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小事不小!分好了,无论在收集、运输、贮存、处理的哪个环节都方便的多,对于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应当从每一件垃圾的处置上做好分类,哪怕一张纸、一个矿泉水瓶子、一把烂菜叶都要分的清清楚楚,并把这种分类意识强化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从孩子学生做起,传递给每一位社会公民。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处理,处理的终端方法决定了垃圾分类的类别。比如,上海的垃圾分为“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北京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而在浙江,垃圾的分类方法又玩儿出了第新花样,共分为易腐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四类。相比上海和北京,笔者更倾向于浙江的分类方法。
首先,易腐垃圾都加都容易理解,这类垃圾大多采用卫生填埋的方式处理了。这类垃圾,我们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判断,很自然的就能接受并按照分类要求方便的分开。同时在分贮存、运输的时候也容易解决。
其次,有害垃圾。此类垃圾多见于危化品、有毒物体,通常采用生化处理后加焚烧的方式处理,焚烧的热能可以用来发电或者供暖(这点在日本及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做的较好)。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严格将这类垃圾分类投放,盲目处置将会严重的污染生活环境。
第三,可回收垃圾。能循环使用的金属、塑料、玻璃等都属于可回收垃圾。通过日常生活很容易判断,或者通过相关的知识宣传很容易理解接受的,我们必须把这类垃圾做好分类投放,一个钢钉、一个啤酒瓶都要自觉分类投放,便于回收处理。
第四,排除以上三类,生活中我们把判断不准确的垃圾放到其他垃圾中就好了。
最后城市垃圾处理流程图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建筑垃圾一般有专门的处理城市垃圾处理流程图片,也不可私自倾倒。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