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网络杂谈

超级实用的高中数学全国卷考前偷分技巧

来重庆,遇到几个家长,问我高考最后一个多月,数学怎样操作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其实嘛,我觉得,数学不比其他学科…

来重庆,遇到几个家长,问我高考最后一个多月,数学怎样操作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其实嘛,我觉得,数学不比其他学科,门槛较高,最后一个多月,想脱胎换骨,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上就是扯淡。所谓的一个讲座提高的,一个视频提高的,完全就是假话。
到了最后的时候了,再想提高,要的,很多的是考试技巧之类的东西,而不是整体的基础。毕竟,时间太短,来不及了。
至于怎么个技巧法,我们可以逐个的进行分析。
首先,全国卷,选填的题目分布,估计我们大家都很清楚。
前面几个题目,集合复数抢1,2题,竞争当年最简单的题目。弱智送分题,无话可说。当然,小心老师出题时阴你一把,比如说,集合,我们一般x属于R弄惯了,突然来一个x属于正整数,玩死你。看不到的话,自己找块豆腐撞了吧,免得我看的烦。
中间几个选择题,3-6,实话,顺序我也说不准,但是大致就是那么几个类型。最为典型的就是三视图,流程图,几何概型.三视图的话,通常都是割割割,出题老师也不嫌无聊,反正就是拿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球,左边砍一刀,右边切一块,搞出一个四不像出来,让你求新图形的体积面积。不会做的话,就给我先画一个长方体,或者球之类的东西出来,然后给我,割。到处砍几刀看看,看怎样合理就怎样写。
看不出来,就把正视图和俯视图直接拼到一起,竖起来看看,长的是什么鬼东西。应该一看,也就懂了。高考,很少像模拟考试那样,故意折腾你。平时测验是老师无聊,高考出题要考虑大家接受程度,没办法。然后看问题,如果是求体积,如果是你不会做的话,给我先找到最大的那个体积,然后看看选项中有没有他的1/3,有的话,选吧(出题老师考察你会不会漏掉体积公式中的那个1/3.)。同样,求面积的话,先找到那个最大面积,然后看一下,最大面积的一半,有吗?有的话,选吧(出题老师以为你忘记了面积公式中的1/2,最常见的出题心理。)当然,这个纯粹是我的个人猜测,只有你不会做的情况下才这么做啊,别自己明明会做也这么玩,万一出错了我可不会承担责任的。
流程图,文科的一个个的数数,理科的认清项数,注意最后一项是什么东西,到哪里截止比较好,认清楚,别出问题了。
至于概率,反正我觉得会出几何概型。(猜错了别怪我,我也只是猜测而已。)什么约会问题啊,公交车问题啊,撒豆子问题啊,都是很正常的,你会做吗?反正除了面积比就是体积比,或者干脆就来一个最简单的长度比,看懂就可以了。通常如果实在不会做了,就直接看结果,看看选项中有没有给定那个数字的倍数关系,如果有的话,赶紧写吧,绝大多数可能就是答案。
中间的题目,范围太多,数列,不等式(比较大小),向量,直线都有可能,课堂上很详细,不讲了。
对于数列,能够特殊的就特殊,能够常数列的就给我常数列,反正不吃亏,不能特殊的就正规,反正不外乎就是等差等比而已,对着公式套,总有答案。当然了,如果说题目里面给你指定了,说不能等于什么的,而你又完全不会做的话,看情况。如果说给的那个不能取到的东西,实际上并不是题目强行限制(定义域之类),实际上取了对题目也没影响的话,写吧,老师不想你作弊,难道你自己就不作弊了吗?比如说,点P为椭圆在第一象限上的点。这个第一象限有用吗?鬼用。直接丢坐标轴上,写了再说。最多就是其他全部做完了再回头正规做做呗。
对于向量,出在前面几个位置的向量,都很简单,定义而已,平行垂直,不会很离谱,但是,也有可能会出到最后1,2个题目,或者填空里面,做为比较难得题目出现,考查向量几何意义,如共线,共圆,正交,垂直等等,自己看笔记吧,说来话长。
