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养卡技巧

国际教育学院丨国际中文教育大家谈——国际中文教育三题讲座

国际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史冠新教授于A1二楼报告厅进行了一次主题为“国际中文教育大家谈——国际中文教育三题”的线上讲座。

国际中文教育大家谈

—国际中文教育三题讲座

● 人物介绍

史冠新

男,1963年5月生,山东省淄博人。198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青岛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历任青岛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汉语言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兼任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山东省语言学会会长。曾长期在日本、墨西哥、美国从事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教学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国际中文教育,熟练掌握英语、日语、西班牙语。

4月17日下午1:30,国际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史冠新教授于A1二楼报告厅进行了一次主题为“国际中文教育大家谈——国际中文教育三题”的线上讲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室的教师与该专业学生均参与了此次讲座。

本次讲座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首先是针对当前大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史冠新教授指出,随着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文已经成为连接世界的重要桥梁,国际中文教育不仅是门语言教学,更是文化理解与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有学者强调,在国际中文教育中,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尤为重要,这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之后,史冠新教授基于其研究发现,阐述了他在有关汉语动态句法方面的新观点与新想法,填补了当前该领域的空白,同时也激励广大国际中文教育的学习者、从业者承前启后,在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上为行业做出贡献。

讲座结束后的听众提问环节,听众们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有深度的问题和观点。有听众发出疑问,如何在保持中文教育特色的同时,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让中文教育更加接地气;也有听众提出自己的见解,应该加强国际中文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这些问题和建议都反映了大家对于国际中文教育的关注和思考。

这次“国际中文教育大家谈”讲座是一次成功的学术交流和思考盛会。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际中文教育在当前全球背景下的重要性,也为我们提供了今后国际中文发展方向的宝贵启示和建议。

微信号|

微信名|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宣传部出品

图片 | 国际教育学院

供稿 | 国际教育学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卡奇财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fhnjr.com/?p=97683

作者: 卡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