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网络杂谈

1998年天津一女高中生为爱殉情,因害怕孤独,投毒拉6个舍友陪葬

1998年12月的一个早晨,天津市静海一中的女生宿舍楼里,学生们都被清晨的阳光唤醒。 她们纷纷起床洗漱,想要早…

1998年12月的一个早晨,天津市静海一中的女生宿舍楼里,学生们都被清晨的阳光唤醒。
她们纷纷起床洗漱,想要早点去教室中自习,只有113宿舍始终保持着安静。
有住在113宿舍附近的女生走在走廊上时,闻到了一股刺鼻的味道。
同学们都很好奇这股奇怪味道的来源,于是便分头寻找,最后她们都把目光锁定在了113宿舍上。
这股刺鼻的味道是什么?这间宿舍里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小仙女”受伤,闺蜜团遭殃!
现如今,女孩子之间都喜欢自称或互称为“小仙女”,都是美丽可爱的小女生,大家其乐融融,很是开心快活。
位于天津市的静海县第一中学也有这样一间宿舍,女孩儿们彼此之间关系亲密,实打实的闺蜜团,大家每天同吃同住,手挽手去上课,肩并肩去吃饭。
每天晚上熄灯后开始“卧谈会”,互相分享彼此之间的小秘密。
高兴时大家一起放声笑,难过时大家一起擦眼泪,困惑时大家一起出谋划策。
都说高中时的友情最纯粹,大家彼此之间都真诚相处,掏心掏肺,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这份友情。
这天晚上熄灯后,大家又开始开小会。
珊珊毫不犹豫地跟大家分享了她的小秘密——她和班里的男同学开始谈恋爱了。
“哇~”,“他好帅的”,“珊珊,你胆子真大啊”,这样的话不绝于耳。
一阵起哄嬉闹之后,大家渐渐安静下来,逐渐进入梦境。
姗姗的嘴角始终挂着微笑,在这情窦初开的年纪,爱情的甜总是让人特别容易上头。
然而,他们哪里懂真正的爱情啊,只不过是彼此之间的一点好感,而这好感仅仅可能是因为男女性别差异造成的好奇罢了。
他们开始学着大人的模样牵手、拥抱,模仿着电视剧情节亲吻、触摸,一切不该发生的事情在这不合适的年纪悄悄发生……
但好景不长,很快这份甜蜜就被男孩子画上了句号,理由很好找:高中学业负担重,即将面临高考,学业为重。
但具体的分手理由我们不得而知,似乎也没那么重要,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无论原因如何,这个决定都是正确的。
高考在即,本就从精力和心思上都不容开小差,静海一中还是当地的重点高中,大家都日日夜夜在紧张的备考中。
熄灯后的宿舍是一盏盏小台灯,台灯下奋笔疾书的是一个个逐梦少年。
凌晨楼道里是披着外套强撑睡意的刷题人,而六点的晨光中已有背书的声音屡屡传来,大家都在争夺每分每秒去学习,去提高。
正可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不进但别人从未停步。
