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Pay全书
关于它的所有细节都在这了
关于苹果的N问N答
Apple Pay究竟怎么样,所有疑问都能在这找到答案。
在发布近两年、历经各种周折之后,苹果公司的Apple Pay移动支付服务终于在2016年2与18日来到了中国大陆。
对中国用户来说,移动支付其实已经不是什么陌生事物,抢红包和支付宝早完成用户启蒙。但与这两者有区别的是,Apple Pay只是苹果搭建的一个支付服务,它链接银行、店面及用户,但又不像支付宝那样把钱存在自己这。
在Apple Pay正式上线之时,新浪科技整理出所有关于它的细节问题,并一一进行解答,希望更多人了解它。
第一部分:准备阶段
哪些设备能用Apple Pay?
苹果对设备和系统做了双重限制,两者都要满足要求才能Apple Pay。
设备要求,简略的说需要 6或者更新的手机,还有iPad Air 2与mini 3之后的平板,以及苹果手表。
具体型号: 6, 6 Plus, 6s, 6s Plus;iPad Air 2,iPad mini 3,iPad mini 4,iPad Pro;还有Apple Watch。
想完美体验Apple Pay,手机最好别太老
一种特殊情况是,如果你还在用 5之类的旧型号,因为它没有NFC功能,配个Apple Watch在手表上倒也能Apple Pay。比 5还老的就不行了,它们不能跟Apple Watch配对。
对iOS系统有要求吗?
或iPad至少要升到iOS 9.2版,手表至少watch OS 2.1。
怎么绑定卡?
与支付宝能把钱留下不同,Apple Pay只是把一堆实体信用卡变成虚拟卡存在手机里,这也是两者最大不同。
系统自带的“”应用中,然后点右上角的⊕符号,进入绑卡程序,用摄像头拍卡就能识别,如果卡片磨损了识别不出,可以手动输入,或者通过绑定。之后银行会发短信确认码,操作步骤基本都是下一步就行。
已经绑定的卡片会出现在应用中
btw:在18日清晨,苹果已经开始推动Apple Pay服务选项(不是iOS系统升级),但因为中国的众多,用户可能会分批收到,不用着急。
我的银行卡能支持Apple Pay吗?
在今天上线时候,首批12家银行已经支持Apple Pay,他们是: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上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兴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目前我们尝试了支持银行的借记卡,信用卡都可以。
之后还会增加7家: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广州银行,华夏银行,宁波银行,交通银行,北京银行。
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已开通Apple Pay的国家还有更多银行支持,详细列表可见苹果官网。
Apple Pay在国内支持的19家银行
别人的卡能绑到我的Apple Pay吗?
可以。只要有验证码,并且能接收到银行发来的验证短信。
第二部分 Apple Pay能在哪用?
哪些店可以Apple Pay?公交可以吗?
在中国大陆,目前肯德基、麦当劳、711便利店等线下店可以Apple Pay结账,苹果称之后还会增加;刷公交不行,一卡通的结算系统和银联是两回事。
因为Apple Pay兼容银联闪付,所以看见闪付的地方,基本都能用。
Apple Pay通过银联闪付实现 所以标识通常会放在一起
用Apple Pay买咖啡
从今天已经支持的线下店有:Apple Store零售店,OK便利店,汉堡王,太平洋咖啡,连卡佛,7-11 (北京),肯德基 (北京),麦当劳,家乐福,好德便利店,伍缘超市,万宁超市,新光天地(苏州),五星电器,农工商超市(上海),City Shop城市超市。
未来,全家便利店,可的便利店 (上海),Costa (南方区),大悦城(上海),巧克力等也将支持。
苹果的野心不止是线下店面,还有电商,所以Apple Pay也支持App内支付。
App内支付什么意思?
店内支付比较好理解,以前在711里刷卡买泡面,现在刷手机或刷手表就行了。
至于App内支付,以前在猫眼电影买电影票需要会跳转到支付宝结账,现在在应用内点“支付”可以弹出Apple Pay,相比支付宝,它无需跳转到其他App,体验更流畅。
iPad只支持App内支付,估计苹果也明白在711掏出个iPad结账会显得很傻(/TДT)/
目前支持Apple Pay的设备和支付场景
目前以下App更新后便可以支持Apple Pay:唯品会,当当网,本来生活,聚美有品,美团,大众点评,Enjoy,携程旅游,去哪儿,中国国航,神州租车,易到用车,美团外卖,猫眼电影,微票儿等。
已经确定即将支持Apple Pay的应用还有:京东商城,网易考拉海淘,微博支付。
今早一大票应用更新支持Apple Pay
第三部分 Apple Pay实战
Apple Pay实际体验如何?
