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属于投行龙头,在证券业上市公司中其投行业务是可圈可点的,有投行贵族的美誉,但是周四中金公司迎来了上市以后第一个跌停板,还是让市场大吃一惊,这并不是一季报问题,一季度公司营收59亿,同比+24%,环比-14%;归母净利19亿,同比+47%,环比-19%;也不是卖方分析师极度看空问题,大部分分析师一致性看好中金公司,而是限售股问题。
周四中金公司低开低走,上午10点10分触及跌停,截至收盘尚有2402手跌停板封单,今天成交量高达21.9亿元,相当于最近一段时间的一倍左右,资金抛售是很坚决的,在于今天有6073.37万股解禁,解禁股占流通A股比例为18.92%,占总股本比例为1.26%。若以4月30日收盘股价计算,解禁市值约为30亿元。
这部分限售股属于网下配售部分,按照目前的新股发行机制,为了减少大量新股发行给市场带来的冲击,出现非理性下跌的风险,也为了机构准确定价,按照规定,网下发行每个配售对象获配的股票中,30%的股份无锁定期,70%的股份锁定期为6个月,中金公司网下发行最终股票数量为8675.93万股,其中无锁定期部分最终发行股票数量为2602.55万股,网下有锁定期部分最终发行股票数量为6073.37万股,这6073.37万股就在5月6日解禁。中金公司总股本有48.27亿股,可是上市首日实际流通股只有2.6亿股,大约是总股本5%,属于小流通市值大公司的典型之一,因此中金公司上市以后,被市场资金大肆炒作,股价最高达到77.69元,相比于28.78元涨幅超过一倍,即使此后股价大跌,以今天收盘价44.94元计算,网下获配投资者获利空间依然很大,有56.2%的获利空间,很多网下投资者自然会选择获利离场。
正因为首发股份很低,只有2.6亿股,按照最高价77.69亿元计算,真实流通市值也只有202亿元,按照发行价计算只有74.8亿元,非常适合资金炒作,造成新股估值虚高,跌到44.94元,中金公司AH溢价率依然高达180%,从市盈率看中金公司高达28.9倍,要比中信证券15倍高出一大截,并不具备估值优势,今天跌停不仅仅是限售股解禁冲击,还有估值正常回归。
实际上新股首发比例降低,并不能解决股市新股对二级市场冲击问题,只不过是把限售股冲击延后而已,迟早都是要显现出来,实际上限售股对二级市场的冲击不仅仅是网下投资者配售股份,更大冲击是原始股东的限售股冲击,毕竟原始股东持股数量更大,减持压力更大,很多原始股东一到限售股解禁,就迫不及待的减持甚至清仓甩卖。按照目前新股发行机制,首发股份一般是占总股本的10-30%,意味着每一家新股上市未来都会有首发股份3-10倍的限售股解禁,给市场带来巨大的压力。媒体统计,截至2020年十月底,已有1820家上市公司遭遇重要股东减持,总减持市值高达5284.42亿元,超2019年全年,后面两个月没有查阅到减持统计数据,按照平均减值月度值计算,全年重要股东减持将达到7000亿元左右,这仅仅是重要股东,还有没有统计进来的一些小非减持,是IPO募集资金的一倍左右,成为市场资金抽离最大渠道之一。
现在IPO 实行注册制和IPO常态化改革,新股以历史上高节奏水平持续发行,对市场的资金面冲击是非常明显的,作为改革的措施,一个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其次是网下配售部分锁定六个月,三是降低首发股份,减少批量新股发行带来的二级市场冲击,可是该来的总是要来,无法避免,很多个股只要有限售股解禁即将到来,股价往往先跌为敬,早几年的次新银行部分就连续跌停,也有券商股受到限售股解禁冲击以跌停报收,让投资者遭遇莫名其妙的损失,这种新股改革方式是值得探讨的。
随着批量发行的新股限售股不断解禁,限售股对市场的冲击每天都在发生,只不过是公司默默无闻没有被市场关注到而已,不管是网下配售部分还是原始股东的股份减持,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网下配售锁定没有任何意义,只会助长新股炒作,还是应该同步上市,至于原始股东的限售股,亟待完善减持制度,需要做更加严格的限定。
中金公司股价跌停,只不过是新股改革失败的一个缩影,不是 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