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网络杂谈

小偷应该长个什么样?

《南京晨报》5月3日报道,2日中午 12时,一名男士在南京中山南路公交站台挤公交车时,不慎手机被偷。该男士怀疑…

《南京晨报》5月3日报道,2日中午 12时,一名男士在南京中山南路公交站台挤公交车时,不慎手机被偷。该男士怀疑公交站台上一位穿着破旧的民工就是小偷,上去一顿暴打。尽管周围十几位市民作证说被打民工一直蹲在这里,并没有挤公交车,但丢手机的男士不但没有道歉,反而骂道:“小偷都是这个样子。”

    手机被偷后,在没有任何实证的情况下,失主仅凭破旧的衣衫和外来民工的身份,便武断地诬良为贼、拳打脚踢。在倡导平等和谐的现代社会,竟然出现“邻人疑斧”的翻版,实在令人心寒。

    不假思索地先把外来民工视作“偷盗”嫌犯,如此“疑斧”心态绝非仅限于这名男士,在一些市民中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存在着。这实质上是对外来打工者的一种有罪推定,其潜台词就是把外来人员与违法乱纪画上了等号,这在相当数量的单位和市民的潜意识中根深蒂固。这种把民工视为流动人口犯罪的预防和打击对象,视为社会治安的综合整治对象的做法,不但是对民工的变相侮辱,更加深了普通民众的歧视情结,成为民工心头无法承受的伤痛。

    歧视情结不除,疑斧心态难消。我们应大力谴责类似歧视民工的行为,形成强烈的社会舆论力量,从而澄清市民中一些模糊认识,尽早消除他们的歧视痼疾。   俞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卡奇财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fhnjr.com/?p=39732

作者: 小编弘扬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