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见钟情的爱人,却不能携手走到最后?为什么爱人身上曾经的优点,会变成你讨厌的缺点?为什么明明很相爱,却恐惧进入婚姻?
影视剧里“一见钟情定终身”的桥段,诗里“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缠绵,似乎很难在现实生活中上演。
再相爱的人,也总要经过几番磨难。
初相识时,多巴胺分泌过多,荷尔蒙上升,产生爱情很容易。但若想让爱情长久且稳固,光是迷恋显然不够。
天长日久的,激情爱慢慢消失,亲密关系里面对更多的考验,熬不过去你就输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感觉遇到真爱的人很难走进婚姻殿堂。
对此,被誉为婚姻大师的约翰·戈特曼在《爱的沟通》这本书里分析了“爱情的三个阶段”:迷恋期、信任期、承诺期。
经过了完整三阶段的伴侣,常常会觉得自己的伴侣关系具有某种特殊的意义,因为他们共同创造了超越自我的某些事情。当谈到他们相识、相知、相爱的故事时,这些人常常会表达出浓烈的爱意。
爱情三步走,熬过了就是一辈子。
第一步:迷恋期,感觉遇到了完美爱人
陷入爱情的两个人,必然会经历一段激情期,在《爱的沟通》里,戈特曼称之为迷恋期。
处于迷恋期时,人的体内会持续分泌催产素、多巴胺等化学激素,由于这些化学激素完全处于混乱状态,人也会变得极度兴奋,沉浸在爱情中,感觉自己来到这世上就是为了遇见对方。
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爱上对方,就是觉得爱对了人,并且此生非他不可。
但是你爱的那个人,真的是你在这个世界上遇到的最值得爱的人吗?除了这个人你再也不会爱上他人吗?答案是否定的。
一旦分手,走出感情伤痛后你依然会爱上别人,也依然会有这种陷入迷恋期的兴奋感。
戈特曼在《爱的沟通》这本书里写道:
当你们都处在迷恋期的时候,并不适合决定你们是否可以在未来长相厮守。你也不要因为觉得她是你此生的唯一,就冲动地去拉斯维加斯随便找个教堂结婚。
爱情很美妙,陷入迷恋期的你,往往容易扩大这种爱的感觉,把伴侣想象成完美爱人。
换句话说,你爱上的那个人,不一定是真实的他,更有可能是你想象中的爱人。
等到激情期慢慢消失,那种兴奋和迷恋的感觉被缩减,才到了真正考验爱情的时候。
简而言之,如何保鲜爱情,如何在打破幻想后,依然爱着对方。
第二步:信任期,需要和被需要的感觉
激情期慢慢消失,我们便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信任期。
正如约翰·戈特曼在《爱的沟通》里所分析的:
在爱情的第二个阶段,你开始从激素驱动的爱情狂喜中冷静下来,疑惑也开始变得清晰,你会看到你之前忽略的警报。第二阶段的关键在于建立信任。
经常看到一些情侣,从相爱到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对方身上曾经让ta喜欢的优点,反而变成了缺点。
女孩觉得男孩没有从前那样包容她和爱她,他变得不细心,忽冷忽热,相比游戏、工作和兄弟,自己好像永远排在后面。从前因为他的义气爱上他,如今却希望他能少关心朋友,多关心自己。
男孩同样觉得女孩变了,没有那么温柔贤惠了,脾气不好,爱生气,总是不理解自己。从前觉得女孩生气很可爱,如今只希望她能懂事,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爱情里的这些困扰,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根据戈特曼的分析,在爱情的第二个阶段,所有争议的核心在于信任。
也就是说,问题只有一个: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会准备好帮助我吗?
大问题下又包含着许多小问题,诸如:伴侣会对我忠诚吗?我对他来说到底有多重要?我是否能够相信他所说的话,相信他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
什么时候信任期才完全建立起来呢?
你们心里彼此想着对方,即使看到了对方身上的缺点,也不会因此就不爱他;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你们总能时刻站在一起;你们会为了对方而不顾自身利益。
你们心里都有这样一个信念,我知道他不是完美爱人,但我依然选择爱他。
第三步:承诺期,认定彼此是唯一
爱情的第三个阶段就是承诺期。
承诺,包括对爱情的忠诚和对亲密关系的责任。
在这个阶段,你们认定了彼此就是唯一,你们会携手开启一段奇妙的人生旅程,患难与共。
约翰·戈特曼在《爱的沟通》一书里这样写道:
承诺的力量非常强大,并且是双向的。爱情的每个阶段都是选择性的。要想成功地进入第三阶段,你们双方都必须承诺彼此为对方的唯一,并能够为彼此牺牲。
爱情到了承诺期,便可以走入婚姻,去体会人生的新阶段。
成功度过前两个阶段的夫妻,处于第三个阶段时,会更加信任和忠诚对方,他们之间的爱意更浓,更容易从亲密关系里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
两个人在一起,有这三种“感觉”才是真爱,少一种都不是。每一步都要走得踏实,才能在以后的日子里收获更多幸福。
有些伴侣没有体验过激情,信任和承诺,便步入婚姻。
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那些没有感受过“怦然心跳”的伴侣,即使结了婚,也总会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并且总觉得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缺了什么。
除此之外,“感觉”很重要
当然,根据约翰·戈特曼的分析,顺利度过这三个阶段的伴侣,要想判断彼此是不是真爱,还需要具备某些感觉。
比如对方让你感到充满欲望、有吸引力、风趣,而你同样能给对方带来这种感觉。你们在一起非常舒适放松,不会产生负面感受,你们彼此都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才算是遇到了好的伴侣。
戈特曼在《爱的沟通》里提到爱情里的一个误区,人们总觉得两个人要完全相似,才是最佳伴侣。像是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能够聊到一起等。
不过根据戈特曼爱情实验室里的研究发现:
相同的兴趣爱好是最不重要的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你们在一起时的感觉怎么样?
如果你们在遇到冲突时,一个人回避另一个人面对;在表达感情时,一个人感到不舒服,另一个人比较情绪激烈。
你们之间的元情绪不匹配,在亲密关系的里这种组合也很难长久。
了解爱情的三个阶段以及真正的爱情带给人的感觉,或许我们才能更容易收获真爱。
作为专门从事并研究家庭关系的心理专家,约翰·戈特曼对于亲密关系的建立及维护有着独到的见解。
要想遇到真爱,便要了解爱情是如何发生的,从激情到承诺要经历哪些阶段,又会有哪些心理变化。
这本《爱的沟通》堪称恋爱宝典,如果你正处于感情的迷茫期,不妨读一读,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今日话题:
你认为那些能过一辈子的夫妻,都有什么秘诀?
花影人间:专注解读婚姻情感问题,在喧嚣尘世中给你抚慰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