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西博士学位。1958年生。西安市临潼区人。
1981年12月毕业于本校农学专业。1982年元月留校任教至今。
1984-1985意大利农科院研究生班学习。
1999-2000意大利米兰大学访问学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专业分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农业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农学会理事,陕西省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邀教授、发酵技术创新首席专家,陕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粮食工程与发酵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化学计量委员会委员;《中国酿造》杂志编委。陕西思尔生物科学有限公司紫薯红枣发酵技术首席专家;西安长祥食品有限公司新产品研发首席专家;榆林瑞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红枣资源转化特邀专家;贵州满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新产品研发首席专家;青海昆仑河枸杞有限公司有机枸杞酒新产品研发首发首席专家;山西枣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特聘专家;河南洛阳新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桑椹资源开发利用首席专家;新疆兵团六师军户农场葡萄资源利用与新产品研发特邀专家;青海圣烽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枸杞资源转化首席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党员。青海海西州高端创新“领军人才”。杨凌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区“爱岗敬业”道德模范。
主要从事发酵技术创新、功能食品研发与农产品剩余资源转化领域的教学、科研与新技术推广工作。先后主持省级课题10余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项;持有发明专利4项。获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优秀教材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SCI论文10余篇、EI论文1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主编2部、副主编4部);培养博士10余名、硕士60余名。
近年来在微生态发酵技术、产地原位发酵和果品资源全面转化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领域有突破性进展。在黄河大峡谷流域红枣剩余资源转化和秦巴山区拐枣、木瓜、桑葚等资源转化方面有诸多创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成绩突出。曾在西藏“一江两河”流域首次利用太阳能发酵酱油获得成果。
一、学习简历
学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西北农学院),杨凌,中国
研究生班 意大利农业科学院,罗马,意大利
硕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中国
博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杨凌,中国
访问学者 意大利米兰大学,米兰,意大利
二、工作简历
1979.03-1981.12 西北农学院农学系学习;
1982.01-1985.01 西北农学院农学系工作;
1985.01-1985.12 意大利农业科学院研究生班学习;
1986.01至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
1999.11-2000.11 意大利 米兰大学 访问学者。
三、研究领域或方向
粮食工程与发酵技术创新;无能耗发酵技术与可食性农业废弃资源利用。
四、开设课程
先后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种子学”,“农产品加工学”、“粮油食品工艺学”、 “淀粉工程技术”、“发酵工艺学”、“食品试验优化设计与统计分析”、“试验设计方法”、“粮食加工专题”、“谷物科学进展”、“专业英语”等课程。
五、研究生培养
培养博士10余名;培养硕士60余名。
六、取得的研究成果
1.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1)1995年11月 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3等奖(第2名;2/7)
2)2004年2月 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3名; 3/16)
2.获发明专利
1)一种果醋发酵罐。专利号:ZL 2006 1 .2
2)一种用光谱曲线鉴别食醋种类的纷纷。专利号: 1 .9
3)一种基于超声波辅助浸提测定植物油料含油量的方法。专利号:ZL 2.0
4)一种细菌纤维素菌株。..3
3.教学成果
2010年教学成果二等奖。(2/4)
2013年校级优秀教材奖。(1/1)
2015年教学成果二等奖。(2/5)
4.研究课题
先后主持省部级课题10余项。
在研课题:
陕西省农业协同创新与推广联盟重大项目:
果品资源全面转化技术集成与推广();
微生态制剂发酵技术;
产地原位发酵技术;
农产品剩余资源转化;
果酒、果醋、白兰地、果酱、果粉、益生菌发酵饮料等新产品及新技术研发;
红枣、拐枣、木瓜、桑葚、柿子资源转化。
5.出版著作
《食品试验优化设计》,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8,北京
《试验优化设计与统计分析》,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6,北京
《食品质量管理学》,副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2,北京
《粮油加工学》,副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8,北京
《试验设计与分析》,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北京
《试验设计方法》,副主编,海事大学出版社,1997,4,大连
《食品科学与工程概论》,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8 北京
《农业技术综合知识》,参编,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6,西安
《农业标准化》,参编,中国计量出版社,2004,1 北京
《西藏一江两河农业开发江孜综合试验示范研究》,参编,西藏人民出版社,1996,12,拉萨
6.发表学术论文
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近年来主要论文有:
★ N, Wang X, Wu J, et al. and of a , , from , an from a food[J]. LWT – Food and , 2017.