后面几个选择题,一般会有图像,范围等等考查。涉及图像的话,记住,数学如做人,一般都是比较圆滑的,棱角太过突兀(直上直下,强行转弯的),通常都不会是答案。
还有,当然,这不是数学的特征,是出题老师的特征,总喜欢搞什么中庸,搞什么出人意料,却成为了什么都不懂的破孩子们猜分的好地方。首先,看你问的是什么。如果是求最大值,你不会做的话,那么,把最大的那个丢掉,选择倒数第二大的。如果是求最小的话,把最小的丢掉,选择倒数第二小的。如果是题目太过复杂,什么都看不懂的,就选答案中最简单的一个,不带根号最好。如果是题目简单,但是你不知道怎么下手的,就给我选择最复杂的一个,有根号选根号,有分段选择分段,总之,有多丑就给我选多丑,有多烦就选多烦,因为,这种题目,老师一般出出来就是让你讨论的,以讨论,就会不可避免的带有根号,并集之类的,不会的学生,可以借此忽悠答案。
另外,一般老师出题的时候,都是把先写出正确的答案,然后在正确的基础上做一定的修改,也就是说,对于那些你实在是不会做的题目,你就给我看看选项,选项中那个数字出现的最多,哪个数字就最有可能是对的。把出现次数最多的2个数字拼到一起,很有可能,就是答案。
对于最后的几个选择题,通常就是不等式,圆锥曲线的定义,还有导数的构造。
对不等式而言,当然,均值不等式,就是那么几个题型,你如果能够记下来的话,直接套,是最好的,反正我课堂上都已经讲得足够详细了。如果记不住,看看,题目里面,哪些参数是不是位置等价的(就是交换了没有半点影响的那种东西),如果是的话,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最值(我是说最有可能,不说一定。这也不是正规方法,喷子们可以闭嘴了。)你可以试着几个数字直接相等,看看能不能正规做一下,做不出来的话,直接等了,带一个特殊数字进去,吧答案弄出来算了,最多就是错,但是,正确率还是相当高的。(正规套路,均值,权方和,切线,不正规,猜)。
对圆锥曲线而言,最有可能考察的,就是定义,特别是双曲线的定义,双曲线焦点和准线的关系,等等。没办法,双曲线这东西就是后娘养的,爷爷不疼奶奶不爱的家伙,出解答题太烦,不考嘛,又总觉得不好意思,没辙,当选填吧。考察定义(到两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常数,看清楚,是绝对值,别忘记了),反应不过来的,建议看看笔记,笔记上面有好多类似的例题给你,足够你弄懂了。
至于导数构造嘛,正规的构造,种类很多。不正规的,就直接套一个特殊函数,看能否反应过来。这个玩意,我不光在课堂上,在QQ群里面也经常玩的。记不住,自己买可乐毒死自己算了。
至于线性规划,看老师心情吧,不知道他喜欢出在那里,但无论出在什么地方,都没有太大的区别。一次型,二次型,斜率型,等等,反正就是那么几种。文科很可能就是一个最弱智的一次型,套数字进去就可以了。理科很可能是斜率型,记得画图,别画错了。
都说高考猜题,其实,何必去猜别人会怎么做呢?为什么不是我们给出一个框子,然后,以一种游戏的心态,看看别人怎么在这个圈子里面蹦跶?当你看到无论他怎么跳,都跳不出你的掌控的时候,你会有何感觉?那么,这个圈子是什么呢?怎样才能进行一个好的掌控呢?
解答:
第一题,三角数列二选一
三角
背熟两角和差公式,降幂公式,辅助角公式,很大可能涉及的是+-60的辅助角,别出问题了。解三角形方面,考试要素,一次正弦二次余弦,其他就用勾股。很可能是第一问降幂辅助角,第二问余弦定理(60度角的那个,实在不会,就搞一个60进去给我套,套到一个是一个。这玩意选填也同样适用)。(不知道怎么考的,看看笔记本里面,我专门说过的,高考必备的那2个三角函数解答题,我说这两个题目你解决了,我就不信,高考的三角函数,你解决不了。)
数列
第一问考察减法形式的通项(猜的,具体第几种不清楚,你自己打开我的课堂笔记翻一下就知道了)。还做不出来就看看第二问什么形式,凑一个和他搭上关系的出来就是了。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通项公式求法,能够跑出笔记本上面那几个?加减乘除倒数法观察法?能够超出去,我算你本事!