苹果公司对它的描述是“你再也不必到处翻找钱包,也不用再浪费时间寻找合适的卡了”
之前我们用支付宝付账,至少需要:点亮手机——解锁——进入应用——点付款——输入密码(或指纹)——确认付费。
Apple Pay会简化许多:手机碰一下刷卡器——输入密码(或指纹)即可。
在手机没有网络的情况下,Apple Pay也能使用
多数用户不会(也不需要)深究它们的原理,而只是简单粗暴地用方便与否衡量,在这点上,Apple Pay是合格的。如果说到它的缺点,相比支付宝之类的,Apple Pay是有硬件门槛的,至少你需要个,而且不能太老的型号,安卓手机是不能Apple Pay的,多高级都不行……
我们在太平洋咖啡、肯德基以及苹果店比较深刻的感受就是速度很快,在支持Apple Pay环境里,手机基本上放在卡机旁边2-3秒就完成了支付。
这让我想起了去年在某个酒店用Apple Watch开房门的情景,第一次会很新奇、很兴奋,习以为常之后基本不用带房卡了。
当这种新奇的东西融入生活之后,第一次使用那种仪式感也便消失了,这大概就是库克之前说过的Apple Pay的长远愿景。
苹果手表脱离手机能Apple Pay吗?
可以。
Apple Watch在支付时是完全独立的,即使没有与连接也能移动支付。预先在上绑定好信用卡,便可以实现传说中的“刷表支付”。
手表支付
双击手表侧边按钮,选择要使用的信用卡或借记卡,然后将手表表盘对准支付终端。Apple Watch会轻微震动一下,核查标记就会出现在屏幕上,示意支付成功。
我自己其实一直期待这个适用场景:只带着Apple Watch出去跑步,它能连蓝牙耳机放音乐,半路渴了刷表买瓶水。如今终于实现。
Apple Pay是否需要密码?
这个分N多种情况。
1.借记卡需要刷完手机再输密码;
2.信用卡,跟用户有关。很多国内用户都喜欢给信用卡加个密码而不用签名,这样Apple Pay也需要密码;
3.跟银联闪付业务()有关,无需签名或密码的限额是300元人民币;
4.跟商家有关,有些商家即便没到300元限额也会要密码和签名。
手机套会影响Apple Pay吗?
目测手机或手表距离刷卡机2-3厘米内都有效,常规的塑料或皮质手机套不会影响,但淘宝上奇葩手机套千千万,只要别有金属部分挡住摄像头周边区域影响NFC就行。
这部分无遮挡就行
苹果自家的手机套都没问题,包括那个智能电池套(Smart Case),虽然它的外观常被吐槽,但并没影响NFC天线。
Apple Pay会有积分之类的么?
苹果把信用卡变成了电子版装进手机里。原信用卡的优惠、积分都不会消失。原来某个饭馆星期三刷招行卡半价,现在用Apple Pay绑张招行卡买单也一样打折,积分也会有。
对用户是否有手续费?
没有,苹果是不收的。如果有也是信用卡发卡银行收费年费。
在中国的Apple Pay是否能在其他国家用?
那19家银行的卡都可以绑定在Apple Pay上,但具体出国之后能不能用,要看国外的商家,他们的收款设备要支持银联,店面也要支持Apple Pay。
第四部分 关于安全
Apple Pay安全吗?
世界上没有100%的安全,只能说针对目前能想到的问题,苹果做好了安全措施。
卡片信息不存储在里,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可变的token code,每次买东西发给银行的动态安全码也不一样,而这一切的钥匙是手机上的Touch ID指纹装置,它已经经过了几代的验证。
苹果也强调了用户隐私:不记录任何通过Apple Pay产生的交易行为,也不会进行用户购买行为分析。并且特意提了一句:“这是苹果与其它对手的最大的差异”。
Apple Pay技术流程
手机或手表丢了会被盗刷吗?
Apple Pay绑定信用卡时候必须启用指纹识别,如果你的或iPad丢了,首先有用Touch ID保护。用户也能在远程通过“查找我的”应用,或网页将它设为“丢失模式”,便会停止。
手表上用Apple Pay页必须先启动锁机密码,如果Apple Watch丢失,可以登陆或者在手机上解除Apple Watch支付授权。只要虚拟银行卡号被解除授权,即便是Apple Watch处于离线状态,也会终止支付功能。
Apple Pay与其他厂商支付服务有何不同?
