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网络杂谈

一条鞭法是谁提出的(条鞭法是谁提出的)

文章目录 一条鞭法是谁提出的 桂萼。 “一条鞭法”是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由桂萼在嘉靖十年(153…

文章目录
一条鞭法是谁提出的
桂萼。
“一条鞭法”是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由桂萼在嘉靖十年(1530)提出,之后张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推广到全国。
新法规定: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人物资料:
桂萼(?~1531年),字子实,号见山,饶州府安仁县(今江西省余江县锦江镇)人,明朝中期名臣,地理信息学家,官至内阁首辅。
正德六年(1511年),中辛未科进士。历任丹徒、武康、成安等县知县、南京刑部福建司主事,凭借大议礼进入朝局,累迁翰林院学士、詹事府兼学士、礼部侍郎,官拜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升迁之快,史不多见。
所经各任都能端正风俗。创立一条鞭法,厉行改革。均平赋役,屡忤官吏。抑制豪强,政绩颇著。
嘉靖九年十二月,告老还乡,不久病死私第,朝廷追赐太傅,谥号“文襄”。著有《历代地理指掌》、《明舆地指掌图》、《桂文襄公奏议》等。

条鞭法是谁提出的
般来说,在张居正推行“一本鞭法”之前,大明王朝推行了平民生产后立即支付的税金制度。
但是,这种税收制度的脆弱性太大了。因为没有统一的计算标准,所以给中间征税的负责人提供了很大的贪污。例如,支付粮食的话,他们可以说粮食质量不好。十斤只能算九斤。可以说种棉花的颜色不好。十五斤只能算十斤。好与坏的评价标准完全掌握在官员手中,但明代历代中有名的工资很低,老百姓多付的部分却成了各级贪官的外速。
这样下去,国家得不到任何利益,民众的负担也不会减轻,浪费了中间人。
实际上,这样的税金制度不仅对国民,对官员也没有好处。在这样的制度下,行李像山一样集中,但是没有多少银币。但是,分发的物资不一定是官员所需要的,所以对官员们的生活水平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原税收制度是国家、官员,在民众都不利的情况下,改革必将实行。
“一条鞭策”的内容
张先生看到这样的弊端,决定了改革,关于《一条鞭法》的内容,具体来说,无论民众生产什么,缴税的时候都会按一定比例向国家汇款。
这看似是一个简单的政策,但对于国家、官员和平民来说却是非常方便的。国家收到的是真正的银。对于老百姓来说税金是不会减少的,但是不会被无良的官员们折腾。我该付多少钱?对于官员们来说国库银是满满的。工资可以保障。
“一条鞭法”的影响
“一鞭法”虽然简单,但却有着非常政治智慧的税制。那个简化了复杂的事情,那个推进大大提高了明早的税金的质量。它改变了历代“赋”与“役”平行的征收形式,统一了役法,简化了赋役制度,标志着赋税由实物为主向货币为主、征收种类由繁杂向简单的转变!?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卡奇财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fhnjr.com/?p=56340

作者: 卡奇财经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