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装的正是商品毛利,零售业会计核算时,应该先分类商品,不同商品的毛利因类别而不同。
例如:日化、休闲食品、烟酒、饮料等。“商品进销差价”设置大类别明细核算,商品入库时,借记“库存商品”-售价,贷记“商品进销差价”-毛利、“应付账款”-进价,暂不考虑增值税费。
根据日销售额各类商品的数量,结转大类别下,各种商品的毛利,完成售价金额核算法下的进销存管理。只有系统才能明细核算千百种商品,手工核算至多只能做到综合结转,以POS系统的进销存为明细账附件处理。
借记“商品进销差价”-毛利、“主营成本”-进价,贷记“库存商品”-售价。
借记“应收账款”,贷记“主营收入”。
单个商品如何处理呢?比如A商品进价10、售价35、数量500个。毛利=(35-10)*500=12500,假定本日销售6个零售企业盘点商品进销差价率怎么算,应结转毛利=12500/500*6=150,也可按照毛利率计算,应结转毛利=6*35*(12500/35*500)=6*35*71%=150,关键还是数量庞大,门店众多,串货与调价的动态管理繁琐,没有系统简直无法动弹。
仅是一条零售企业盘点商品进销差价率怎么算,将POS系统的数据手工录入财务系统,保持正确性状态就足以让会计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