软硬件合一+硬件加密+传感器+支付服务全部整合方式,目前怕是只有苹果能做出来,这又是老生常谈的软硬一体化问题,它的对手谷歌虽然也有 Pay之类的,但各家厂商不同的硬件和系统(目前还有很多安卓手机内核是4.x版),导致推进慢。
另外一点还体现在号召力上,任何一家公司都可以定制自己的标准,但用户多的才有机会变成行业标准。
其它厂商在想别的办法尝试差异化竞争,据说三星的 Pay支持磁信号安全传输技术(MST),商家无需升级收款机,用户体验类似磁卡,这点我们会等 Pay上线之后再与苹果比较一下。
一、微信支付、支付宝向左:以支付为入口,构建生态圈
从微信取现收费一事,看见腾讯和阿里共通的野心或愿景,那就是通过支付为入口,打造交易闭环,构建生态圈。
日光之下无新事,腾讯在微信钱包这一步,和当年阿里在支付宝上做的一样。2003年阿里推出支付宝,一开始只面向淘宝,结合购物的场景做信用担保。批发商、零售商利用支付宝做结算,市场又用支付宝做交易,虚拟货币在支付宝的体系内流动,脱离银行体系。2004年以后,支付宝成为一个独立的应用产品,借助电子商务不断壮大,在 2008 进入公共事业性缴费市场;2009年和在线旅游行业成为支付伙伴;2010年推出快捷支付,让用户无需开通网银即可实现网上交易支付;2011年推出条码支付进军线下支付市场,无需银行卡直接通过支付宝支付。每一步都在向无卡交易迈进,同时丰富生态圈,壮大自己的虚拟货币交易帝国,余额宝的推出,让体系内的商业模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回过头来看看微信,且撇开银行费率的成本问题,微信支付在权衡利弊之下,选择承担转账的费用,而不是取现的费用,这里最主要还是入口出口的问题,转账是入口,是用户把钱从银行体系转入微信支付的入口,所以当然不希望收费影响大家使用,但取现是出口,当然是越难越好,此举说明了腾讯希望在微信钱包的体系内货币流通性上发力。有了支付宝前期在用户心中耕植的信任,大众对移动支付的接受度更高,在习惯方面两家在过去一年用烧钱的方式已初步养成了习惯,微信经过3年的红包大战,1年多的线下商户布局,选择这个时候迈出取现收费这争议性的一步,也是因为手中那张 “线下消费场景” 的牌已经站稳了脚。
二、银联、Apple Pay 向右:技术革新的移动支付
大家对 Apple Pay 可以说是非常期待,原因是Apple Pay 可能是现在技术上最安全,体验也是最好的移动支付手段。联手 Apple Pay 是银联在移动支付略上的一个聪明又无奈之举,聪明在于银联在移动支付缺乏明星产品,Apple Pay 可以说来的正是时候,但无奈是银联一边得向苹果付手续费,一边还得把最珍贵的用户数据和苹果共享。但来华真的能颠覆市场吗?我认为不太可能:
首先看看 Apple Pay 在美国本土市场的表现。Money 20/20 大会上公布的数据,作为移动支付领头产品,Apple Pay 在美国市场占有率只有 2%,苹果用户只要有14%的人绑定了银行卡,数量还是偏低,其中大部分为平均年龄在 35 岁左右的人群。除了安卓 Pay 作为对手,Apple Pay 在美国市场上最大的劲敌是 ,一个由包括沃尔玛在内的多家大型零售商联盟推出的支付应用,于 2015年7月上线,通过扫码支付。 解决了商户在信用卡清算时面临的高额费率问题(Apple Pay 收取运营商 0.15%手续费)鼓励用户绑定储蓄卡,由于有庞大的日用品零售商联盟的背书,在本地市场和 Apple Pay 强势抗衡。
2015年7月Apple Pay 进入英国市场,有机构对此在 上进行了一轮问卷调查。在 26,000 条提及 Apple Pay 进入英国的推特里,有 10%的内容是关于交易失败、无法启动服务,零售商的呼声较大,表示出现接入失败、扣款有误等等问题,明显最优体验现在还没有体现。
当然,Apple Pay 在中国也许不会出现在美国或英国的问题,首先苹果向运营商收取的 0.15%手续费,会由银联来承担;其次,大型连锁店早已接入银联的闪付 POS,为 Apple Pay “一拍即支付” 的行为模式早已进行一番预热。尽管如此,想要在中国市场有一个漂亮的数据,Apple Pay 还有几个难题需要克服,比如从高额低频转向低额高频,以及降低商户进驻的技术门槛等等。从银联的角度来说,联合 Apple Pay 是发展移动支付最强力的武器,而 NFC(近场通讯服务)终将取代刷卡业务。
但由于 Apple Pay 还只是移动支付,没有生态圈的概念,这样支付宝和微信线上线下生态圈一旦形成,将很难说服用户使用只有部分线下场景的 Apple Pay.
