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旺盛,带动电池需求量持续上涨。从全球两大新能源车市场的2021 年1-5 月累计数据上来看,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96.7 万辆和95.0 万辆,同比分别上升224.0%和222.03%;欧洲新能源车销量约为70.4 万辆,同比高增约162%。在疫情恢复后,新能源车的终端企业积极恢复产能,动力电池的需求量水涨船高。从国内数据来看,5 月动力电池产量共计13.8GWh,同比增长165.8%,环比增长6.7%;从装机量来看,5 月动力电池装机量约9.8GWh,同比增长178.2%,环比下降16.2%。动力电池产量和装机量持续增长,产业链景气向上。
动力电池行业呈现寡头垄断格局,第二梯队尚不明朗。从2021 年Q1 来看,全球TOP3企业宁德时代,LG 新能源和松下装机占比合计近70%,第二梯队集中度在1%-7%之间,主要由中韩厂商构成;而从国内数据来看,仅宁德时代一家就占据了近50%的份额。从车企与电池厂的博弈角度来看,目前动力电池呈现高端产能紧缺,呈现较强的话语权,龙头有望持续加速发展。
优质产能为王,“军备竞赛”开启。动力电池的竞争,是围绕成本、客户和产能规模的竞争,随着优质的动力电池厂商全球化供应能力的增强,对于以供应链能力为基础的优质电池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基础上,动力电池厂商纷纷开启优质产能的军备竞赛,加速扩产,以形成规模和客户配套双重优势,其中预计宁德时代、LG 新能源今年年底产能规模(含合资)将超200GWh,在此基础上,包括两巨头在内,SKI、亿纬锂能等厂商纷纷加速产能扩产,目前宁德时代和LG 新能源已有规模产能分别达700/400GWh,而SKI 和亿纬锂能已规划产能也均超过150GWh。
三元铁锂并驾齐驱,高镍长期趋势确定,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据鑫椤锂电统计,5 月正极材料产量中,三元为3.07 万吨,同增107.4%,环增3.1%;磷酸铁锂为2.90万吨,同增201.1%,环增5.3%。5 月国内高镍材料(8 系三元及NCA)加速增长,总产量约11570 吨,同比高增317.7%,环比上升10.7%,其渗透率已接近38%;2021年1-5 月,高镍材料总产量达4.64 万吨,渗透率达33.8%。锂电池体系稳固,目前续航里程仍为制约电动车发展的最大痛点之一,随着钴材料短缺性进一步加剧和高镍技术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在头部电池厂商的带动下,高镍长期趋势确定,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1)电池环节,重点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等;2)材料环节,推荐当升科技、中伟股份、恩捷股份、璞泰来、科达利、嘉元科技、新宙邦、德方纳米等,建议关注多氟多;3)估值底部&公司基本面改善,重点推荐中科电气、星源材质、诺德股份;4)全球细分行业龙头,受益于电动车相关业务高速增长,重点推荐法拉电子、旭升股份。
新能源发电:近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发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通知中指出将开展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项目申报试点县(市、区)要具备丰富的屋顶资源、有较好的消纳能力,党政机关建筑屋顶总面积光伏可安装比例不低于50% ,学校、医院等不低于40% ,工商业分布式不低于30%,农村居民屋顶不低于20%,试点方案应于7 月15 日前报送能源局新能源司。截至目前,福建、山东、江西、陕西、广东等地区相继发布了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试点工作的相关通知;6 月24 日国家电投旗下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发布《关于积极申报整县屋顶分布式开发试点的通知》,提出提速启动屋顶资源普查工作、从速锁定资源,目前已与河南省平顶山市、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湖南娄底市、湖北麻城市等地区达成意向。
分布式光伏、尤其是户用光伏装机有望步入爆发期,以BIPV 为代表的光伏标的将持续受益。根据ISSUE BRIEF 的报告,通过分场景集成(屋顶、农业大棚、水产养殖等)和参照海宁模式(浙江海宁分布式装机密度814 千瓦/平方千米)两种测算方法,可得出仅国内两省一市(江苏、浙江、上海)的分布式光伏装机潜力就高达180-200GW,全国分布式光伏装机潜力至少是两省一市的数倍规模,增长潜力巨大。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立和国家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新基建建设的背景下,BIPV 作为分布式光伏的其中一种,被业界普遍认为是实现建筑减碳的重要技术路线,它同时兼顾建筑的基本功能需求和发电需求,拥有高环保效益、独立系统、低输配电损耗、高度自动化等优势。本次能源局政策出台后,分布式光伏、尤其是户用光伏装机有望步入爆发期,以BIPV 为代表的光伏标的将持续受益。
