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池塘水草种养技术
沈 芳1,顾玲玲2
俗话说“虾蟹养殖命系一草”,水草对于河蟹养殖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吴江河蟹养殖历史悠久,养殖技术成熟,养殖户对河蟹池塘水草的养护日益关注。“河蟹养多大看水色,河蟹养多少看水草”,河蟹池塘水草养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年河蟹养殖的成败。关于河蟹池塘水草养护技术浅谈以下几点。
一、水草的作用
水草作用主要包括促进河蟹蜕壳、为河蟹提供天然饵料、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加水体透明度、稳定 pH、使水质保持中性偏碱,水草光合作用放出大量氧气增加溶氧、吸收大量氨氮、二氧化碳,分解残饵及有机物,调节水温,供蟹隐蔽、蜕壳,降低发病率以及提高河蟹品质等。
二、水草的选择
河蟹养殖过程中,选择两种以上水草种植为佳,主要包括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菹草等。水草覆盖面积占河蟹池塘面积的 40%~60%。选择活力强、韧性强、颜色翠绿、根茎粗壮、叶片干净的水草,避免根茎较短、活力差的水草。这些水草栽种后由于用土覆盖会导致水草过小,一旦水位控制不当或者水浑,水草就长不起来。
一般情况下,伊乐藻怕高温,按“春浅、夏满、秋适中”的方法调节水位,覆盖率在 20%左右普通的河沙能养水草吗?,养殖中后期,在夏季来临前,将伊乐藻的上半段割掉,使其高度低于水面约 20 厘米;主体为轮叶黑藻,占 40%~50%,轮叶黑藻耐高温、生长周期长、环境适应力较好;苦草可与轮叶黑藻一起栽种,用围网围住,防止水草嫩苗被河蟹夹断,占比10%~20%。
三、水草的栽种与养护
水草种子播种前可使用促生根发芽的相关产品,以有效提高水草出芽率,促进水草生长。水草生长的好坏主要看发芽率和根叶长势。发达的水草根系一方面有利于固定水草、保持水草不易漂浮,另一方面可以吸收池底营养,促进水草生产,保障水草健壮。所以在水草养护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水草根系的生长,注重培育和维护水草根系。
河蟹池塘水草叶子要保证以下两点:一是水草叶子需宽而长,保持水草生产旺盛、强健,光合作用时可向池塘水体提供更多溶氧,达到改善水质、净化水体的作用;二是叶子注意修整,不能疯长,一旦叶片疯长甚至浮出水面很多,在高温条件下极易腐烂,从而败坏水质,影响河蟹生长。水草养护时须及时修剪、打理水草,避免过于疯长。
四、河蟹池塘水草养护注意事项
一是春季水草上易滋生吃草虫,应适当加深水位,使水草始终低于水面(草头离水面10厘米左右),发现吃草虫,建议结合灯光诱捕、池塘内部循环过滤等物理手段除虫。
二是河蟹最后一次蜕壳完成,水草作为隐蔽物的功能已基本完成。此时温度降低,水草老化枯萎。若不加以处理,占用大量水体容积,不利于河蟹活动和巡塘。大量水草吸收水体营养,消耗钙、磷等普通的河沙能养水草吗?,不利于河蟹生长。水草沉底造成底泥黑化,影响河蟹底板品相。死亡水草释放毒物,影响河蟹生长。要及时疏通水草,水草覆盖率降至30%以下,以“井”字形为宜。
三是定期做好水草长根、壮根等根系维护,从而预防水草老化。一旦水草营养跟不上,就容易发黄、腐烂,进而漂浮水面,导致池塘水质恶化,威胁河蟹健康生长。
五、结语
“养草不见草、养蟹不见蟹”,这是水草养护佳的表现。成熟的水草种养技术能为河蟹全程养殖提供优质水草,实现水草根系发达、植株矮壮、叶面宽大,从而为河蟹养殖夯实基础,为河蟹丰收丰产保驾护航。
请关注,点击我的头像进入或在搜索{吉山花瑶}个人主页可以查看我的更多作品,会对关注者推送我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