这时坠入爱河的珊珊心思都在谈恋爱上,成绩自然一落千丈,老师谈话、父母唠叨必不可少。
姗姗也应该意识到问题发生的原因,所以此时的分手对她来说应该是最准确的选择,可是珊珊却陷入失恋的痛苦中无法自拔。
从小被宠爱大的珊珊此时受到成绩落后和失恋的双重痛苦。
特别是,那颗爱情的火种被扑灭得猝不及防让她无法走出,而没有意识到事情的根本原因是她把事情的轻重缓急搞颠倒了。
失恋后的珊珊浑浑噩噩,上课不能专心,总是胡思乱想。
“小仙女”短短几天没有了仙气飘飘的精气神儿,室友们看着她的状态很是着急,都在想着办法帮助她尽快走出来。
闺蜜团里跟珊珊走得最近的当然是孙亚宇了,小宇因此被舍友们委以重任帮助开导珊珊。
大家会留出空间让小宇和珊珊聊天,觉得说出来就好多了,再开导开导就能让她早一点恢复笑容,专心学习。
小宇也不负重任,一直耐心听珊珊倾诉,但是没想到珊珊竟然觉得自己活着没意思。
谈恋爱被甩,成绩也不好,她渐渐有了厌世的情绪。
这个信息任谁一听都会后背一凉,此时的小宇本该赶快告诉老师,借助老师和家长的力量保护珊珊。
但小宇却使用了她认为“仗义”的方式帮助珊珊,她隐瞒舍友,暗暗帮助珊珊进行计划。
在计划进行中,珊珊又提出了更为猖狂的想法,她害怕孤单,想要其他室友陪着她一起走。
当珊珊将这一荒唐的想法告诉自己的好闺蜜小宇时,她不但没有劝说,反而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珊珊。
因此就因为姗姗的一个荒唐想法,七位小仙女永离人间!
周密的计划小女生身体秘密,悲惨的现场!
珊珊的厌世心理非但没有被拉回来,还在小宇的帮助下逐渐生成了具体的操作计划。
可怜的其余六位室友还被蒙在鼓里,整天为了珊珊担心,哪知珊珊要的不是安危而是她们的命。
多么疯狂的想法,视生命如草芥,对于生命毫无敬畏。
如同往日,晨曦透过窗户洒进楼道里,透过窗帘跑进宿舍里,透过缝隙爬到孩子们脸上,温暖却不晃眼,怎么看都是一幅美丽的画。
同学们睁开稀松的双眼,拿走昨晚看睡着的课本,穿衣洗漱,准备用早操唤醒一天的劲头。
但是楼道里却传来一股刺鼻的味道,呛得直咳嗽,同学们开始挨个推开宿舍寻找源头。
在走到113宿舍门口时味道越发严重,敲门,无人回应;再敲,毫无反应;喊问,依旧静悄悄;轻推门,门缓缓打开。
浓浓的味道窜出,让人不由倒退几步,定睛一看,里面的景象让来人双腿一软,瘫坐在地。
闻声赶来的其他同学看到这一幕后颤抖、尖叫、逃跑,场面顿时一片混乱。
听到动静的宿管老师一路跑来也被看到的吓了一跳。
她稳了稳神,告诉同学们都回自己宿舍,不要害怕不要乱跑,然后自己跌跌撞撞地去报警,去通知校领导。
颤抖的声音,刚开始甚至都不能完整清楚地表达看到的事情。
很快,警察到了,学校领导也到了。
推开那扇门,即使身经百战的警察看到这悲惨场面也倒吸一口凉气,拎着取证箱的手不由得用了用力。
一步步踏入室内,警官的眉头越皱越紧,白色手套下的双手渐渐握拳。
他认真观察了一下宿舍内的环境,发现宿舍有八位同学的床品,而只有七具尸体。