行业内多家企业积极探索。目前行业内已有多家领先企业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信博自2016 年起就开始探索BIPV 系统工商业屋顶的解决方案,近日由中信博总承包建设的广东佛山贝斯特陶瓷公司11.3MW BIPV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启动,预计今年四季度竣工,项目并网后将成为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BIPV 项目,预计年发电量为1,100 万度,25 年发电量可高达2.75 亿度;隆基在2019 年6 月投资建设了第一节BIPV 工厂,并在2020 年7 月发布了第一款装配式BIPV 产品“隆顶”,6 月25 日隆基又与森特股份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进BIPV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合作。在6 月初的SNEC 展会上,晶科推出了适用于建筑玻璃外墙的晶科BIPV 彩色幕墙产品,以及针对工业新建或翻新建筑屋顶的晶科BIPV彩钢瓦产品;天合光能推出了原装BIPV 系统解决方案“天合蓝天〃天能瓦”;正泰TELOGY 泰集雀羽工商业建筑光电屋面系统正式发布,是专门针对工商业屋顶打造的一款装配式光电建筑产品。
投资建议:1)屋顶分布式光伏爆发在即,重点推荐:BIPV 产业链核心标的隆基股份、中信博,建议关注森特股份;户用逆变器龙头企业锦浪科技、固德威、阳光电源,以及户用龙头企业正泰电器。2)逆变器和跟踪支架:中长期国产替代的大逻辑依旧,短期伴随行业起量全年业绩确定性强。重点推荐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固德威、中信博。3)组件:随着硅料价格博弈清晰、大尺寸占比提升,盈利有望不断修复,重点推荐隆基股份、晶澳科技,建议关注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美股)。4)胶膜:竞争格局清晰,下半年有望顺价传导成本压力,重点推荐福斯特,建议关注海优新材。5)安全边际优秀的个股也具备一定机会,建议关注中环股份。
风电方面,重点推荐日月股份、天顺风能、金雷股份、中材科技、金风科技、明阳智能等,建议关注新强联。
电力设备与工控:碳中和带来转型机遇,工控国产化替代加速。2020 年,国网完成电网投资4605 亿元,完成率达100.11%,同比增长2.95%。2021 年,国网计划完成电网投资4730 亿元,同比增加125 亿。在2021 年的承诺中,国网也再次强调了“碳达峰,碳中和”规划和清洁能源消纳。此前,国网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其中主要提到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从路径规划来看,国网将在能源供给侧,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在能源消费侧,全面推进电气化和节能提效。
不仅将给光伏风电并网建立绿色通道,还将支持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发展;工控方面:工信部近日发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指出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和产业集群等载体,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的智能制造系统。
从具体目标来看,到2025 年,实现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到2035 年,实现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转型。2021 年5 月份, PMI 指数为51.0,继续位于荣枯线之上,制造业景气度持续上升。而从工业机器人产量来看,疫情后国内中小企业复工达产,21 年3-5 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81%/43%50%,工控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从长期来看,未来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将进入中速成长期,主要需求来自于产业升级带来的以效率提升为目的的设备改造,同时,进口替代也是中国工业自动化企业有望获得高于市场平均增长水平的驱动因素。
投资建议:电力设备重点推荐四条主线:1) 低压电器国产化替代趋势显著,未来空间广阔,行业集中化趋势明显,龙头公司增速高于行业整体,重点推荐良信股份、正泰电器;建议关注天正电气、众业达、宏发股份;2)发展清洁能源,国网将持续推动能源互联网建设和综合能源服务发展,重点推荐国电南瑞、国网信通、亿嘉和、南网能源、涪陵电力、宏力达、威胜信息、金智科技、正泰电器、良信股份等;3)提升清洁能源输送能力,特高压领衔的电网基建带来2-3 年的业绩弹性,重点推荐平高电气、许继电气、国电南瑞、特变电工、长缆科技等;工控方面,本土品牌产品进口替代的逻辑已经得到广泛验证,细分领域龙头公司增速将高于行业,重点推荐:汇川技术、麦格米特、信捷电气、雷赛智能、鸣志电器等,建议关注伟创电气、正弦电气。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动力电池技术发展不及预期、光伏装机低于预期,新能源发电政策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等。
本周组合:宁德时代、恩捷股份、璞泰来、科达利、亿纬锂能、法拉电子、隆基股份、晶澳科技、良信股份、国电南瑞、正泰电器、中科电气、中信博、金博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