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的深圳不过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但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后一跃成为了创新型城市,如今更是成为了活力、朝气和生机的代名词,国内大量高新科技企业都聚集此地,为了驱动中国的发展而奋进。
现如今,国内貌似出现了另一个“深圳”,因为这座城市目前已经吸引了诸多商业大咖或企业的关注,京东的刘强东和阿里的马云分别为之砸下了320亿和240亿元,华为更是以扎根的方式落户于此,这座潜力十足、吸睛无数的城市便是“东莞”。
另一个“深圳”的崛起
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东莞是“破、烂,旧”的代名词,在此扎根的企业大多是轻工业,五湖四海的打工人都会在各种工厂里忙碌,一年到头都没挣下几个钱。
诚然,东莞的发展一直都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电子厂几乎随处可见,大街小巷都张贴着招聘的告示,仿佛向外人昭示着其“电子厂王者”的声威。
在开放政策持续施行之后,东莞便成为了对外经济的一扇窗口,不断地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全国各地的务工人员也能借此提高个人收入、减轻家庭负担,但很显然,碍于产业附加值过低的缘故,这些打工人的薪水并不会太高。对于东莞政府而言,轻工业的转型升级也有巨大的困难,一直以来似乎都无法摆脱中低端产业链的命运。
然而,转变很快便来到了。蛰伏多年的东莞终于还是得到了一众“大佬”的关注,刘强东斥资320亿元在东莞麻涌镇修建“亚洲一号”,这个项目旨在打造大型的物流中心,规模之大甚至成为了亚洲的领头羊。
而阿里的马云同样不甘人后,决定在东莞本地斥资240亿元搭建菜鸟华南网络生态,该生态无疑能极大地便利菜鸟的物流业务。一旦搭建完毕,菜鸟在东莞的效率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对于提升华南物流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贵为民族企业佼佼者的“华为”也宣布扎根于东莞,在当地设立一个终端总部,华为此举对于东莞的产业升级无疑是十分有益的。本来,东莞的一众电子厂便奠定了大量基础,即便华为产品的组装需求也能很好地解决,当这些优势予以技术和资源的扶持后,产业升级便成为了可能。
可以说,目前的东莞正像当年的深圳那般,不断地引来诸多投资者的关注,并且这些投资者还是高新技术领域的佼佼者,诸如京东、华为和阿里等大企业均涵盖其中,或许不用多久,昔日“破、烂,旧”的东莞便能焕然一新。
缘何会受到投资者的热捧
如今看来,东莞显然大有作为,毕竟一众大企业都有筹码压在了它的身上。这些企业的业务绝非中低端电子厂可比,它们都显现出了未来高新技术的趋势,尤其是华为和京东,它们的未来业务将很大可能涵盖了智能化、大数据和机械化等特点。那么,东莞为什么会受到了大量投资者的热捧呢?
首先,地理位置是一个先决条件。靠海的东莞本身便拥有良好的港口优势,投资者们可以借此疏通进出口贸易,降低产品的运转速率和成本。很多时候,临近海域的东莞都比粤西和粤北等地区更有潜力,后者的位置偏僻决定了其开放潜力的薄弱。
其次,广泛的交通网为企业带来机遇。“破、烂,旧”只是东莞过去的代名词,近年来,当地已经在基建方面上做出了新一轮的努力,当地的面貌基本上都已经焕然一新了,道路和住宅等基建也得到了很好的规范。
基建水平大幅提升的东莞无疑成为了发财致富的一大择选地。要知足,实体经济最缺不了的便是交通网,若没有错综复杂的交通网加持,实体经济的运转将无从说起。东莞近年来不断完善的交通网无疑能对物流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诸如华为和京东等企业的业务展开都需要物流的加持,受到它们重视也是有因可循的。
最后,良好的产业链基础为投资者们带来便利。东莞相比于其他地区最大的优势或许就是产业基础,这些产业虽然集中在轻工业之中,但其中国还是当地工业化的体现,多年来也在不断地加强机械化的水平,现如今,东莞在制造业上已经铺设了良好的产业链基础,对于一众高新技术企业而言无疑是“即拿即用”的。
类似于阿里和京东这样的物流企业,其智能化的需求无疑会加剧制造业的使用,东莞固有的制造业恰好能衔接前者的业务,这对于企业的提速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东莞虽然在中低端产业中沉沦多年,但其积攒下来的基础和先天优势都将迎来新的机遇,一众商业大佬的新近动向便表明,这座制造业老城似乎正朝着深圳的方向前行,想必不用多久,东莞也将成为一座朝气蓬勃的创新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