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事件。根据力勤公布,2021 年5 月19 日印尼东部时间上午9:00,在印尼OBI 岛镍HPAL(即高压酸浸,又称湿法)项目现场举行第一批氢氧化镍钴产品下线仪式。至此,总投资10.5 亿美元的力勤HPAL 项目正式宣告投产。目前,主要设备运行状况良好,各系统的初步运行已经展现了达到或超越设计指标的能力。项目从2018 年动工到2021 年5 月成功投产,成为“全球湿法冶炼史上投产最快的项目”。
力勤湿法镍项目顺利出产品,将为印尼在建电池用镍湿法、火法项目提供有益借鉴。根据我们今年1 月发布的“电池用镍”深度报告一《全球镍高压酸浸(HPAL)湿法项目概述》:HPAL 技术目前发展到第三代,在镍行业应用已投产的项目主要有11 个,已建成的项目平均投资成本推算为4.1 亿美元/万吨金属镍。项目达产的主要有中冶瑞木(Ramu)、Moa、Coral Bay、Taganito 等,除去Moa 项目后平均达产时间约为3.3 年(从建成投产起计算)。力勤在Obi 岛HPAL 实践的成功案例,将为印尼在建电池用镍湿法、火法项目,如华越、青美邦和中青等提供有益参考,符合我们此前的判断:中国企业印尼镍湿法项目投资有望成功,并有望带来电池用镍变革。
印尼湿法、火法镍项目或迎来快速发展,有助于满足快速增长的电池用镍需求,有助于三元电池降本,提升三元路线吸引力。据ICC 鑫椤资讯统计数据显示,2020 年国内三元前驱体材料总产量达33.4 万吨,同比增长20.1%;我们预计2021 年总产量有望达到45 万吨,相应的三元前驱体用镍有望达到约20 万吨。结合此前发布的“电池用镍”深度报告二《印尼镍战略:助推新能源、不锈钢产业崛起》,印尼政府积极推动镍产业发展,我们认为力勤项目顺利出产品,进一步印证湿法项目的可行性,将促进镍项目发展,有助于提升三元路线成本竞争力。
投资建议:据2020 年报华友钴业在印尼正在投资建设6 万吨电池用镍华越项目(57%),募投4.5 万吨镍华科项目(70%),达产后权益产能达到约6.6 万吨镍。据中伟股份4 月公告,中伟股份(项目持股70%)拟与Rigqueza 合资在印尼IMIP 青山工业园建设年产高冰镍3 万金吨镍,一期计划年产镍金属1 万吨。格林美1 月4 日公告拟增持印尼青美邦5 万吨镍项目股权至72%。电池用镍需求增长空间广阔,各镍项目达产后,相关公司盈利能力有望大幅上升,同时有望增强三元路线成本竞争力;建议关注华友钴业、中伟股份、格林美、盛屯矿业、中国中冶等。(上述镍含量指金属量)
风险提示:新建项目投产达产进度及盈利情况不及预期,新冠疫情的不确定性,镍价波动,海外投资不确定性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