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基本面因素对短期汇率的影响加大,人民币已经越来越具有成熟货币特征,简单用基本面指标解释乃至预测短期汇率走势时应当慎重。
2021 年5 月末人民币汇率出现急涨,中间价、收盘价均创三年以来新高。
有市场机构用国内经济稳步复苏、贸易顺差扩大解释这波急涨行情。但我们认为用基本面因素解释市场短期汇率变化十分牵强。
在汇率的影响因素中,经济基本面是重要因素,但并非唯一因素。给定基本面情况,市场预期不同,短期汇率可能出现不同走势,既可能升值,也可能贬值。这意味着,汇率的决定是多重均衡过程。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和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均强调了市场预期在金融市场中的重要性。
从国际经验来看,以经常账户差额为代表的基本面指标对汇率的解释力度较弱,经常账户赤字也不是货币危机发生的充分条件。在一国经济基本面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情绪等非理性因素对市场预期形成扰动,会影响资本流动,进而对短期汇率产生影响。
从中国经验来看,随着人民币汇率水平趋向均衡合理,汇率市场化程度提高,汇率预期逐渐分化,非基本面因素对短期汇率的解释力度增强,人民币已经越来越具有成熟货币特征。但这并不是否认经济基本面对汇率中长期趋势的指示作用。只是提醒市场,简单用基本面指标解释乃至预测短期汇率走势时应当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