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双特异性抗体总览
近年来,一批国内企业相继涉足双特异性抗体的研究开发,其中领先双抗产品已陆续进入临床、Ⅲ期。从研发数量看,目前处于临床阶段的双抗药物已接近60个,其中信达生物拥有6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双抗药物,数量位居榜首。信达生物信达生物拥有六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双抗药物,包括BI-318 ( PD-1×PD-L1 ).lBI-302(C3xVEGF ) IB1315( PD-1xHER2)IBI319( PD-1×4-1BB )IBI322( PD-L1xCD47)和BI-323 ( PD-L1×LAG-3 ),其中 BI318和BI-302处于临床I期,其余产品处于临床I期。
BI-318是全球首款针对PD-1及PD-L1的重组全人源免疫球蛋白( lgG1 )双特异性抗体,通过桥接表达PD-1的T细胞和表达PD-L1的肿瘤细胞,同时阻断PD-1和PD-L1信号通路,增强免疫突触的形成,从而提高抗肿瘤活性及疗效。
IBI-302可同时抑制VEGF介导的新生血管生成和补体活化通路.N端为VEGF结合域﹐能够与VEGF 家族结合阻断VEGF介导的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血管新生,改善血管渗透性;C端为补体结合域,能够特异性结合C和C4b,以抑制补体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的激活,减轻补体活化介导的炎症反应。。
恒瑞医药
恒瑞医药的SHR-1701为一款靶向PD-L1/TGF-BI型受体的双功能融合蛋白,可促进效应性T细胞的活化,同时有效改善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最终强化免疫系统对于肿瘤细胞的杀伤。PD-L1和TGF-p信号的共同抑制可带来比单途径抑制更加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从而达到增加抗肿瘤疗效的目的。但PD-L1/TGF-β通路的研发并非坦途,默克公司的M7824已于年初相继折戟于非小细胞肺癌和胆管癌,临床的失败可能与TGF-p靶点相关。除了恒瑞医药,国内布局PD-(L)1/TGF-3的企业包括普米斯生物和君实生物。
研究背录及概况
双抗药物是抗体类药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我国领先双抗产品已陆续进入临床I、Ⅲ期,双抗时代即将开启。本篇报告是我们双抗系列深度报告的第五篇。
风险提示
药物研发不及预期,研发同质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