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浙江宁波考察期间,与十几家制造业企业家“站谈”,仔细了解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下游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研究分析对策。李克强说,会想方设法做好大宗商品的保供稳价工作,合理引导市场预期。既要适当储备、进行调控,又要打击囤积居奇,以支持企业应对成本上升等经营困难,努力防止向居民消费价格传导,避免影响人民群众生活。
国家发改委出台“十四五”时期深化价格机制改革行动方案,将加强粮油肉蛋菜果奶等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做好铁矿石、铜、玉米等大宗商品价格异动应对,及时提出综合调控措施建议,强化市场预期管理。深入推进电力、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改革,加强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价格成本监管,建立新型储能价格机制;完善针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差别电价、阶梯电价等绿色电价政策,促进节能减碳。
财政部公布,4 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7758 亿元,其中发行新增债券3399 亿元,发行再融资债券4359 亿元。截至4 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66047 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
宏观大类:
近期政府持续对商品价格过热发表言论,总理表示将想方设法做好大宗商品的保供稳价工作,发改委出台“十四五”时期深化价格机制改革行动方案,强调要强化市场预期管理。
除了政策风险外,国内经济见顶回落也是近期市场交易“经济类滞胀—利率回落”的重要逻辑,股票和商品出现阶段性调整压力,债券和黄金重新受到追捧。我们短期不建议过早的抄底商品,一方面是不排除调控政策进一步加码的可能,近期政府防控输入型通胀意愿较为强烈,后续可能还会有增产保供应、抑制投资过热等措施,另一方面国内施工季节性淡季即将来临,南方的高温、暴雨和梅雨季天气将影响下游施工节奏。我们建议短期继续关注贵金属逢低做多机会,后续美债实际利率有望迎来快速回落,并且类滞胀背景下贵金属受益也较为明显。后续随着国内外经济和政策的逐渐分化,我们倾向认为商品板块也会走向分化,外需型全球化商品表现或强于内需型商品。
策略(强弱排序):股、商短期中性,继续看好贵金属板块;风险点:地缘政治风险;全球疫情风险;中美关系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