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生活百科

老师说此诗是“古今神作”,学生不信,老师:把第5个字倒过来看

千年文坛,在浩瀚如海的诗作里,能被现代人记住的其实只是极少的部分。还有大量的优秀作品,要么因为作者名气不大,要…

千年文坛,在浩瀚如海的诗作里,能被现代人记住的其实只是极少的部分。还有大量的优秀作品,要么因为作者名气不大,要么因为没被选入语文课本、《唐诗三百首》等,而鲜为人知。

每每想到这一点,作为语文老师的我和同行们,都是一声叹息。所以只要课外一有机会,我们就会给同学们介绍一些虽然略显冷门,但却极优秀的作品。然而,因为没有名气“加持”,孩子们往往表现得不屑一顾。近日,一位同行就跟我说了这样一件小事:

她谈到怪诗、趣事时,就给学生们介绍了一首神智体诗,称此诗是“古今神作”。遗憾的是,学生们看完却觉得这首诗字句乱七八糟,作者也不是李白、苏轼这样的大文人,便不肯相信。老师实在没办法,只能提醒他们:你们把第5个字倒过来看。

结果孩子们看完后,再细细品读了一遍全诗,才恍然大悟。他们一个个拍手叫绝,称此诗确实是太精妙。那么到底是怎样的作品能有这样的效果呢?我们来看一看:

大家看到以上这12个字,是不是觉得有点儿懵:这都是写的啥啊。是的,这就是此诗的全文,每一个字都必须按照上面的排列和样式来写。

此诗的作者是一个妥妥的古代才女,名叫尤孟娘。她存世的作品仅此一首,却硬是让自己青史留名了,足见写得有多高妙。

当年,尤孟娘和一位穷秀才一见钟情,暗定终身。可惜,这份感情不为家人所接受,两人很难找到机会相见。久而久之,尤孟娘越发思念秀才,便壮着胆子写下了这么一首妙诗,让下人偷偷送给了秀才。

这种诗叫神智体诗,大家可以理解为它是一种“密码诗”,要读懂它需要琢磨字形的大小、书写方式等。其实一旦判断出它是神智体,就不难解读出它的真意。而要确定它是不是神智体,就需要抓住诗里最明显的一个变形字。

尤孟娘这首诗里,最明显的就是第5个字:等。把它倒过来品,明白它表示“等到”,就完全可以确定:这就是一首字形神智体。判断这一点后,我们细细品读就能理解全诗的意思:原来尤孟娘写的是一首七言诗:

夜半三更门半开,小姐等到月儿歪。

山高路远无口信,哭断肝肠无人来。

全诗共12个字,每3个字都能组成一句7个字的诗句。比如第一句“夜”字掉了单人旁,便是夜半;3个“更”字叠加起来就是三更,是才女约秀才见面的时间;第三个字繁体“门”字只有一半,表示门半开着。

相信笔者解释到这里,大家应该能猜出才女的意思了。她仅用了12个字,既表达了自己的相思,又和对方约定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可谓相当高明。这诗就算是落入了旁人手里,人家也看不出端倪来。

这首诗之所以能流传到现在,就是因为它是神智体诗中最牛的之一,老师称其为“古今奇诗”是说得过去的。

千年诗坛,还有很多咱们一般人不是很熟悉的作品,它们的存在证明:如果说古典诗词是令人仰望的高塔的话,那为它添砖加瓦的不仅仅是那些鼎鼎大名的诗人,还有很多民间高手。正是这群人的存在,才让诗坛变得如此有意思。不是吗?欢迎讨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卡奇财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fhnjr.com/?p=39878

作者: 卡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