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 均有不同程度回落,仍处于扩张区间。
6 月,制造业PMI 环比回落0.1 个百分点至50.9%,略高于市场预期(50.8%)。经计算,6 月制造业PMI 同比增速与前期持平(17.0%),为2018 年10 月来最高增速。6 月,非制造业PMI环比下降1.7 个百分点至53.5%,低于市场预期(55.3%),为今年3 月以来最低值。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均出现回落的背景下,6 月综合PMI 产出指数降至52.9%,较5 月下降1.3 个百分点。
服务业预期下降,导致非制造业扩张力度减弱。6 月,非制造业PMI 指数的下降主要受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的影响,其中6 月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4%,较5 月下降2.0 个百分点。根据我们的报告(详情请见《局部疫情反复和工企利润分化,导致双引擎复苏短期遇阻》),局部疫情反弹、消费韧性不足以及工企利润分化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消费的复苏,但是就业回暖、疫苗接种、额外储蓄的支撑下,服务业复苏长期仍将向好。
制造业韧性足,需关注供应链不畅的短期影响。根据我们的报告(详情请见《局部疫情反复和工企利润分化,导致双引擎复苏短期遇阻》),广东省进口约占全国20%,疫情反弹导致港口运力下降,广东省三大港口货运吞吐量出现明显回落,5 月同比增速下降0.9 个百分点至12.4%,我们预计6 月的增速会进一步放缓。受此影响,6 月制造业进口指数下降1.2 个百分点至49.7%,跌至荣枯线以下。但是,进口下降对原材料库存的影响较小,6月原材料库存指数(48.0%)虽然仍在荣枯线下,但较5 月回升0.3 个百分点。我们认为,疫情反弹导致短暂的进口回落并不会拖累生产,制造业在供应链恢复后仍将进一步扩张。
不同规模制造业企业复苏趋于均衡。6 月,大型企业PMI 指数下降0.1 个百分点至51.7%;中型企业PMI 指数也出现下降,由5 月的51.1%降至6 月的50.8%,略高于荣枯线;小型企业PMI小幅则回升0.3 个百分点至49.1%,临近荣枯线。不同规模制造业企业PMI 指数趋于均衡,制造业的复苏韧性将有所增加。
内需加速扩张,外需降幅收窄。6 月,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回升0.2 个百分点至51.5%,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至48.1%,较5 月下降0.2 个百分点,降幅较5 月的2.1 个百分点有所收窄。
国内经济持续复苏,叠加春节的生产前置影响减弱,导致内需回暖;外需回落主要受海外经济扩张放缓、零售增速下降的影响,长期来看,我们预计全球经济共振复苏仍将拉动外需回升。
生产增速回落,库存略有回升。6 月,受疫情反弹的扰动,生产指数回落0.8 个百分点至51.9%,但仍处于扩张区间。生产增速回落并未造成库存下降,6 月产成品库存指数回升0.6 个百分点至47.1%。制造业PMI 扩张放缓的背景下,产成品库存指数仍低于荣枯线,显示库存消化速度稳定。
商品价格分化带动价格指数下行。6 月,铜价出现较大跌幅(9.2%),黄金和白银也分别下降7.7%和8.2%,大宗商品价格整体震荡。受此影响,6 月的购进价格指数(61.2%)和出厂价格指数(51.4%)显著下降,分别下降11.6 和9.2 个百分点,均为2020 年10 月以来的最低值。我们预计,价格指数显著回落,叠加低基数影响减弱,PPI 上行的拐点将会出现。
用工景气度分化,制造业回升,服务业和建筑业回落明显。6 月,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回升0.3 个百分点至49.2%,临近荣枯线。
服务业和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下降0.6 和2.7 个百分点,分别降至47.6%和50.3%。服务业复苏趋缓导致其用工景气度下降,但长期来看仍有回升空间;制造业和建筑业用工景气度趋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