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网络杂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刍狗是什么狗?老子的心思太隐晦了

老子的《道德经》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但因为内容过于隐晦、高深,所以虽然名气很大,却并非所有人都全部读过。 但《道…

老子的《道德经》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但因为内容过于隐晦、高深,所以虽然名气很大,却并非所有人都全部读过。

但《道德经》中的一些话,还是成为了众人口中耳闻能详的话语。

比如开头的一段:“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虽然这段话众人都曾听过,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它的含义,不仅局限于中学,甚至不少大学生都未必能够说出它的真正意义。

那么,这段话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歧义”?刍狗指的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番。

望文生义的错误

很多人听到这句话,很容易就认为,这句话说的是“天地不仁义,将世间万物看做是像猪狗一般的动物。而圣人也并非是怀有大德的人,也将世间百姓看做是低等的动物。”

很长一段时间内,这句话都是一般大众所理解的意思。

但我们不要忘了,老子可是跟孔圣人一般齐名的人物,在他的思想中,是不可能出现如此反人类的思想的。

所以,一个简单的判断是,大众对于这句话有着“错误”的理解,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分析一下问题出现在哪里?

先来看看这段话的在原文中的整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从上面的解释来看,老子的思想是很高深有内涵的。

所以由此考虑断然不会出现前面那些意义,而且如果换做前面那种解释,前后的思想也不一致,所以,普通大众的理解显然是有误的。

再者,所谓的“刍狗”真的是普通大众认为的,如狗一般的“牲畜”吗?

可能真实的含义出乎人们的想象。

“刍狗”的含义

刍狗,在过去确实代表“狗”,但并非现实意义上家养的牲畜,而是一种“稻草狗”,一种用稻草扎成的“草狗”。

这种“狗”拿来干什么的?答案便是“祭祀”。

我们知道,在过去古人是很注重有关祭祀的礼仪的。

很多时候,一般都会采用活生生的实物来供奉,但这免不了要付出一些残忍的代价,这与祈愿美好事物其实有一定的“冲突”。

而狗作为传统“六畜”之一,自然也是受到伤害最大的,是最为常见的“供奉品”。

那么,不想杀生的时候,人们便想到了用稻草来扎成“狗”的模样,以此替代作为供奉品。

虽然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动物”,但既然成为供奉品,人们便在祭祀之前好好对待这些“稻草狗”,生怕出现问题,弄坏了惹得神灵不高兴了。

而一旦祭祀完毕后,这些所谓的“供奉品”也就失去了神圣的意义。于是,人们便可以随意的践踏它们,甚至还会故意地毁坏它们。

由“小心翼翼”到“肆无忌惮”这种过程,由“宝物”变“废物”,呈现出的这种“落差”,才是“刍狗”在这里面所表现出的意义。

那么接下来的“不仁”也就并非是“不仁义”的意思。这里的不仁不是“冷酷无情”,而是没有“私心”、“分别心”的意思。

那么,看到这里,想必读者可以大概知道,老子这么说想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正确的解释”

广义上来说,也是最被现在学界认同的这句话的解释是:“老子认为,天地是没有私心的,将世间万物都看做是平等的。”

而接下来的“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也就很好解释了。意思即为:“圣人也一样,把老百姓都看做是平等的,并不会因为地位、财富而差异对待。”

按照这么解释来看,虽然很难被直观理解,但却完美符合老子的“伟大思想”,也符合老子“胸怀天下”的理想,“无为而治”看似远离世俗,却并非远离,只不过是另一种关于“治世”的手段。

那么在生活中,有没有什么真实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句话,理解老子的伟大思想呢?

比如,拿动物界来举例,我们都知道“麻雀”很喜欢吃稻谷、居民家的粮食,因而被认为是“害鸟”,从而遭到了大规模的捕杀。

然而,捕杀过后,人们发现地里的庄稼非但没有“增收”,反而“减产”了。那么问题出现在那里?显然,人们只看到了麻雀喜吃粮食的一面,而没有看到麻雀也是天然的对付害虫的好手,如果没有它们,害虫自然会极大地失去威胁,从而大量繁衍危害农作物的生长。

也就是说,麻雀虽然“不讨喜”,却也是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

类似的如“豺狼、虎豹”都是这种类型,虽然对动物界其它物种产生很大隐患,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就很好地能够说明老子的思想,即使再不可取的生物,天地也是没有私心的,也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给予这个生灵应有的生存空间和生存必要。最后的话

虽然《道德经》只有短短的五千余言,但自从问世以来,便对后世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是我国文化史上少有的几座伟大丰碑,通过研究老子思想取得成功的名人可谓“数不胜数”。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现如今社会的发展,很多的这种传统文化思想已经越来越被年轻一代所忽视,同样,跟这个时代如何“融合”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但不论如何,我们都应该理解最基本的关于这些圣人的道理。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只知道“赚钱”,而忽略了千年文化的传承,那么就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本”。

想来这是一件“不可接受”的事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卡奇财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fhnjr.com/?p=39751

作者: 卡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