三、移动支付走向分析和预判
作为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主要合作伙伴,我们从去年初开始将业务重心从 POS 机业务逐渐倾向移动支付服务,增长非常惊人,从 2015年4月 正式启动以来,移动支付业务增长了 1600 倍,9 个月内交易笔数超过 1000 万笔。第三季度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数据首次超越原有主营业务银联刷卡。在微信支付铺设线下版图的战略上,我们站在了最前沿,在全国 15 个主要城市都有商户,跨越不同行业如零售、餐饮、美容等等,而且有下沉三线城市的趋势。
对于移动支付发展,我们有两大观点:
1. 移动支付发展的 8 个关键元素:信任度、场景、用户数、商户数、用户习惯、密度、体验、频次
无论是当初为淘宝做担保的支付宝,还是以熟人社交圈红包的微信支付,都是从获取用户的信任开始。用户的心智是一大难以攻克的战场,就好比猴年春节之后就悄无声息的支付宝红包一样,用户心中对产品的预设是难以改变。近一两年流行起来的打车、红包等等都是低额高频的支付场景,为移动支付的普及铺路。微信支付、支付宝口碑以及好近,利用地推在全国各大城市铺设商户,配合平均一个月2 次的补贴活动,刺激用户习惯和使用频次。以上 8 个关键元素,都是促成移动支付普及必要条件。
从图中可以清晰看到,支付宝和微信在同一个级别,Apple Pay 还是有明显差异,需要很大的努力进行追赶。
2. 移动支付普及必经的阶段:从低额高频到高额低频
在上述 8 个关键元素之下,移动支付的普及需要通过两个阶段,就是从低额高频切入,并逐渐走向高额低频。低额泛指 300 元以下的交易,主要体现在生活吃喝玩乐等场景,高额主要体现在零售,这个也是银联推出小额”无密支付”的原因。目前,无论微信和支付宝都是主打低额高频场景,这些场景本身就是现金为主,本来就没有 POS 机,所以 Apple Pay 很难进入。现在 Apple Pay 能使用的场景在于银联卡的高额低频场景。因此,Apple Pay 还需要在低额高频的场景上发力,才谈得上和微信支付、支付宝角力。
四、移动支付带来的新交易秩序
以现在情况演变,很有可能重复运营商转 3G 情况,2G 时代中移动占据绝对市场份额,到了 3G 时代基本和联通电信三分天下。现在的银联就是昨天的中移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就是联通电信,已经准备好和银联三分天下了,不过有意思的是,当年联通电信是通过苹果 和中国移动抢市场的,今天银联和苹果联手又会有怎么样的效果?
全面 “移动支付” 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无论是 NFC 近场通讯还是扫码,支付工具的革新开启一个交易更有想象力的世界,抢占生态圈才是下一个拿下移动支付天下的最后一战。三年前,当虚拟红包第一次取代实体红包,预示着新交易秩序的开始。这种秩序建立在虚拟货币之上,是经济新形态下的必然产物。打开 “支付宝” 或 “微信钱包” 的应用,一个界面可以完成缴费、投资、出行、购物、收款,这种秩序下人人都是买方和卖方,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微信群里我既是发红包的人,同时也可以是抢红包的人。今天的交易记录成为明天的信用记录(如芝麻信用、白条等等),未来利用这些 “信用值” 可以租车、租房、订酒店等等。
不过我认为这一切都称不上“未来”,真正的未来应该是这个样子的:“走进一家咖啡店,点一杯咖啡,看看书享受一个休闲的小窝,起来离开了”,支付?不存在了啊!我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来源:综合新浪科技、个人微信公众号“李英豪”(ID: ))
·END·
企业现金管理 选欧巴金融“企鑫宝”
对接资产来自专业金融机构
银行级全面风控体系保障
欧巴金融
企鑫宝
面向中小企业的现金管理产品
银行存管,万元起投,随买随提,预期年化收益4.48%,T+1日提现到账
收益稳健—-日日复利、10+倍活期利率
安全性高—-直投银行资产、安全无忧
透明—-银行存管、每日公布收益
灵活—-1万元起投、24小时开放
提现T+1到账、投资赎回支持预约服务
关于欧巴金融
欧巴金融()是一个综合性金融资产交易与服务平台。结合金融发展与互联网技术创新,并通过整合渠道资源,降低信息不对称,提升金融资产交易效率,为以金融机构、企业以及第三方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主的目标客户提供安全、透明、灵活的综合性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