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婴儿湿疹的病因
婴儿湿疹因发生在宝宝喝奶的时期,且有些宝宝一旦喝奶就湿疹加重,所以俗称“奶癣”,但此“奶癣”并不是人们想象的“癣”,如果用治癣药来治疗婴儿湿疹,病情会加重的。
婴儿湿疹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属于变态反应(或称为过敏性)疾病,是发生在婴儿头面部的急性或亚急性湿疹,一般情况下,可以在短期内治愈。顽固者有奇痒难忍婴儿湿疹时隐时现,久治不愈,到2岁以后大多数可以自愈,但少数可以延伸到幼儿或儿童期,常常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婴儿湿疹最早见于1-3个月婴儿,初生儿湿疹又称为新生儿湿疹。有婴儿湿疹的孩子以后容易发生其他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
婴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反复发作的皮肤炎症。其起因多与遗传和外界诱因有关。
直接原因:引起宝宝湿疹病因是复杂的,其中过敏因素是最主要的,所以有过敏体质家族史(如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有过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哮喘、食物过敏和药物过敏等)的宝宝就容易发生湿疹,如果孩子的父母均是过敏体质,那么孩子有70%的可能是过敏体质;如果父母中的一方属过敏体质,孩子仍有50%成为过敏体质的可能性。
诱发因素:发生了湿疹的宝宝,许多物质又会诱发或加重湿疹症状,如食物中蛋白质,尤其是鱼、虾、蛋类及牛乳,接触化学物品(护肤品、洗浴用品、清洁剂等)、毛制品、化纤物品、植物(各种植物花粉)、动物皮革及羽毛、发生感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日光照射、环境温度高或者穿着太暖、寒冷等,都可以刺激宝宝湿疹反复发生或加重。有一种特殊类型的小儿湿疹,好发生在孩子的肛门周围,常伴有蛲虫感染,所以叫婴儿湿疹。
二、婴儿湿疹的症状
婴儿湿疹的病变大多发生在面颊、额部、眉间和头部,严重时躯干四肢也有。初期仅见面颊痱子样皮疹或有水疱样疹(医学上成丘疹、疱疹),分布密集,随后愈合成片状红斑。湿疹常为对称性分布。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干燥型、溢脂型和渗出型。
干燥型:湿疹表现为在红色丘疹,可有皮肤红肿,丘疹上有糠皮样脱屑和干性结痂现象,很痒,擦之皮肤樱红脱屑,富哦发生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或早产,人工喂养等婴儿。
溢脂型:湿疹表现为皮肤潮红,小斑丘疹上渗出淡黄色脂性液体覆盖在皮疹上,以后结成较厚的黄色痂皮,不易除去,以头顶及眉际、鼻旁、耳后多见,但痒感不太明显。
渗出型:红色皮疹间有水疮和红斑,可有皮肤组织肿胀现象,很痒,抓挠后有黄色浆液渗出或出血,皮疹可向躯干、四肢以及全身蔓延,并容易继发皮肤感染。严重者连成片,眼面除两眼外,几乎健康的皮肤均可出现,肤色鲜红灼热,有腥气,多见于肥胖,或饮食过量高糖、高蛋白及渗出体质婴儿。
无论哪种类型均有瘙痒,哭闹少寐婴儿湿疹时隐时现,日久饮食减少、消化不良、腹泻、哮喘等病反复发生,甚至影响生长发育。
三、婴儿湿疹的治疗
1、总体治疗原则
用什么样药物剂型治疗湿疹一局湿疹表现而定,如红肿明显,渗出多者应选溶液冷湿敷,不可用油膏;红斑、丘疹时可用洗剂、乳剂、泥膏、油剂等;呈水疱、糜烂者需用油剂;表现为鳞屑、结痂者用软膏。
湿疹可使用的药物种类繁多,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凡更换新药前,一定把以前所用药物清除干净。在更换药物时最好先在小块湿疹涂擦,观察效果,以决定是否使用。避免因药物使用不当加重病情。
对湿疹不严重的宝宝,只需局部用药,但不能自行滥用药物,以免引起皮肤损害或感染,建议使用无激素的生物产品,芬母皮肤抗菌液对宝宝皮肤进行护理。
2、冷湿敷疗法
常用1::10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注意一定要使高锰酸钾完全溶解,未溶解的高门酸钾会烧伤宝宝的皮肤),既使创面清洁,又起到杀菌收敛及氧化作用。
4-6层细纱布,以不滴水为适度,将湿纱布敷于创面,根据湿疹渗出物的多少来决定更换的时间和次数,当纱布吸收的渗出物已达半饱和程度,将纱布更换。每日二至三次。渗出物多时,湿敷时更应勤更换敷料,避免吸满渗出物的敷料久停留于创面上,刺激周围的正常皮肤,致使创面扩大。
对大面积的湿疹,应对药物的性质、浓度和湿敷面积的大小,给以适当的注意。
如创面红肿逐渐消退、渗液减少,创面已干燥,即可停止湿敷,改用糊剂。
冷湿敷时请注意:
湿敷面积不能超过全身面积的1/3,以免过度的体表蒸发造成脱水。
湿敷的液体不宜过冷,否则易引起代偿性的血管扩张而致感冒。室温低时应该将药液嘉文后再湿敷。
如有感染者,用后的纱布应洗净消毒(可煮沸消毒)后再用。湿敷液应新鲜配置,防治因溶液变质影响效果。
3、含皮质激素药物的应用
含皮质激素的药物外搽湿疹疗效是肯定的,对轻症或范围小的湿疹可以选择;对面积大的湿疹或反复发作的湿疹,如果频繁或大量或长期应用含皮质激素的药物,会有全身和皮肤局部的副作用,全身副作用先不说,其皮肤局部副作用则提醒我们要谨慎选择,含皮质激素药物的皮肤局部作用较突出的是药物依赖性皮炎和反跳性皮炎。药物依赖性皮炎指湿疹不能通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反跳性皮炎指皮质激素外用后,湿疹病情可以迅速好转,但一旦停药后,在一两天内用药部位(特别是面部)可发生赤红、触痛、瘙痒、裂口、脱屑,以致发生脓疱,湿疹更加严重,当重新涂用激素后,病情很快好转或消失;如再停药,反跳性皮炎再发。而且比以前更严重。
尽量避免较长时间或短期大剂量外用皮质激素类药物。
4、无激素的生物产品
研究显示,激素类药物副作用较大,婴幼儿也不太适合口服药物,因此无激素、抗生素的芬母多肽制剂(芬母皮肤抗菌液)是防治小儿湿疹效果确切的产品。
生物引领生活 芬母成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