第二问考察求和,很可能是裂项相消(数列版本的裂项)或者是错位相减(讲了无数次,做不出来就别怪我了)。理科可能会有基础性的放缩,就是那个前后相除,类似等比数列的,有兴趣的可以看看,笔记本上面写得很详细,没兴趣的就算了。
第二题立体几何
第一问文理科一个德行,证明而已。不过不清楚是证明什么。如果是证明平行,如线面平行之类的,用好中位线就行,笔记本上面已经写得很详细了。如果是证明垂直的,能做就做,实在不能做就自己草稿上画图,看看那几个长得像是垂直的,管他对不对,写了再说(别问我抓到了怎么样。你个不会做的人,还在乎被抓到的那几分?).比如证明线面垂直,肯定是垂直平面中的两条相交直线呗。你看看那两条看得顺眼一点,行了,就这货吧,不管三七二十一,给我垂直了再说。被抓了是你命不好,没抓住的话,就是你常常发挥.
第二问,文科就不说了,体积而已,了不起考你一个等体积法,慢慢算就行,没什么好讲的。对于理科来说,二面角。通常无论文理,图形都是比较正规的(全国卷不像自主命题那样乱来。)看看是问什么,如果是直接让你求角度,几何法估计舒服点,记住tan定义,那货最好用。你看看题目中有些什么样的条件,通常角度都是那几个最破,最常见的玩意,如45,60等等。你看题目中给了你什么,用余弦,没有根号,很可能就是60度。(当然,我举个例子而已,你别到时候算出来不是60找我麻烦,我可不认的)。如果是求函数值,得了,你的眼力不够的话,老老实实坐标系吧。
对于文科生来说,最好认识一下二面角的定义。不需要你会求二面角,但你至少要知道什么是二面角。还有那个空间直角坐标系。具体什么时候用向量,什么时候用几何法比较合适,自己看笔记上面都有。
当然,立体几何,特别注意格式,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前几年江苏的那个破事。江苏卷,一直都是乱来。开始难的跟鬼一样,谁都不会。后来那一年呢,难度是低了,但是却拉不开分距,怎么办?扣分呗?到处扣分。格式不对的,书写不规范的,扣,扣死为止(说实话,这些东西,谁都很讨厌,但没办法。你改变不了世界,只能改变自己,使得自己去适应这个世界。)一步一步写好,关键步骤书写详细,千万别跳步,千万别想当然。不懂的看看前几年的标准答案,以免自己题目会做,但因为格式不详细,被人扣过程分。这玩意,是最吃亏的。
第三题,概率统计
去年概率耍了人一把,今年的概率题,应该不会太难,注意点我觉得大多数学生都可以拿到满分。关键是要读懂题目,题目读懂了,就简单了。文科就是数数。今年很可能会和所谓的数学文化结合到一起,自己慢慢看就是,没什么大不了的,别跟上次的湖北卷一样,被几个文字吓到了,那样的人,死了活该。
理科写分布列的时候,一定要最后检查一下,那个所有概率之和为1吗?不是的话,意味着什么,你比我更清楚。当然,概率这玩意,我觉得,选择填空那里,搞不好会出现一个几何概率,就是那个破东西极坐标的表示方法,利用面积比来处理的,文理科都有可能遇到。真的看到这个东西的话,好好读题,画图,认准圆?球?球的一部分?认准了,就没有然后了。
第四题 圆锥曲线
第一问求方程,个人感觉是椭圆。看离心率,然后往最简单的给我写。常见的不外乎就是什么 之类。关键是看离心率,离心率那里,看上去是一个比例,但实际上很可能直接就是告诉你数字了。比如,看到,第一时间反应方程是.看到点(1,0),(-1,0),第一时间反应焦点。能写就写,实在不会就一个个的凑,看哪个长得像,就给我写那个。至于中间过程,第一天跟我的?会做的当然是老老实实写完整,不给老师半点扣分的机会。不会做的,还问我过程?随便把你觉得有用的式子往上面摆,然后一个化简可得不就OK了?了不起就是扣分呗?我都不会做了,还在乎你扣分?
