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清华大学校研团委、校研会发起的关于开展2023年清华大学研究生“一二·九”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由水利系、五道口金融学院组成“水道曲成” 联队积极响应学校有关2023年研究生学期中社会实践的号召,组织多支实践支队赴长江沿线考察调研,重走习近平总书记长江考察路线。
“河奔海聚,兴水之利”赴江苏南京实践支队由15名队员组成,其中来自联队的研究生14名,社科学院研究生1名。行程包括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中山陵、渡江胜利纪念馆等。通过走访调研行业部门,了解国家水利行业一线的发展形势;通过与兄弟高校交流,共同探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经验;通过重温红色记忆,传承革命先辈艰苦奋斗传统,弘扬“一二·九”精神。
河海大学校园参观
11月12日上午,清华大学水利系赴南京实践支队一行来到河海大学,在河海大学同学们的带领下参观河海大学校园、河海大学校史馆、图书馆、水利先贤像等。
支队成员首先在河海大学校史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河海大学的校史馆。进入校史馆,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是河海大学的校训“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这十六个字是河海大学办学传统和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学生讲解志愿者的介绍中,同学们了解了河海大学百余年的历史沿革。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培养水利技术人才的高等学府——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从建校起便一直为中国培养水利专业人才,勇担治水报国之使命,开创了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肇始骏业。
参观河海大学校史馆
参观河海大学图书馆
参观完校史馆后,同学们前往了河海大学图书馆,感受河海大学的校园学习生活。随后,同学们在河海大学水电院水工结构博士生第一党支部党员杨佳泉的带领下参观了河海大学校内的各水利先贤像,学习一代代水利人的事迹。
参观河海大学水利先贤像
室外参观结束后,实践支队在河海大学水电院2021级水工结构工程硕士生第二党支部副书记张思钰的带领下参观了大型水利枢纽仿真沙盘。这主要是用于认识水利、了解水利而建设的仿真模型。通过模拟典型水利工程和水工建筑物,同学们了解了各种典型水工建筑物的特征。
参观大型水利枢纽仿真沙盘
悼念遇难同胞、重温入党誓词
实践支队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清凉山丛葬地进行悼念,这里纪念的是1937年南京大屠杀中,在清凉山附近遇难的同胞。纪念碑的碑身三面为3个“人字形”,象征30万中华儿女屹立大地;碑座采用3层圆形的红色台阶,象征着30万同胞血洒江山。
清凉山遇难同胞纪念碑
随后,清华大学水利系赴南京实践支队与河海大学水电院水工结构博士生第一党支部的党员同志们在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像前重温了入党誓词。
重温入党誓词
联学共建
清华大学水利系赴南京实践支队临时党支部和河海大学水电院水工结构博士生第一党支部、水电院2021级水工结构工程硕士生第二党支部开展了党支部联学共建活动,共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
联学共建活动由河海大学水电院研究生会主席、2021级水工结构工程硕士生第二党支部书记漆一宁主持。漆一宁首先对此次清华大学水利系赴南京实践支队到访河海大学表示了欢迎,并介绍了河海大学和水电院发展历程和学科建设情况。
河海大学水电院研究生会主席漆一宁
主持党支部联学共建活动
之后,由两位党支部书记做党建工作经验分享。河海大学水工结构博士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刘永涛提到基于研究生学习科研的特点,党支部建立了网格化的党建工作体系,支部建设以“四个一”为总体指导,建立了多层级、制度化、高效化的党建工作体系,建设了一支专业素质过硬、政治觉悟够高的水利学科博士生党员队伍。
清华大学水利系赴南京实践支队临时党支部书记黄一䶮表示党支部工作可以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抓手,在理论学习、服务同学、组织建设、改进作风等四个方面扎实开展工作,以学期为单位组织支部学生党员形成“五个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