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超过 100W 的快充又开始成为了热门讨论点。
每次我提到 100W+ 的快充,总会冒出一些网友问这么一句话:
为什么安卓厂商非要搞 100W+ 快充?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个问题。
为什么安卓厂商非要搞 100W+ 快充?
因为短时间内都做不了更大的电池。
好了,散了吧。
不过,毕竟是周末,又是高考结束的一天。
这么重要的日子,快充这个话题还是要掰扯掰扯。
因为快充更好做
手机要把电池容量变大,你需要找到能量密度更高的材料。
这种材料还需要足够稳定三星快速充电时有时无,不然炸了咋办?
同时,用在手机上要求重量足够轻,体积能压缩到足够小;
要商用,要求价格足够便宜。
我们都不讨论使用效率、寿命这些奇奇怪怪的问题了。
目前我们正在使用的锂电池,也是一步一步发展了好多年才有的,哪怕你嫌它性能差,它也是目前最优秀的解决方案。
短时间之内,你能看到电池本身发生质变的可能是少之又少的。
相较之下,快充技术比电池就要好解决一些。
目前,行业内已经有几种不同的充电方案。
不过,根源上都是在「V」和 「A」之间做选择,V 是电压,A 是电流。
有大电流低电压、高电压小电流的不同方案。
笔记本、 主要还是 PD。
而华为、OPPO、小米、魅族、三星则是有自己的更复杂的一套系统,所以不共用。
每一家的标准又有自己不同的实现方式,有的直接通过电荷泵搞快充、有的通过双电芯同时充电减半充电时间三星快速充电时有时无,有的电荷泵+双电芯。
如果要再复杂的话,还涉及大量控制芯片,充电管理芯片、协议握手芯片甚至是电池的定制等等。
所以,在快充这个事情上,实现的方式还是比较多样。
相较于再找一个原料做电池,研究怎么用更短的时间把电冲进去也更为现实一些。
另一个原因是感知问题。
因为快充感知更强
主力机从 + 换成 Find X2 Pro 的时候,我发现感知最强最离不开的是 65W 快充。
目前,在一般的快充里三星的 25W 和 45W 已经不算特别慢了。
五十分钟到一个小时,能把电池从 0% 充到 100%,属于主流水准。
而换到 Find X2 Pro 的时候,你只需要不到 40 分钟,就能完全充满。
如果这个还不满意,还有一个数据 —— 5 分钟能充进 24% 的电。
24% 的电正常使用,不打游戏可以用三到四个小时。
看数据可能还没啥感知,我以前也认为没啥用。
但是,当我遇到下面的场景之后…我就没有办法再拒绝快充了。
以前,我的手机都是晚上放在床头充电的,我问了一圈周围的人,这种充电方法占比还是比较大。
不过,很多人在充电的同时往往也在担心…会不会过热着火爆炸把房子烧了。
而用上快充后,你只需要白天花个五分钟十分钟,就能充入足够半天使用的电。
如果中途又没电了,就再给它充个五分钟十分钟。
这种碎片化时间拿来充电,一充能用半天的体验,是很能改变一个人的习惯的。
还有一种场景 ——
拿着手机出去上了一天的班,回到家手机没啥电了,但偏偏朋友约玩游戏。
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快充,你很有可能要插着线充电一直充整个晚上。
但,用上快充…你玩一局游戏就能把线给拔了,接着爽一晚上。
上面提到的这些,还只是 65W 的时候。
100W,甚至更高的速率后,你的充电时间会变得更加碎片。
5 分钟充超过 50% 的点,15~20 分钟完全充满。
上个厕所,手机就能用半天。
便秘一下就是一整天的续航。
相信我,用习惯了快充之后,你会完全回不去的。
来,还有最后一个原因。
因为快充更好卖
在营销中,数字是很重要的,手机行业我们已经看到过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 摄像头。
以前 800 万像素,后来 1200 万像素,这两年 4800、5000、6400、10800 万像素,推销给用户的时候就特别管用。
5W、20W、30W、65W、120W,营销一下,就是个质的飞跃。
数字更高,意味着更好卖。
不过,这个「快充更好卖」,不止更好卖出去那么简单。
超过 100W 的充电速率,基本都要走自己的方案。
这意味着,充电头几乎只能用它们自家生产的。
别跟我说开源什么的,各大厂商开源那么久了产品在哪里?
而且,由于更高速的快充往往能带来更「中毒」的使用习惯。
你往往需要在公司和家里各备至少一个充电头,如果你想要外出的时候也能充电…那你可能要再买一个。
一套充电器两百块钱。
厂商还会推出高速率的移动电源产品,也不便宜。
能不好卖吗?
不过…
虽然,有种商家都是觊觎我们钱包的感觉。
但是,我是很希望赶紧量产的,它虽然是一个看着很费钱的东西,但带来的好处实在不少。
怎么考虑,都是一件好事儿。
为什么安卓厂商非要搞 100W+ 的超级快充?
这些天,超过 100W 的快充又开始成为了热门讨论点。 每次我提到 100W+ 的快充,总会冒出一些网友问这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卡奇财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fhnjr.com/?p=68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