使得此诗的寓意具体是抒己或赞他搞得有些默许两可的状态,但就布局而言感觉还是很不错,这也只能留给读者更多的去遐想了。
古代的四字诗词 篇三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5、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9、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鹊桥仙·秦观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中秋节的诗句 篇四
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2、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____李商隐《嫦娥》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____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____苏轼《阳关曲 / 中秋月》
5、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____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6、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____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7、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____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8、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____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9、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____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10、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____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11、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____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12、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____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3、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____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14、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____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15、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____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16、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____晏殊《中秋月》
17、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____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8、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____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19、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____苏轼《念奴娇·中秋》
20、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____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21、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____慧霖《闰中秋玩月》
22、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____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23、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____高适《送魏八》
24、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____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25、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____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26、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____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7、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____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28、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___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29、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____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30、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____慧霖《闰中秋玩月》
31、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____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32、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____辛弃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33、斟酌姮娥,九秋宫殿冷。____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34、分不尽,半凉天。可怜闲剩此婵娟。____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35、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____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36、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____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7、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____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38、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____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39、何须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开金饼。____高观国《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
《塞下曲六首·其一》 篇五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古诗四言绝句 篇六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关于菊花的古诗四句:寒菊/画菊 篇七
宋代: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赏析
这首咏物诗,以寒菊象征忠于故国决不向新朝俯首的凛然气节。诗中句句扣紧寒菊的自然物性来写,妙在这些自然物性又处处关合、暗示出诗人的情怀。“抱香”,喻指自己高洁的民族情操,“北风”,双关语,暗示北方来的蒙古统治者。全诗写得壮烈激昂,掷地有声。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句主要意思百花在春光明媚的时节盛开,独有菊花挺立在凌厉的风霜之中,不与百花争妍斗艳。郑接着,诗人又写百花已经凋零,只有菊花立于疏篱旁,意趣无穷。这里的“趣”,既指菊花的傲风拒霜、独放光华的自然之趣,也是画家融入菊花形象中的高洁坚贞、真淳自得的主观之趣。诗句融入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此中有真意”的意趣。范成大在《范村菊谱序》里提到“以菊比君子”的说法,云:岁华晼晚,草木变衰,乃独晔然秀发,傲睨风露,此幽人逸士之操。”范成大序文与郑思肖诗句的题旨是相同的,范文可以帮助我们领悟郑思肖诗歌意象的深刻内蕴。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诗意深转一层。菊花盛开后,在枝头逐渐枯萎,花瓣并不凋谢落地,故云“枝头抱香死”。北风在南宋文学家的笔下象喻来自北方的贵族统治集团的侵扰。“枝头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为痛切悲壮,且语气磅礴誓无反顾。“何曾吹落北风中”和“不随黄叶舞秋风”相较,前者质询,语气坚定;后者陈述,一个“舞”字带来了些许佻达的情调,与主题略显游离。更重要的是,前者点出“北风”,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诗句用隐喻手法,是说宁可为坚持气节而死去,不愿屈服于蒙元统治集团,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正气,真诚地剖白了诗人自己的至死不渝的崇高民族气节。
这首诗的重点是托物言志,不在于发挥画理,因此具有咏物诗的特征。全诗写菊花之形貌,得菊花之神理,又能超乎其上,在充分表现菊花自然属性的同时,摅写了郑思肖的爱国情操,既表现出菊花的自然美,菊画的绘画美,又表现了画家兼诗人的人格美,使菊花形象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得到和谐的统一,这首题画诗也便有了崇高的审美体验和深睿的哲理含蕴,使读者从中获得美感愉悦和生活启迪。
杜甫简介 篇八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古诗杜甫简单 篇九
1.《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2.《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3.《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4.《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5.《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
奉乞桃栽一百根,
春前为送浣花村。
河阳县里虽无树,
濯锦江边未满园。
6.《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华轩蔼蔼他年到,
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
幸分苍柳拂波涛。
7.《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
草堂堑西无树木,
非子谁复见幽心。
饱闻桤木三年大,
与致西边十亩阴。
8.《诣徐卿觅果栽》
草堂少花今欲栽,
不问绿李与黄梅。
石笋街中却归去,
果园坊里为求来。
9.《少年行》
马上谁家白面郎,
临阶下马蹋人床。
不通姓字粗豪甚,
指点银瓶素酒尝。
10.《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11.《惠义寺园送辛员外》
朱樱此日垂朱实,
郭外谁家负郭田。
万里相逢贪握手,
高才仰望足离筵。
12.《答杨梓州》
闷到杨公池水头,
坐逢杨子镇东州。
却向青溪不相见,
回船应载阿戎游。
13.《得房公池鹅》
房相西池鹅一群,
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
为报笼随王右军。
春节四句诗古诗 篇十
1、《人日思归》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2、《钦州守岁》
唐·张说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
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
3、《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4、《元日有题》
唐·崔道融
十载元正酒,相欢意转深。
自量麋鹿分,只合在山林。
5、《除夕》
清·赵翼
烛影摇红焰尚明,寒深知已积琼英。
老夫冒冷披衣起,要听雄鸡第一声。
6、《除夕》
明·文徵明
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
莫笑书生太迂腐,一年功事是文词。
7、《除夜》
【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8、《卖痴呆词》
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9、《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10、《春夜雪再用韵十首》
数声爆竹入新年,万子千红信为传。
巽二搀先施妙手,花开倾刻更堪怜。
《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除夜有怀》 篇十一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最新范文
幼儿早教儿歌大全(通用9篇)08-07
祝妈妈生日贺词【最新14篇】08-07
当好班主任看的书籍十本(优秀8篇)08-07
高一期中考试总结(优秀13篇)08-07
医疗社区调研报告【最新8篇】08-07
无价的奖赏阅读练习及答案最新4篇08-07
七夕节伤感情书【最新9篇】08-07
《霜天晓角赤壁》古诗原文及鉴赏【最新8篇】08-07
顶碗少年赵丽宏阅读答案【最新5篇】08-07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优秀15篇)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