★汪雪娇,孙旭春,兰永丽, 李腾宇,师帅,杨霞,冯宪超,李志西. 液态发酵对西农9940 苦荞主要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强化作用[J].食品科学,2017.03.
★李博星,陆静,程伟伟,李志西,袁静. 肺炎克雷伯TH6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生物膜形成分析[J]. 军事医学,2017,(41) :9.
★Shen Y, Xie J, Liu R D, et al. and of gene in [J]. & , 2014, 448(4):365-371.
★Wang Y, Hu X, Pei Y, et al. of – of A and its in by [J]. , 2015, 7(5):1849-1854.
★Feng X, N, Wang X, et al. of by 3917[J]. of Food , 2015, 80(10):.
★Lin D, Li R, – P, et al. of by high [J]. Food , 2015, 44:435-442.
★Feng X, Li C, N, et al. of whey to and in , , and .[J]. of , 2015, 98(11):7602-13.
★Wang Y, Deng R, G, et al. and of the food in milk a flow gold test.[J]. of & Food , 2015, 63(8):2172.
★Yue S, Liu M, Wang L, et al. , , and of in and [J]. & , 2016, 291(2):971-988.
★Lin D, P, Li R, et al. of by 3917 only beer as .[J]. , 2014, 151(1):113.
★王楠, 杜双奎, 冯宪超,等. 枳椇乳酸菌发酵饮料对小鼠酒精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 现代食品科技, 2016(8):28-33.
★乔艳霞, 李志西, ,等.食醋陈化期电子鼻的监测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 2014(7):298-305.
★ , Zhu, Li and Ling . of and from on – in Mice. Food & , 2012, DOI: 10.1039/ (SCI )
★ , Zhu, Han, Li, Ge and Lin. of in and in . Food and () ,2012,(SCI )
★ for , ( of , 770, road, , , ); Bu, ; Peng, ; Li, : , v 346, p 865-874, 2012, and (EI)
★ by and – Yang,; ,long; Li, : , Vols.271-273, -1660,2011 (EI)
★ . nov., a High- by High .Appl (2011) 165:1519�1531 DOI 10.1007/-011-9372-2 Han-Jing Ge & -Kui Du & De-Hui Lin & Jun-Na & Jin-Le & Zhi-Xi Li (通讯作者)(SCI )
★ by high : a to the of a . .2010, 17:399�405 (SCI )Rui-Qin Wu1, Zhi-Xi Li(通讯作者), Jia-Ping Yang, Xiao-Hui , Dong-Yan Shao and Kang-Lin Xing
★细菌纤维素菌株超高压诱变选育及其发酵培养基优化. 高压物理学报,2010,10 杜双奎,李志西(通讯作者),毋锐琴,杨甲平(EI )
★基于傅里叶红外光谱重组技术的食用油检测改进研究. 农业机械报,2009/10 于修筑,杜双奎,王玲,李志西(通讯作者)
(EI )
★基于紫外指纹图谱技术的食醋品种检测方法 农业机械学报 2009/04 解华东;布丽君;李志西(通讯作者)(EI )
★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及超微观结构分析 生物工程学报 2008/06 毋锐琴; 杜双奎; 李志西【通讯作者】等(一级学报)
★ of the Seed and of Its Oil[J]. of Food ,2007,Vol.3 5 (EI ) Yu, ; van de , R.; Li, Zhi xi (通讯作者)
★ of on and of [C] Li, Li (通讯作者),//Chai Yan, . IN , of the 10th on . : A§F .2007:427-432 (ISTP )
★红枣酶法提汁工艺条件响应面分析[J]. 农业机械学报,2007,(3). 杜双奎,于修烛,李志西(通讯作者),王青林,(EI )
★苹果籽油超声波辅助浸提及产品理化特性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2005,(9). 于修烛,李志西(通讯作者),杜双奎.(EI )
★粉丝生产中提高绿豆淀粉收率的浸泡工艺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5,(8). 王德培,白卫东, 李志西 . (EI )
六、通讯方式
通讯地址:陕西杨凌西农路28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
邮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