第二问,看好题目。如果是过原点的,焦点的,顶点的,如果是和长度,面积相关的,别忘记了,有个名词叫极坐标。如果是其他的,那,什么时候用参数方程,你还记得吗?记不住的,赶紧给我看笔记,不然死了别怪我。去年就是有几个傻子,觉得自己基础不够,肯定做不出来,死活不愿意看,结果,高考偏偏考到,几乎是原题,我去。
圆锥曲线,主要是直线和曲线相交的题型,我当时上课的时候讲了好像是9种还是10种的,你不说多的,至少那几个最常见的,如点差法,比例法,面积等,能记住最好,实在记不住的话,也无所谓,反正就你那个破水平,也拿不到什么高分了,圆锥曲线,联立,写出两根和两根积,最多再加一个判别式,OK,你的任务完成了,也别想了,想也做不出来,何必呢?当然,关于点差法的那个玩意,那个中线和原直线斜率乘积的东西,还是一定要背下来的,就算解答题不用,也很可能会在选填的时候用上。
当然,圆锥曲线中,有一个可爱的特例,叫做定值,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映像,我课堂上也是花过大精力讲解的。斜率乘积为定值,面积为定值,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定值,等等。定值的题目,有的没有任何办法,就是需要你给我死算,但也有一部分,是可以随便弄出答案来的,什么对称啊,什么特殊点啊,先混个答案来再说。那种求范围的也是,一言不合就特殊值,管他那么多,混出答案来再说,不是吗?当然,做定值,必须要懂的,就是极坐标,参数方程。什么时候极坐标,什么时候参数方程,要记得使用。(别跟我说什么极坐标,参数方程不能直接使用,用了要扣分之类的废话。你丫的都什么时候了,还在乎扣几分吗?把题目做出来才是最重要的好吧。)
最后一个玩意,导数。
这个东西,呵呵,算了吧,我们大多数学生的目标,第一问。第一问是最好是要拿到满分的,毕竟不难,基本上一个导数求出来就可以了。理科生的第一问,搞不好就要涉及到讨论。书写的时候,建议好好画图,看清楚题目,别遗漏情况了,以免出现麻烦。
对于第二问,没必要太过关注,不需要花太大精力。第二问,分几种情况。含有等号的,如果我没有猜错的的话,应该是一个构造函数的题目,弄不好就是二元参数极坐标的表示方法,这个我们大家应该很有心得了,随便可以混到分数吧?固定一元?二元变一元?如果不是的话,也无所谓,反正你不会,别人也不会做。通常情况下,求个导,写几个式子就行了,别太讲究。当然,对于有些送分题,如证明题,求范围(但是端点处居然等号可以成立的),这些东西可不要白不要啊。
(具体请看我笔记,我第十天的课堂笔记里面,最后一天的下午,专门有导数的题目注释。常规的,典型的,都有,目标130+的,可以好好看看,别浪费了)。反正,只要你知道什么时候取等号了(通常就是端点处),题目就已经完成了一大半了。不会做的,先列式子,求导,然后随便忽悠一下,导数等于0,得到x=几(至于是真的求出来的还是假的求出来的,有区别吗?)
不含有等号的,用好那几个常见的不等式,如 ,等,能够记下来最好。(课堂上讲过好几个,不止这么一点的,自己看笔记,别问我,考到了,不会做的,也别怪我,谁叫你自己不看笔记的?)
顺便说一个,以后我可能会长待重庆了,大家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过来找我喔。想知道我在这边干嘛呐,直接往后看
[呲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卡奇财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fhnjr.com/?p=49129

作者: 卡奇财经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