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部在中国的政府建制中已经成为历史,作为原化工部直属的高等院校现在还在不在,现在是什么状态,相信那些曾经就读于这些学校的人们,会更加关注和关心。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回忆和追踪一下这些化工院校的前世今生吧!
化工部直属高等学校共有8所:北京化工学院、青岛化工学院、武汉化工学院、郑州工学院、沈阳化工学院、南京化工动力专科学校、连云港化学矿业专科学校、化工部兴平化工学校。
1.北京化工学院
现为北京化工大学。学校创办于 1958 年,隶属原化学工业部领导,1960年10月中央决定列为全国重点大学。”文革”期间,学校遭到严重破坏,1966年-1970年5年间,学校停课,中断招生。1971年-1976年招收6届工农兵学员。1971年10月与北京化纤工学院合并(校名为北京化工学院),这期间学校对专业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停办了全部尖端绝密专业,增设了若干新专业,全院共设置5个系14个专业。1977年10月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招收四年制本科生,1978年招收首届研究生,1994年2月学校更名为北京化工大学,1996年4月原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并入,1998年9月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 211 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
2.青岛化工学院
现为青岛科技大学。其前身是1950年9月创建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1956年8月迁至青岛,改名为青岛橡胶工业学校,1958年9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组建为山东化工学院,1984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化工学院,1998年划转山东省领导,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
3.武汉化工学院
现为武汉工程大学。创建于1972年6月,原名湖北化工石油学院,隶属湖北省。198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武汉化工学院,改由原化工部主管。1998年7月,随着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学校划转到湖北省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2006年2月,经教育部同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更名为武汉工程大学。
4.沈阳化工学院
原为沈阳化学工业技术学校,始建于1952年7月15日,隶属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1953年10月,学校隶属中央重工业部,更名为“重工业部沈阳化学工业学校”。1956年国家组建化学工业部,学校由隶属重工业部转为隶属化学工业部;1958年8月10日学校升格为本科正式建立“沈阳化工学院”,隶属辽宁省人民政府,1960年6月,经辽宁省委批准,学院更名为“辽宁科学技术大学”,1978年7月恢复原校名“沈阳化工学院”,学校重新隶属化学工业部;1998年8月国家调整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
5.郑州工学院
现为郑州大学工学院,原化学工业部所属的重点院校,创建于1963年,1973年,河南农业大学粮油工业系并入,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理、经、管、外国语兼备的多科性理工高校。1996年4月,更名为郑州工业大学,1998年8月起,由中央和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为主。2000年7月由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于合并组建为新的郑州大学。
6.化工部南京动力专科学校
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紫金校区及江苏城市职业学院。1954年筹建,1955年正式招生,后历经多次调整更名,198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南京化工动力专科学校,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1993年被化工部列为部属重点院校重点。1997年化工部批准学校与南京化工大学联合办学,成立动力学院,开始招收本科学生。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主管部门1998年7月由化学工业部划转江苏省。2000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南京师范大学,成为其紫金校区。2007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撤销。同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校名资源)参与合并组建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08年,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部分)、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资源)合并组建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7.连云港化学矿业专科学校
现为淮海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原化学工业部直属高校,面向全国招生。连云港化学矿业专科学校前身为锦屏磷矿技校、锦屏矿业学校和化工矿山工人大学。1992年4月1日,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1998年3月,在国务院政府机构改革中,化学工业部撤销,学校交由江苏省教委管理,在管理体制上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2002年4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决定将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淮海工学院,同时撤销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建制。
8.化学工业部兴平化工学校
现为陕西工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9年,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是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副会长学校、全国化工高级技工(技师)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学校、陕西化工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学校、陕西省能源化工教学研究会会长学校。
(赵广勤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