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投资分享

桔子财经|继苏州后华为“加码”青岛,看如何实现“进而有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马辉 品牌的赋能,总是带有长尾效应的。先是格力电器布子临沂,接着是华为的云城市峰会第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马辉 品牌的赋能,总是带有长尾效应的。先是格力电器布子临沂,接着是华为的云城市峰会第二站在青岛举行,五月的山东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格力电器把智能制造基地建在了临沂,这为临沂的产业转型提供了充沛的动力;而华为这次峰会的名字为“青岛·进而有为”,字里行间透着华为与青岛之间的一种“甜蜜”。青岛为第二站,第一站是苏州,此前,华为就曾提出,将苏州打造成“国内数字经济城市的标杆”。

对标苏州,青岛渴求数字化赋能,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再次集体进阶。华为,能否让青岛“进而有为”、又如何让青岛“进而有为”呢?

华为“加码”青岛“

数字化转型离不开的产业基础

5月13日,以“智变·质变”为主题的“青岛·进而有为 华为云城市峰会2021”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会上,青岛西海岸新区城市智能体正式启动,华为云联合卡奥斯、科大讯飞等人工智能联盟企业发布《青岛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宣言》,为青岛制造的质变集聚有价值的发展要素。

从信息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一场关于城市的升级换代已经悄然发生。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概念,逐渐成为了人们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都已在数字化转型的路上迈向深处,而这些,则越来越能显示出一座城市的发展底气。赛迪顾问发布的《2020中国数字城市百强榜》显示,青岛位列全国第七位。而这座城市深厚的经济基础,则透出了其数字化覆盖后的影响有多大。

今年,深谙其中的青岛提出了打造“数字青岛”的口号,而重点则指向了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基础设施四大方面。当然,华为则是“数字青岛”当之无愧的重要参与者。

华为能为青岛带来些什么呢?4月份举行的华为云城市峰会的第一站设在苏州站,会上华为表示,将从推广智能制造诊断、打造转型标杆示范、推动技术服务输出、强化管理基础能力、输出智能制造咨询等方面着手,服务3000家苏州企业转型升级,助力苏州建设全国数字化引领转型升级标杆城市。

青岛较苏州存在一定的差距,近两年,青岛一直在对标苏州。尤其是代表了产业量级、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典型数据,均存在差距。例如,2020年苏州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720家,累计达9772家;青岛同期则新增567家,累计为4396家。这说明,青岛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还有待提高。

其中,苏州大力推进了产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没有单纯依靠外部力量,而是更多从内部发展发力,做实制造产业“苏州军团”的地盘。

对于青岛而言,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这两张城市名片大气磅礴,但是仅仅依靠外部输血或本土“五朵金花”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青岛需要借助华为来激活整个制造业的蝶变,让整个产业集群的构成更加立体、更加强大。

链接资源、生态赋能的华为

决心助力青岛制造业实现质变

“城市的发展已从要素实力的竞争转为环境实力的竞争。”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鲁勇提出,华为将加大技术创新,补齐产业链短板,助力青岛实现全局结构性突破。

会上,华为与鼎捷软件、广州赛意等行业伙伴发布智能制造联合解决方案,联合卡奥斯、科大讯飞、赛轮、商汤、创新奇智等人工智能联盟企业发布《青岛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宣言》,这被视作是本次峰会上的“干货”,华为真正通过链接资源、生态赋能,来实现青岛制造业实现真正质变的可行性方案。

华为云中国区总裁洪方明表示,抓住产业数字化的机遇,可以快速有效地突破企业生产经营的市场边界、管理边界和产业边界。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未来的产业协同更像是模块化的,仿佛积木一样,可以随意拼摆出你想要的样子,这就需要这种产业生态更加开放、更加包容和具有协作性。”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企业通过数字化改造可以融入其中,融入到产业链中合适的环节发挥作用,而链主体量的企业,则可以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产业,输出自己的管理经验和业务资源为他们赋能,从而也对整个产业链有更大的价值和掌控力,使得产业链更加强大,无论是效率还是体量。

其中,加速产业链升级、共建城市智能体、发展海洋经济、“云+智能”推动实现城市韧性发展,将作为华为发力的四大方向。例如在共性技术平台方面,华为云与青岛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5G超高清视频、工业互联网等多个领域建设共性技术平台,为产业链的融合升级提供快速、高效的技术能力。尤其在汽车产业,华为云与中瑞车联网、双星胎联网、特来电充电网等知名汽车科技平台公司,联合打造了青岛汽车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汽车产业链。

城市智能体,即以数据为基础,融合5G、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数据驱动、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城市级一体化智能协同体系。华为联合西海岸新区发布青岛西海岸新区城市智能体,可以被视作是华为在北方的又一典型案例。

有专家提出,城市数字化转型应是数字设施、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协同推进,并具体落地到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应用场景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卡奇财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fhnjr.com/?p=7265

作者: 卡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