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新手妈妈都会遭遇过宝宝湿疹的烦恼,原本白净的宝宝脸上突然又红又痒,不止脸上,脖子,胸,连四肢都布满红点,顿时让妈妈焦急万分。用什么方法才能解决宝宝的烦恼?今天小编支招来告诉你,小小的湿疹难不到聪明的妈妈哦!
婴儿湿疹俗称奶癣,是2岁内宝宝的常见疾病,尤以1岁内最多,约占80%。
湿疹一般在宝宝1~2个月时开始出现婴儿湿疹时隐时现,4个月左右较为严重,随着辅食的添加,情况大多开始好转,一般在2岁左右逐渐消失。初期表现一般是面颊部出现小红疹,很快波及整个面部甚至到额、颈、胸、四肢等处。小红疹亦可变为小水疱,破溃后渗出液体、结成黄色的痂皮。该病时轻时生,反反复复。急性发作时瘙痒难忍,宝宝因此烦躁哭闹,影响进食和睡眠。
宝宝长湿疹的原因
婴儿湿疹的主要原因是对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触物不耐受或过敏所致。可由一种或多种致敏原引起,如:化纤制品、食入致敏性食物、外界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等。如果父母有过敏病史,则婴儿患湿疹的比例较高。如果喂母乳的妈妈摄入虾、蟹等,也有可能引起婴儿湿疹。
一般婴儿只是对牛奶中的蛋白质不耐受,但个别婴儿对母乳中的蛋白质也不耐受。对奶的不耐受所导致的湿疹,随着添加辅食后婴儿对奶的需求量逐渐减少,以及对奶的耐受性逐渐增加而缓解。
1.内因
有过敏体质家族史(如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有过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食物过敏和药物过敏等)的宝宝就容易发生湿疹。
2.外因
宝宝皮肤角质层比较薄,毛细血管网丰富,对各种刺激因素非常敏感。接触化学物品(护肤品、洗浴用品、清洁剂等)、毛制品、化纤物品、植物(各种植物花粉)、动物皮革及羽毛、发生感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日光照射、环境温度高或穿着太暖、寒冷等,都可以刺激宝宝的湿疹反复发生或加重。
湿疹的三大类型
湿疹多发于1岁以下的宝宝,一般分为干燥型、脂溢型和渗出型三种。
1.干燥型:表现为在红色丘疹,可有皮肤红肿,丘疹上有糠皮样脱屑和干性节痂现象,很痒,擦之皮肤樱红脱屑。
2.脂溢型: 表现为皮肤潮红,小斑丘疹上渗出淡黄色脂性液体覆盖在皮疹上,以后结成较厚的黄色痂皮婴儿湿疹时隐时现,不易除去,以头顶及眉际、鼻旁、耳后多见,但痒感不太明显。
3.渗出型:表现为间有水疮和红斑,伴有皮肤组织肿胀现象,很痒,抓挠后有黄色浆液渗出或出血。
湿疹护理小tips
1.喂养方面
母乳喂养可以减轻湿疹的程度。蛋白类辅食应该晚一些添加,如鸡蛋、鱼、虾类,一般宝宝从4个月开始逐渐添加,而有湿疹的宝宝,建议晚1~2个月添加,且添加的速度要慢。宝宝的饮食尽可能是新鲜的,避免让宝宝吃含气、含色素、含防腐剂或稳定剂、含膨化剂等的加工食品。观察宝宝吃哪些食物会过敏,以后要避免吃那些食物。宝宝食物以清淡饮食为好,应该少些盐份,以免体内积液太多而易发湿疹。母乳喂养的妈妈也建议尽量少吃容易过敏的食物,如,鸡蛋,鱼类,牛奶和辛辣食物。
怀疑牛奶过敏时可改喂豆奶或特殊需要配方奶粉,这样可使蛋白变性而减少过敏。
2.衣物方面
贴身的衣服最好是棉质的,衣服要穿得略偏凉,衣着应该宽松、轻软。床上被褥最好是棉质的,衣物、枕头、被褥等要经常更换,保持干爽。衣被不要用丝、毛及化纤等制品。
3.洗浴护肤方面
以温水洗浴最好,避免用去脂强的碱性洗浴用品,选择偏酸性的洗浴用品。
天气炎热时,建议每天洗澡2-3次,保持皮肤干净,干燥。
护肤用品选择低敏或抗敏制剂护肤,并且最好进行皮肤敏感性测定,以了解皮肤对所用护肤用品的反应情况,及时预防过敏的发生。
4.环境方面
环境中要最大限度的减少过敏原,以降低刺激引起的过敏反应。
生活护理中应避免过热、过湿。虽然湿疹并不是由于潮湿引起的,但过热、过湿往往会导致湿疹加重。
家里不养宠物,如鸟、猫、狗等。室内要通风,不要在室内吸烟,室内不要放地毯,打扫卫生最好是湿擦,避免扬尘,或用吸尘器处理家里灰尘多的地方,如窗帘、框架等物品上。
5.保持宝宝大便通畅,睡眠充足
睡觉前为宝宝进行节奏性肢体运动20分钟左右,既可以增加机体抗敏能力,又有利于胃肠功能和提高宝宝睡眠质量。
我是清清老师,学校上有一群大宝宝,家里有一个小宝宝,专注科学育儿,如果你有育儿方面的问题,欢迎跟我一起交流,大家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