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地位稳步提升,龙头优势逐步扩大。京东方成立于1993 年,经过28 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领域的龙头,显示屏幕出货量全球第一。
2020 年以来,随着海外落后产能大规模退出、国内产能控制权的集中和大尺寸面板需求增加,面板价格持续上涨。在2020 年,公司完成了对中电熊猫南京G8.5 和成都G8.6 液晶产线的收购。公司在发展中积极参与产线整合,完成产线并购,逐步扩大了自身规模优势,在全球半导体显示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
竞争格局优化、推动业绩强势增长。2020 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引发全球经济衰退,但疫情也推动了在线教育、在线娱乐、远程办公、远程医疗等应用场景爆发式增长。在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下,2020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55.53 亿元,同比增长16.80%,实现归母净利润50.36 亿元,全年业绩扭亏为盈。2021 年Q1,公司受益面板产品价格上升、新项目产能释放,实现营收496.55 亿元,同比增长107.87%,实现归母净利润51.82 亿元,同比增长814.46%。2021 年Q1 归母净利润超过2020 年全年。长期来看,随着产能整合和行业集中度提升,LCD 行业正由投资驱动的高速发展逐步进入成熟期,由新开产线的产能释放带来的周期波动将大幅平抑,我们认为半导体显示行业未来会走出周期性的特征,成为确定成长性的行业。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盈利能力也有望趋于平稳增长,维持在理想水平。
“1+4+N”赋予成长新动能,从面板向IoT 场景延伸。在成为半导体显示领域全球领先企业后,公司希望借助“屏幕”进行价值链的外延。除了主流产品之外,2020 年公司创新应用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超过60%,销售面积同比增长超过70%,其中穿戴、ESL、电子标牌、拼接、IoT 金融应用市占率达到了全球第一。传感器及解决方案事业、Mini LED 事业、智慧系统创新事业以及智慧医工事业四项事业则将成为公司未来主营业务增长的驱动力。并在此基础上,公司将会逐渐将业务延伸至智慧车联、智慧零售、智慧金融、工业互联网等。我们认为,公司在由“1”逐步向“N”扩展的过程中将进一步整合生态链,依托核心技术加速各事业融合,逐步将价值链由半导体显示向物联网市场扩张。
我们认为公司短、中、长期受益于以下六方面因素驱动:
短期:全球面板市场龙头,受益面板价格提升根据京东方2020 年年报,公司全年显示器件销量同比增长18%,LCD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以及电视五大主流产品显示屏出货量和销售面积市占率均稳占全球第一。根据Trendforce 数据,公司2021 年电视面板出货量占比将进一步上升,达到24.3%。
2019 年,面板行业出现供过于求情况。2020 年以来,随着海外落后产能大规模退出、国内产能控制权的集中和大尺寸面板需求增加,面板价格持续上涨。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全球面板龙头,将受益于此次面板涨价周期。
中期:OLED 起量,有望贡献利润增量
从行业来看,AMOLED 显示面板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AMOLED 柔性显示技术性能更强更具竞争力,应用范围也更广。AMOLED 具有以下三个特点:柔性集成触控技术(FMLOC)柔性、折叠技术、极致全面屏;在未来3~5 年内将会实现画质提升、高频刷新频率、更长寿命和低功耗、高屏占比、形态突破等方面的突破。
2020 年,公司柔性OLED 出货量持续增长,全年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100%。公司AMOLED 出货量增长主要由于成都线生产效率提升,绵阳线实现量产并批量出货。
同时重庆第6 代AMOLED 产线正处于计划建设中,预计2021 年年内投产。我们认为随着公司OLED 产线产能逐步爬坡,单位成本降低,OLED 业务有望推动公司业绩增长,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柔性AMOLED 领域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