跟宿管老师确认姓名等信息后,警方马上就安排人去找第八位同学,而后开始现场取证。
七位花季少女活蹦乱跳、笑颜如花、嬉笑打闹的场景,似乎还历历在目。
映入眼帘的,却是各种扭曲的姿势,痛苦的表情,伸向前方的双手一定是要求救的吧?
案发现场没有被破坏的痕迹,孩子们都被吓坏了没有人敢进入,宿管老师也一直在门口守着,所以取证很顺利。
刺鼻的气味、现场的呕吐物等都指向了投毒杀人。
那究竟是谁投的毒?目标自然先指向宿舍中唯一幸存的人,对,那人便是小宇。
在证据面前,毕竟只是高中生的小宇很快便承认,一一道来事情的经过。
她和珊珊计划好后,自己提前去买好农药,借着这段时间学校有病例的情况,将毒药伪装成预防药。
两人“好心”地把药倒到了宿舍其他人的杯子里,甚至“贴心”地切好了苹果让她们吃药后吃点甜的压压味儿。
待闺蜜们都回宿舍后,珊珊便叫姐妹们来喝药,声称是专门找老中医买的预防药,大家都边说着谢谢边端起了水杯。
难闻的味道瞬间钻入鼻腔,小宇又劝大家良药苦口嘛,哪有饮料好闻好喝,喝完后吃苹果压一压就没事了。
好姐妹的话当然选择相信,大家都像喝中药似的捏着鼻子灌了下去。
没一会儿,药劲儿上来了,大家都痛苦不堪。
小宇又劝大家吃苹果,说忍一忍一会儿就没事了,不要吵到别人。
就这样,她眼看着朝夕相处的姐妹们在痛苦中没了呼吸。
警察通过询问很快得知,前一天晚上对面宿舍就闻到了异味,也找了学校领导。
可惜没有联系到老师,所以也就不了之了,谁知道会发生这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当警察问小宇昨晚去哪儿了,她淡定地回答道就在宿舍,早上才去操场跑步。
十七八岁的姑娘如此淡定坦然地承认犯罪事实,甚至和昔日好闺蜜们的尸体共宿一晚。
现场的警察看着她,不禁想这个孩子内心住着的是魔鬼吗?
通过证物检测,警方很快查出姑娘们喝下的是毒性极强的农药“甲拌磷”,这种毒药是可以让人在10分钟内死亡的。
这些姑娘们可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想不通,为什么完全信任的姐妹要给自己投毒。
她们更不知道的是她们是被自己日日关心的珊珊拉去陪葬的。
那么想问小宇的是,那一晚睡得着吗?没有后悔吗?看着挣扎中的室友都没醒悟过来去打120求救命吗?真的是铁石心肠吗?
尽管后来姗姗的遗书证明小宇只是帮凶,但是大家依旧对此事充满疑问,对小宇的所作所为充满质疑。
法律虽制裁,家校需反思!
小宇的所作所为当然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是因为她并未成年所以从轻处罚,只是进行了罚款和无期徒刑。
至此虽然大家对孙亚宇的行为各种推测,但是事情也告一段落了。
但是那些受到惊吓的同学会不会留下心理阴影?那个提分手的男同学会是怎样害怕?是不是应该为各位家长和学校敲响警钟?
这件事情发生在1998年,当时的网络还没有那么发达,但其传播性之大已经可见这件事情的社会影响力。
时间的针往后拨,2004年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同样让人唏嘘。
他本是一位成绩优异的同学,曾获得过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二等奖,但是自卑的心理却导致惨案的发生。
同宿舍的、有瓜葛的、毫无交情的都惨死在他的刀下,让我们一时无法相信“学霸”和“杀人犯”竟然是同一人。
再看近几年,2013年复旦大学投毒案发生,校园杀人案又一次出现。
害人者林森浩和被害者黄洋都是复旦大学医学院的研究生,两人共住同一寝室,日常生活中两人因琐事不太对付。
林森浩对黄洋的做法处处看不惯,渐渐生恨小女生身体秘密,后来又听说黄洋要捉弄别人,便利用实验之便偷出毒药将其毒死。
医学院的研究生本是即将治病救人的人才,却用救人的手段杀了人,让人属实难以接受。
无论是准大学生刘珊珊、孙亚宇,大学在读生马加爵还是研究生林森浩,他们对舍友所犯的罪都超出了人们的接受范围。
也难怪事情报道后,网友们纷纷留言“感谢舍友当年的不杀之恩”。
事发之后仔细思考,学生时期的他们犯下如此罪过,侧面反映出的何不都是心理问题?
高中时期的女生,生理逐渐成熟,但是心理还很不成熟,她们感情丰富,心理反应敏感,自尊心极强。
这个年龄段女生心事多,特别容易想东想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心灵容易受到伤害,受挫能力较弱。
并且,这个时期的女生十分关注自己,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特别是异性的关注。
但是,他们的识别能力又有限,会掌握不好度,造成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
珊珊便是如此,一心谈恋爱,没有受到正确的引导,导致后来惨案的发生。
马加爵的自卑心理如果得到指导和疏解,以他的智商后来也许会是为国效力的科学家。
林森浩若能正确对待和朋友的关系,也不会被判死刑。
以上种种都告诉我们,家庭和学校对于孩子的心理教育有多么重要。
特别是高中以后孩子们有了自己的见解,难免和家长发生冲突,但是这时孩子的三观还未成熟。
作为家长一定要正确引导,学校也应该有相应的心理辅导课帮助孩子们健康长大!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重心,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所有人的爱都集于一身,生活在父母搭建的城堡中不知风吹雨打。
但是,希望所有的家长朋友在关注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要让我们的孩子成为玻璃人玻璃心。
未来是他们的,需要他们有开朗的性格,坚毅的品质,用自己的双手去打造属于自己的城堡。
祖国的新一代是有活力、有梦想、勇于奋斗的一代!
-完-
编辑 | 不误小星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卡奇财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fhnjr.com/?p=50709

作者: 卡奇财经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